与先生一起去听王祈女士的两场讲座:幸福家庭不是梦-EQ之旅。收益良多。 我们通常对IQ较熟悉。 因为我们这批留美学人,大都有较高的智商,即较高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 ) 。但EQ相对来说是个新鲜的名词。 EQ英文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文可翻成管理情绪的能力。EQ是由五个元素组成: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 motivation(积极进取心), self-regulation(自我控制力), empathy(理解同情心), and adeptness in 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情绪管理,以前几乎没怎么听说过,但却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心情好坏,家庭幸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IQ的人通常较聪明,学识方面出类拔萃, 但不一定能与人为善;高EQ的人,往往能很好地与人相处。 最新的调查显示:高EQ的人较高IQ的人,更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并且在生活的多方面得到满足。 多少时候,我们听到这样的报怨:凭什么我要听他(上司)的? 学历不如我,聪明才干不如我,凭什么? 他因为缺少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只看到自己的高IQ,却忽略了别人的高EQ。 职场上,尤其是大公司里,层层的人事管理,许多时候职务的升迁,人员的选拔,拚的不是高智商,而是高超的管理情绪和管理人事的能力。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博士生被低学历,甚至没学历的人管理着。我们也常常听到我辈中人说:“我们吃亏在语言不是母语,表达不善,聪明才智决不输给老美。”话是不无道理,但一切归罪于语言能力,不过是为自己开脱的一种借口。许多时候,我们的聪明才智是不输给对手,输的是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输的是自己不能好好处理的人际关系(adeptness in relationships)。 从家庭的角度去看EQ,就更加重要了。幸福的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motivation),却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何谓幸福的家庭? 托而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都知道,幸福与金钱的多少,知识的水准,学位的高低没有绝对的正比。幸福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心理满足的感觉;幸福的家庭也就是一个能让人有这种心理满足的感觉的家庭。 然而,我们人类的感觉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强烈的感觉,如爱、恨、情、仇,往往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得变得淡泊。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痴情男女,爱得要死要活,婚后一段时间,却开始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现今的国内流行一种说法:爱是没有对错的。言下之意,只要有爱,即使做第三者也错不在我;只要有爱,对自己家庭的抛弃也成了理所当然。 这正是利用了人类这种强烈感觉易消失的特点,为那些喜新厌旧的人造了一个冠冕瑭璜的借口。在这种心态下,人们失去道德的规范,一次次去寻求感觉的最高点,下落时承受失望,再寻找刺激,过后又是失望。。。。。。周而复始,永无止尽。美国有份研究:初次结婚的夫妇,离婚率是50%;而离过婚再婚的夫妇,离婚率高达75%。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太贪心,总以为换个人会更好,从没好好检查自己的过失,所以,第一次婚姻里的问题,又被尽数地带入第二次的婚姻中,错误一次次的被重复。我们不过是一个不接受教训的低EQ的人而已。只有在一定的道德准则下,有一定的self-regulation(自我控制力),不断的更新爱与被爱的感觉,接受人生中一个个问题的挑战,我们才会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正真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家庭的关系不外乎是你与父母之间,与配偶之间,与子女之间以及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包括婆媳、翁媳)、夫妻、亲子和手足之情。如果你能很好地处理这其中的关系,幸福的家庭对你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境!