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星島日報副刊
最近讀完於丹的《莊子心得》,很有感觸。
其中有一章“談笑看生死”中,於丹提到一個寓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兄弟倆住在高樓的第八十層,深夜回家,電梯停了,只好背着重重行禳爬樓回家。爬至二十樓,覺得背上的包包太重了,於是寄放在二十層,想以後再來取。 上到四十層時,兩人開始感到累了, 也開始互相埋怨, 這樣一路吵吵鬧鬧着繼續爬樓,直到六十層,兩人疲乏不堪,懶得再出聲了,於是反倒安安靜靜的爬那最後一程,終於爬上了八十層樓,站在自家的門口,兩人才想起家裡的鑰匙被遺忘在寄存在二十層的行禳中了。
於丹用這個寓言比喻人生。每一層樓比喻一個年歲,在我們人生之初,我們都是精神抖擻、意氣奮發的,背上的行禳里滿裝着我們最初的抱負、理想。到了二十歲左右, 大多數人開始進入社會認同社會規則,這個世界給我們很多其他的負擔,諸如金錢、社會地位、別人認同等等,那些行禳中的夢想便先卸下來,想着 回頭再撿起來就是了。
輕鬆上路,快樂向前。這一路上,年歲越長,內心越焦慮, 身心皆疲,難免報怨。 這樣到了四十不惑之年, 所有的意氣風發都隨風而去,人生除了累還是累! 一路吵到六十歲, 便也懶得吵了,來日不多,好好珍惜吧,相互扶持到了八十歲,這個接近人生終點站,回頭再看,悵然所失,想到這一生最初的夢想被留在二十歲的行禳中了, 原以為會回頭去取,如今再也沒有了機會,二十歲回不去,因為人生是一條單行的不歸路!
這樣看來莊子是否悲觀了一點? 其實不然,莊子之所以可以笑談生死,正是因為他對死亡之曠達的態度!
於丹提到在這個問題上道家和儒家的相似點:孔子也說過: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想知道死,先要懂得生。道家強調“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儒家追求“殺生而取意”。兩者殊途同歸,那便是讓生命獲得價值!
我們中華文化其實說到底是一種中和道儒兩家精神的集合體,儒家提倡禮儀,所謂君君臣臣夫夫子子,是 一種入世的個人的自我實現; 道家提倡遵循內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道家教我們出世,實現人格的超越。
其實在人生道德和哲學思想上,道家的很多理論與聖經里的有些話語不謀而合。道家提倡“樂生”,聖經教導我們“常常喜樂”。我還在讀達賴剌嘛的《快樂的人生》一書,對於佛家的思想也有很多新的認識。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如此,你何必去信一個“洋教”,我想說,我了解得越多,對這些大師們的智慧越加讚賞, 也便越是明白這些各家門派實乃和大多數的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分不開來,總之是人間的學問,而與聖經的根本大異在於一個是人學一個是神學!
我很高興於丹能把莊子、論語這種古文難懂的中國文化瑰寶用通俗的語言講得深入淺出的,證明今天的中國也意識到在倫理方面和道德修養方面國人的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