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暑假,考完大学,闲着无聊,在家里读了一本书叫“围城”, 对这本书没什么有印象,也不记得那最有名的前言,所谓“在城外的想进去,在城里的想出来”的,直到后来拍了电视剧,才知道钱老先生大大的有名,这才反过来重读此书。发现,我们家的那本原来还是解放后的第一版, 白白浪费了老姐的慧眼。
说对这本书没什么有印象,也不准确,虽然没有掌握里面任何精华部分,却莫名其妙地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就是, “女人有两个冲动,一是做母亲,一是做媒婆”。我属于心智发育比较晚的那种人,尤其女人家的心思来的更晚。 当时年少心气很高,觉得此书写的有些偏颇, 我肯定不是这样的女人。母亲嘛,根本没多想,那时,父母都高高在上的,我自然从没往那个高度攀过, 好像这辈子也不会当父母似的。 而对媒婆, 就根本上排斥, 怎么能与她们为伍呢?当时对媒婆就是一些脸谱化的概念,比如文化程度不高,擅长家长里短, 是个无聊讨厌角色。我们家有两本装订在一起的五,六十年代的旧杂志,都是一些戏剧类的画报,小时侯常看,里边的人物女角大多身挂霞披头顶凤冠的,好看得有点夸张。 也有丑角,但多是男的,似乎这世界上的丑角应该是男人的专利似的。 女的丑角就只记得媒婆,印象最深的是一剧照,一媒婆手上拿着一什么破碗,表情是特愚蠢的笑容。到现在我也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戏里的角色。(当然,从不知道媒婆也可以是红娘这类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角色)。钱老先生居然把全体女同胞都归予媒婆一类,实在让我无法接受。所以,对他的这种说辞有点嗤之以鼻的。当时也不知道钱钟书何许人也。否则,要稍微地深思一下,不会这么快地就拒绝接受,把它打入冷宫的。
日子很快地把少女时代甩到了看不见的地方,转眼,就成了大学老师,虽然从不把自己当老师看 (我教大四的课, 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多)。在我的纵容之下,学生也不叫我老师 ,我乐得与学生为伍,整天混在他们当中,和他们一起打鸟,偷西瓜的, 希望能延长少年人的自由狂放。 但女人家的心思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悄悄滋长,不知不觉中就当了一次媒婆,这着实把我下了一跳, 这是一次没人邀请, 完全自觉自愿的自发行为。 虽然没成功,却给了我当头喝棒。咦, 我不是这辈子跟媒婆老死不相往来的吗?怎么就自个跳进这坑里,还乐在其中呢?
又是N多个日子把青年时代从我的人生中划掉了,自己早已做了母亲, 兑现了钱老先生的第一个预言。然后思考着钱老关于女人做媒婆的curse,不得不承认媒婆的命运在我身上也是摆脱不掉的。其实并不是有很多的经历,而是发现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当我发现周围有人单着,不由自主的就在脑中搜寻有没有合适的对象可以给他们牵一牵,虽然我大多数情况是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但那也只能说明我没把媒婆当一事业来经营,媒婆的血液是时刻在我身体里流淌着的。明白了这一点,就有点气馁。 为了证明这不是我一人的情形,我偷偷的问过其他女人,当然是中年以上, 小孩子是不用问的,问了也白问,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她们还没活明白了。我以诚恳的态度询问,不惜以身试法(自个承认),果不其然,她们无一例外的承认都有此冲动。 钱老先生的语言不幸被言中, 我们个个中弹,全部跳进媒婆的阵营。
都说四十不惑,那是因为四十岁以上的人凡事喜欢举一反三。我在想男士们是否也在媒婆阵营里呢? 如果是, 那么“女人是媒婆”这话就没有多大意义, 这和“是人就吃饭”一样,正确,但信息量为零。(看来,我的数理逻辑没白学, 好不容易用上一次)。 所以,进一步展开调查,从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找不到男人是媒婆的有力证据, 问遍了男性朋友,没一个人承认有此爱好的 (姑且就相信他们)。 结果, 钱老先生的结论正确, 媒婆是女人的专利。
那么男人有没有冲动当父亲呢?这个命题到现在我还没想明白,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和与女友们的私语,大多数男人是当了父亲之后才有了对当父亲的感觉。不象女人,似乎早早的就预备好了。是否正确,不得而知,也许各位男看官,给我一点启示?
难道男人就没有任何天然的向往吗? 当然不是, 我记得在一本什么书里记载,男人都会在某个阶段希望自己是个战士。这个说法马上得到我的认可, 试想, 哪个男孩小时候没有一两件象“枪”一样的玩具, 就象女孩都有过布娃娃一样, 一个想当是兵, 一个想当母亲, 完全对应,(没想好对应于媒婆的玩具该是什么, 大家集思广益帮我想一个。)。
当我认清女人的天性是当母亲与媒婆,男人的天性是当士兵,我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女人的天性是促进人类繁衍,而男人的天性好战正好消减了人口数量。这就是人类数量平衡的机制。历史上人口锐减无非是通过三种途径,饥饿,瘟疫和战争。瘟疫是天灾,饥饿某种意义上也是天灾造成的, 只有战争是人类的自觉性行为, 或说是男人的自觉性行为。当人口数量增加到超过食品的供应量,对于食物以及食物赖以生长的土地与资源的所有权的争夺,就将引起战争。当人类数量低于某一域值时,各种增加人口的举措就会实施,人类忙于繁衍,就会一定程度上趋于和平。 人类就这样在战争与和平中交替着前行,却始终脱不开这一怪圈。
话外:
虽然男人是战争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但女人也可能是战争的起因,比如海伦与特洛伊战争的干系。
战争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是选择人类基因优劣和淘汰文化优劣的手段,文明程度较高的往往有技术上的优势,能战胜文明程度较低高的民族, 当然, 也有例外,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次是军事强国古罗马帝国占胜文明程度高出很多的古希腊国。 另一次就是还处于腥臊未化饮毛茹血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蒙古帝国横扫欧亚文明,导致人类文明的倒退和中华文明的大劫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