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最动乱的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我们的父母不仅在生活中经历重重苦难,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搏斗,而且还得面对一个民族精神上的错乱。有多少人还有多余的精力, 好好的静下心来照看在那种环境下出生的我们? 我们许多人不仅在父母的忽略中长大,而且在当时父母几乎完全失去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之下,成了父母舒缓他们紧绷情绪的出气筒和受害者。我的同辈朋友中,有的是祖父母带大的,故与父母总有距离;有的在父母的责骂和捶打中长大,心中委屈重重。我们大多从没被父母称赞过,也没被父母拥抱过。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因为我们小时候,没被教过“爱”,我们目睹和经历了太多的大环境(社会)和小环境(家)里的挣来斗去。虽说那个疯狂的年代早已过去,我们大多是孝顺父母的好儿女,然而每每提到童年留下的伤痛,都会情不自竟得情绪低落甚至哀恸哭泣。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父亲与我”,作者写的是她与她父亲间的爱恨参杂的感情。从小被父亲打骂,甚至常常目睹母亲被父亲暴力相向,心中的创伤和怨恨,使她即使成年后,仍常常恶梦连连。是圣经让她学会放下和愿谅,找到心灵释放的途径。 我年幼时父母的离异,也曾让我背了三十多年心灵的重担。其实怨恨中囚禁的是我们自己的心。 我们只是在父母的错误里苦苦的挣扎,一遍遍地用过去的历史来鞭打自己的心。圣经告诉我们:原谅别人,也原谅你的敌人。敌人都能原谅,何况是生养我们的父母? 如果说与父母的爱是天然的,即使有创伤也容易弥补,关系不太难相处。 与配偶父母之间的关系却要难处的多。因为这牵扯到一个原有的家庭和一个新建立且独立的家庭之间的关系。 当王祈女士提到“boundary”(疆界)这个词时,我深表赞同。 她举了一个她家的例子:一次大姑来访,不断地对她家的从冰箱里的食物的挑三捡四,她一直忍耐着。 直到晚饭桌上,大姑又一次地对他们喂孩子食物提出异议,她的先生适时地站起,对他的家姐表明:“一家有一家的家务事。” 一下子就把这个家的疆界划得清清楚楚。先生的“主持正义”不仅让太太心中有安全感,从而心中感激;而且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原有的家庭和新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纷争。 这件事上她想说明的是:一家之主的男人应是这个家的守门员! 应该把自己的家的疆界划清楚并看护好自己疆界中的领土,不应该让疆界外的人随意闯入。 这样,疆界里的人(太太和孩子)才有主人和安全感,疆界外的人一旦知道了疆界的存在,也会下次小心不再越界。 而如果他一味地想两面讨好,怕得罪人避而远之,往往落的变成可怜的夹板人,两面不讨好。 我听到此,转眼望向先生,他马上心领神会,笑着说:“老婆,你放心,我绝对是你的好守门人。” 我相信他的诚意。讲座后,他说要为他母亲买点东西,于是我们去shopping, 路上,他说要多买一些,因为他母亲要他买多一些送给她母亲的弟妹。 我心里一阵说不出的不舒服,孝顺父母,我举双手赞成。如果他母亲觉得东西用得好,要求多买也无所谓,她自己拿到东西后转送给她的弟妹,也是她的事,我无可厚非。 可是,把自己的人情转嫁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身上,我就不那么能承受了。 还记得有一次,婆婆来我们家住时看到我们有一个电子血压计,觉得好,我们便帮他们也买了一个。 上次我们回国探亲,婆婆提出:“你们那个血压计反正不用,带回来送给大姨。”我困惑,因为婆婆让我感觉到她把早已成人独立的儿子,仍当做可以随便指挥的孩子;我迷惘,不明白我们家的东西怎么成了婆婆可以随便送人的礼物?我失去安全感,因为老公虽有做守门人的心,可事到临头,他总会以:“反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来说服我,我反倒成了不拉倒便是记较了的人了。 感谢主!老公与我一起去听了这个讲座,以前我往往因为生气,便口不择言,词不达意的发顿小脾气,但往往把婆婆的问题,转化成了我们妇夫的问题,引起我们之间的不快。 这次我问他,是否觉得他母亲越过疆界?是否能体会我心里的烦恼?他虽没出声,却轻轻地握住了我的手。 也许,我所期待的也不过就是他的理解而已(他的empathy)。最终只要他明白在适当的时候,表明他这“守门人”的职责,我反倒会说:“让你妈开心,多买一些吧!”男人总弄不明白: 为什么两个他深爱也深爱他的女人之间,有那么多水火不容的纷争? 他不知道,他完全可以成为两个女人之间磨合的润滑剂,但由于他那是是而非的老好人心态,反而成了两个女人之间“战争”的催化剂和导火线。 然而,我们无法改变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也不能去责怪长辈的旧俗或落伍,但只要身边的人(配偶)表示出关心和理解,大家能一起在学习中去成长和改进,那么,与配偶原有家庭成员的相处就会轻松的多。 夫妻的关系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个既大又复杂的话题,不是我这篇小文章能说清楚的。有两点我觉得很重要:首先,要坚守婚姻、忠于婚姻。不要总想着身边换个人会更好,没有退路,才能使你面对自己的问题。