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象在阴雨的夏日午后,坐在南湖烟雨楼的木椅上,望着雨中的山色空溕, 听着隐约飘来的江南丝竹乐, 然后用带着洁白羽毛的翎管,蘸着紫薇花瓣和雨水调制的淡紫色墨汁, 借着透过阴云的微光, 写雨。。。
雨,丰姿多态,既可随意地轻洒她的柔细缠绵, 又能肆意张扬她的粗犷暴虐。诗人们赋予她各种含意以抒发自己是时的感怀。或可轻愉欢快; 或可消沉凄婉。
“沾衣欲湿杏花雨, 扑面不寒扬柳风”, 将春雨的轻盈丽俗描写得诗趣盎然,诗人舒爽欢愉的游春之趣也跃然纸上。
“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 初夏梅雨之时, 霪雨绵绵,草满池塘,水满坡道,屋檐下的单调雨声,烟草池塘的聒耳蛙鸣,都适时地迎合了诗人烦闷无聊、消谴无计的心情。
而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则描述了萧瑟的秋雨带给人离乱的愁绪。
喜欢雨, 尤其是夏天的雨。喜欢静观雨催时的乱云卷合和映着美丽夕阳五彩缤纷的太阳雨; 喜欢聊看行人乍雨时的仓惶狼狈和纤纤细雨下的悠然从容; 喜欢聆听“夜雨滴空阶”的寂寞声响和午憩时雨打芭蕉的谐音; 喜欢感受大雨泥泞中孩子们的快乐和烟雨霏微中的伞下柔情。古人为文人墨客观雨听雨之便,修建了许多的 “观雨亭” , “听雨轩”, 诗人们也留下了许多的雨趣名篇。其实, 观雨听雨固然有一种置身度外的悠然和事不关己的洒脱,而亲临雨境却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只需有萧然自适的情怀,淡定从容的心态,无人无我的空明,你的心会彻底与清凉淡雨交融,完全沉浸于自然纯净的雨趣中。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心灵澄净清明,你的思想却不再寂莫。
曾有过一次雨中采菱的经历,现在回思起那清新自然的乡野情趣仍有一丝感动。菱角是常吃的,可一直不知道这种香糯甜腻却长相奇特的小东西长在哪里。直到有一天亲自采菱才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依旧是那个夏天,依旧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午间小息之后,去邻家大嫂家小坐,正赶上大哥要去采菱,便欣然一同前往。
皖南有很多小的池塘和浅沼, 农人们常在那里种上菱荷。到了夏秋,便开着小船去采菱。那天很闷热,天边积垒了很厚重的乌云,而我们头顶一方天却是碧蓝。 来到了村外的一个池塘,眼前大片浅红色的细小的菱花浮于一池绿翠之上,白莲散乱的嵌入其中显得格外醒目, 一派芰荷争吐的气象。
池塘并不十分大,旁边泊着一叶小船,大哥灵巧地摆弄着小船,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池塘中央。大哥一手撸起一把菱叶,往上一提,将底部的深红色菱角摘下放入船中,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棵放入嘴中,顿觉满口清香。这个看似简单有趣的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单将菱叶往上提就需要一些技巧。
我学得很认真,竟没有意识到天边的那片墨云已逼近。 一阵带有强烈雨味的风吹来,接着便有豆大的雨滴落下。仓惶中摘下莲叶盖在头上,问大哥是否把船划回去.大哥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不在意地说这雨一会就停,不必理会。看着越来越大的雨,却没了前时的慌张,静下来四顾,好一幅天雨散珠的景象。蹦珠似的雨滴打在叶上,花上,纷纷弹起。本是 “露荷烟荠满池塘”,更添 “白雨跳珠乱如船”。雨滴敲打在头顶的莲叶上,发出奇妙的回音,眼前乱珠飞溅,心思竟有些迷离。这些无知无觉的雨珠是有思想的啊,他们欢唱着颂歌,快乐地呐喊, 纷纷落入山川,百原,难道不是为了那一片片的新绿吗?
雨渐渐地小起来,水面上浮起凝烟一般的薄雾,有些虚幻地随风轻舞。周围的世界经过一番喧嚣之后,显得异常地宁静,头顶上的那厚重的黑云飞得不知去向,只留得几片薄絮在随意轻撒着若有若无的雨丝,西垂的太阳显出新鲜柔和的橙色, 重现一片晴光。 望处,绿芜平畹,曲岸垂杨,尽天然浑成的谐韵。我被一种无可言状的精细的美感充满,那种只为观览风物的悠然, 奇妙的转化成对雨,对绿,对生命骄动的敬畏和感动。
天边飞断的彩虹收尽了最后一丝残雨,而黯淡的飞云也隐约于夕阳之间。 我虽带着一身泥水,心思却象被雨洗过。不染一丝尘土,只由那良辰美景游历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