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是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不论你在外多久,每每念及故乡,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诗人们须当吟咏歌赋方可寄怀。即便有些人,故乡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个遥远而模糊的符号,一如湖面上的归棹,溪桥下的倒影,竹径边的微风,槐荫下的童子,但故乡所撩动的怀旧情绪依旧是清晰而深切的。人们在寂寞时,忧伤时,孤独时,静默时,常常会遥想故乡以求慰籍。东方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曾看过一部诗画般的电影,“The river runs through it”, 讲说了一个离乡多年的老人回归蒙大拿故里时,对年少时田园般生活的回忆,他充满叛逆性格的弟弟,殷殷祷告的牧师父亲, 兄弟二人在那条野性未驯的溪涧上的飞钓,都定格在记忆中,沉蕴出诗意般的画面和哲理性的文字。 农耕文明里的故乡是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名词,人们对故乡也存有一种执念,我们并非总将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称之为故乡,而常常把父亲甚至祖辈的家乡称之为故里或老家。传统中那个地方应该有个祖屋,有家族的宗祠,有族谱,族长,还应该有个墓园。每当一个新生男孩呱呱坠地,他的名字会被刻在故乡的族谱上,一个家族像一颗树一样枝繁叶茂的生长,而人们后来不管走得有多远,外面的精彩和繁华终是羁绊不住回乡寻根的脚步。当一个人走到生命的尽头,对安息地的第一选择是故乡。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魂回故里的愿望,是对故乡最强烈的认知,也是对故乡归属感的深刻诠释。
虽生在苏州,长在无锡,但先生的故乡还应算在昆山。曾和他去过老家的祖屋,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民居,进门一个天井,左角一个水井,天井的侧面是一个花园,后又菜畦。跨过天井便进入厅堂,左右分别有两个厢房。再往后还有一个天井,然后就是围墙了。先生幼时和奶奶在那里生活了几年,树上的知了,绿篱下的金蛉子,还有那个温驯的小猫咪,都是先生童年时的记忆。近二十年,昆山大规模开发,像这样的老民居已经所剩无几,先生家的故居也未能幸免。祖屋虽没有了,昆山仍是一个维系大家族的纽带。公公这一辈的墓园便设在这里,一个叫锦溪的美丽地方。 锦溪是一个古镇,这个诗画般的名字来自小镇的一条古溪,传说这条溪流的两岸,桃李纷纷,日出朝霞和落日夕晖,都映照在溪上,溪面金光耀烁,灿若一条锦带,故名锦溪。锦溪历史悠久,吴越春秋时期,这里已成集镇,三国期间,吴国大将张昭死后葬于此地。东晋顾恺之也隐居于此。 说起锦溪,其实它曾有个很奇特的名字,叫陈墓。因为南宋宋孝宗有位陈姓的爱妃生前喜欢锦溪的湖光,病殁后便水葬于此,为了纪念这个爱水爱美的女子,锦溪修建了陈妃的水冢,它像一片摇曳的羽片浮在水面上,一如陈妃飘逸的衣裙,锦溪也因此易名陈墓,这个名字延用了九百多年,直到九十年代初才把名字改回锦溪。 (这是陈妃水冢)
从无锡坐高铁到昆山,几十分钟便到,然后误上了一个站站都停的公交,从昆山车站居然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锦溪古镇。虽然费了一些时间,倒是深入了江南腹地,体会到了江南城市化的彻底。昆山本是苏州边上的一个小县,周围是纵横交错的水乡稻田,可这次一路下来,没有看到丝毫“江糯吹香满穗秋”的景象。水乡最典型的两大文化,稻文化和船文化,淡漠了,隐匿在历史的波纹里,江南水稻田终将成为一种遥远的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的笙歌中,轻吟“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故梦了。
锦溪古镇是典型的芳兰芗泽,四面环水,如浮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它东枕淀山湖,西倚澄湖,南临无保湖,北衔矾清湖和白莲湖,古时“咫尺往来,皆为舟楫”。古镇穿梭着幽深的水巷,玲珑的古桥,迂回的长廊,精致的骑楼。这里的一砖一石皆雕有古色,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流溢芬韵。亭轩闲倚云与水,露台轻揽风与月,古莲池畔的文昌阁里更藏有如片云一般的文采风流。游观者到了这里,满目溪柳画桥,风帘翠帐,或缓步,或舟行, 皆可吟赏烟霞。静听雨打枯荷,尘心方洗,遥看远浦帆归,梦倚仙乡。月上之时,醉沉萧鼓,更抵物我两忘之境。 这次来锦溪,主要是为了祭奠两年前仙逝的公公。公公和几位伯伯的墓地就在锦溪息园里。息园始建于民国,进入古镇老街,穿过一个廊桥,和一个竹林叠荫的石板路,就到了息园,从古镇大门步行也不过十分钟。息园是一个倚湖的园林,园内松篁幽幽,庭草萋萋,芜径曲深,一脉清素静郁的气息,身为半个乡人,半个湖山客子,在江枫渐老之际,回故里凭吊亲人,便觉草木都携带着秋的基调。这里的烟云是孤独的,这里的碧水是清寒的,还有那半凋汀惠,半墙竹影,半竿落日,和古荡里半隐的撸声。伫立墓前,听松风代语,落叶传音,俶甚感悲。 恍然中如闻寺鸣钟乱,举目间云水悠悠,不由感叹,人生如尘,来去如风。
(这张照片是从息园里拍的。) 人常说,“春为桃园,秋为归棹”,归棹的一抹秋思,意蕴深长,道尽了追念的幻影,是兰桡对柳岸的依恋,是舟子对西楼那一盏窗灯的记怀,也是游子终老时对故园老树最后的问候吧。 那天晚上,我们回到家,听见里屋传来细声漫语般的琴声,是婆婆在弹琴,一首很熟悉的曲子,叫什么名字,却记不真切了。 相关文章:
回乡散记(1):惠山古镇 水乡的船 (上) 水乡的船(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