人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面对问题,夫妻二人才能学会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在你不再揪住对方的缺点不放时,你就会看到自身的缺陷;当你明白了自己的短处,你就会心存感激:原来自己这样一个满身问题的人,还有人陪着你这么多年,不离不弃,你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再有,记住一个恒古不变的公式: 美满婚姻 = 成熟的男人 + 可爱的女人 我们常常抱怨:男人像个孩子,不够成熟,过于冲动。但换个角度看看,是不是我们女人包揽太多,使得男人被宠的像个孩子。当你把饭做好了放在他的嘴边并养成了一种你的习惯、他的依赖,再责怪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不是有点求全责备?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鼓励男人,发挥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做一家之主的责任心。让他懂得夫妻是一体的,妻子正如他身上的肋骨,我们痛,他更痛,他就会爱惜太太爱惜自己了。在我们痛责男人的不是,唠唠叨叨的抱怨时,想想你的行为是不是让你“可爱的形象”大打折扣?何况,如果这种方式你用了几十年,他故我依旧,你是否该去思考换一种方式? 亲子关系是我们在美华人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我们身上有太多陈旧的枷锁,太多我们自以为是的观念。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这一切,强加在我们孩子的身上。 所以在美国出身的华人的小孩,常被父母送去满世界地学东西(我也一样),学英文之外还要学中文;学钢琴之外还要学武术;一会儿担心孩子的英文会像自己那样口音不正,举家改口说英文;等孩子长大了完全不会说中文,英文却地道的让自己惭愧,又悔不当初,没能坚持在家讲中文。 我们因为小时侯被父母的忽视,今天对自己的孩子竭尽所能,亦步亦趋,关心过头。 孩子往往觉得负担太重,不堪负荷。 我的儿子从小乖巧听话,我一直深感庆幸。为了防止儿子过多的沉溺于网络游戏,我每天给他布置很多的额外功课,让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电脑上。 在一次与儿子谈心交流中,我问他最不喜欢妈妈身上那一点? 他毫不犹豫的告诉我最不喜欢我每天加在他身上做不完的功课。 儿子的直言相告使我意识到我不自觉中,把自己的那种“学而优则士”的观念加在了他身上。 在他最近一次学校的project中,他被要求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成年人,出外旅游写下游记。 我惊奇地发现他在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的同时,结合历史,地理和人文的知识,最让我吃惊的是他掺入许多我们全家一起出外游玩的真实的经历。如我们一次去太浩湖, 车子开到冰上打滑后的紧急处理的经历被他作为一段adventure(惊险的经历)写入他虚拟的游记中, 而且写的深入浅出,生动非常。我十分幸慰。这也正印证了我们中国人说的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我们刚开始带孩子去教会的时候,孩子也会抱怨“boring”(枯燥),但渐渐地,每周主日学成了家庭的routine(例行功课), 孩子习惯了与其他的孩子一起唱诗游戏,快到时间反倒会提醒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活动。 我相信教会一位兄弟总结他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之谈:当孩子与上帝建立了一种关系,在他将来的人生中将受益无穷。人的一生总会经历沟沟坎坎,不可能是一地平川,一旦他与上帝建立了一种关系(relationship),在往后他的人生旅途中,他得意时不至忘形,失意时不至绝望,因为他会一切归功于主,主与他同在。 手足之情是我不太熟悉却很向往的,主要因为我没有兄弟姐妹,幼年一个人的世界里,非常的渴望有同年龄的孩子做伴。曾看过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被感动哭得稀里哗啦,里面有句话,大意是:兄弟姐妹就像天上飘落的雪花,各自飘下,落到地上,化成水就连成一片分不开了。 那么美的意境,我也只有想象的份儿,每每看见朋友有兄姐、弟妹,我总是好羡慕。教会里的兄弟姐妹没有血缘关系,却有着诚心诚意的关心和扶持,同是主的儿女, 在基督里共同成长,我总算体会了一下这种神圣的属灵的手足之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即:人事关系。它存在于我们的家庭成员中,存在于朋友同事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处理得好,我们开开心心、神清气爽;处理得不好,我们会失落沮丧、灰头土脸。 学习做一个高EQ的人吧,并记得“喜乐是心灵的良药。”以喜乐的心看世界和世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喜乐中生活,愿我们都拥有一个成熟的心智,从而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