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我三舅的故事,可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落笔,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國軍陆海空三军的“军人节",我匆匆写就一篇小文,谨为纪念作为青年远征军一员参加抗战的舅舅以及所有国军将士。 1944年10月,蒋公为了提高国军的素质,改变国人轻视军人的观念,为战后预备勇敢、纪律、知识、崇尚荣誉的青年,发表《告知识青年书》,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口号,号召青年学生从军。(话外)。 同年12月,12万青年学生入伍,就读于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三舅也参加了这个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青年远征军(注1),成了一名高级军医。
出征前师生合影(图来自网上)
群众欢送入伍军人(图片来自网上)
学生军(图片来自网上)
关于三舅的抗战故事我们完全没有记录,这里只能是留下空白。另一位舅舅也是国军。这个舅舅1995曾来美国探亲,在我家小住。他每次到美国来,都要去探访他的教官,那次来探亲也不例外,参加他的教官90岁大寿纪念日。当时我对国军抗战历史不甚了了,完全没有概念,也没有询问他抗战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遗憾万分。舅舅前年回大陆探亲,和家人仔细叙述了合肥保卫战的惨烈(注2)。母亲和姐姐去年去台湾探亲,也聊起抗战的峥嵘岁月。
49年,因为三舅军衔很高的军医身份,他得到两张飞往台湾的机票,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待遇。他和夫人坐船从长沙到了上海,准备在上海飞往台湾。不料这个关键时刻,他收到长沙岳父来的电报,“父病重望归”。无奈,夫妇俩又辗转回到了长沙,等料理了岳父的后事准备再次前往上海,长沙沦陷(‘解放’)。后来台湾舅舅回来探亲时,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们兄弟俩在上海见了最后一面。他曾劝三舅不要回长沙,可惜三舅当时没有看到局势的严重性。三舅太忠诚国军了,这对他一生都影响重大。
49后,他所在的被俘国军部队被整编,因为舅舅是读了四年医学院的高级军医,共产党早期脑袋也比较冷静,知道受到正规西医教育的医生是很难得的人才,便劝舅舅加入他们的部队,官职可以保留,仍然是有很高军衔的军医。可舅舅是个孤傲的人根本看不起共产党,也不愿背叛经国先生(蒋经国是青年军的政治部主任,青年军的真正最高长官。舅舅曾给他看过病,政治上绝对忠诚经国先生。),坚决不合作。他申请回乡,在县城的医院当了一名医生。
舅舅倨傲的性格终于给他惹来了麻烦,他居然和另外两个青年军的好友组织了一个以“迎接蒋公反攻大陆”的集团,召集国军的旧友。这在当时那种人人都是反特能手的环境,这个反党集团很快被破获,他两个好友立刻被枪决,舅舅因为高明的医术保了一条命,至于他怎么能保住一条命,有各种说法,我觉得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共产党人,他们很清楚自己也会生病的,也需要医生,这点他们倒是脑袋挺灵光的。就像他们也知道青年女学生比他们家里的老婆漂亮,这时他们可就把劳动人民的本色丢到爪哇国去了,一个个休掉家里的劳动人民糟糠之妻,另娶年轻漂亮的资产阶级小姐。这种庸俗下流的实用主义立场在这样的时候立刻占上风,什么无产阶级或共产主义‘理想’,那不过是整别人的口号而已,这就是共产党的实质。舅舅从心里鄙视这样的土老共是有充分理由的。
舅舅被下放到农村医院,从此一直处于被管制的状态,但高明的医术还是让他远近闻名。49年到66年,中国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今天三反五反,明天镇压反革命,舅舅那种性格桀骜不驯、政治上十分幼稚而不识时务的致命缺点,在那种环境中是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的。台湾反攻大陆已成破灭的梦,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凋零,没完没了的“运动”的折磨,失去自由的痛苦,让他心灰意冷,66年,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高傲的舅舅给了自己一针离开人世。
妈妈曾说,这个舅舅从小就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人,在家里也数他最聪明,但命运不济,赶上一种千年不遇的荒诞年代,老爸也曾说过,三哥就是死在太傲这个性格上。 关于这一点,我是这么看的,他有军人忠诚的品德和文人孤高的性格,这使他和他的家庭苦难深重,但也正因为他傲然的品格,我最推重这个舅舅。我觉得中国文化里这种品格在严重萎缩,就是因为生存环境一直在扼杀这样的人。
注: 中国青年军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的軍隊。1944年,国民政府鉴于湘桂战事危急,采行美国顾问魏德迈的整军计划,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政府号召知识青年,踴躍从军,提高军队素质。国民政府为此成立“青年训练总监部”,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担任总监,黄维担任副总监,王逸曙(本名金弘壹)任參痔庨L,蒋经国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10月,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发表《告知识青年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教育部颁布《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1944年12月,125500位知識青年經甄選合格陸續入營,共编3个军9个师。[1]青年軍有全新美式装备[2],由美国政府供给,分在云南、贵州、广西、湘西训练,由美軍军官担任教练,命名为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有一部分兵员补充给中国远征军。(维基百科)
注2: 合肥保卫战为国民政府从武汉向西南的“大撤退”做了一个时间缓冲。但合肥保卫战国军损失惨重。
话外: 看看蒋公是怎么对待国家的希望青年的。相比较,老毛把知识青年全部赶到乡下去,这种行为简直就是神经错乱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