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竞争不仅表现在直接针对中国的围堵和对抗上,也表现在同中国没直接联系的更广泛方面。假如拜登政府受到国内问题严重拖累,和中国竞争就有可能力不从心。美国和西方要取胜,关键并不是要对中国干什么,而是要弄明白自己该怎么干
老高按:拜登总统上任60天才开首场记者会,一直被人们感觉纳闷甚至招来许多讥评,乃至猜测。他的身体状况不如他的对手川普前总统,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明知他的体力、脑力不如川普,更多人还是要投票赞成让他来取代川普,这本身也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拜登总统毫不让人感到意外地谈到了美中竞争,直言“这是21世纪的民主与专制的较量”,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证明民主是可行的”。这也正是我所高度认同的看法,前几天我所写的博客文章按语,就比较详细地谈出了我的看法。 拜登记者会上谈到中国,说“China has an overall goal, and I don’t criticize them for the goal, but they have an overall goal to become the lead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wealth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s not going to happen on my watch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are going to continue to grow and expand.” 这番话却引起了不同的解读。我看到中共官媒说拜登“不许”中国赶上美国,像美国《侨报》头版的大标题用的词是“绝不容”;西方各文种报刊则不一样,像BBC的标题说“中国不会在其(拜登)任期内超越美国”,正文中翻译拜登的话说:“在我的任期内,这不会发生,因为美国将继续变强。” 我的英文水平很差,但揣摩上下文,我相信,拜登的意思,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有人硬要说是前者,也不必理会;现在的问题越来明显,正如政论家邓聿文所说的:美中竞争的结局关乎全球民主未来,美国和西方国家要取胜,关键并不是要对中国干什么,而是要弄明白自己该怎么干。
客座评论:美中制度竞争关乎全球民主未来
邓聿文,德国之声中文网 2021年3月30日
中美之争决定民主未来
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不久在演讲中把中国看作美国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说明美国决策层意识到美中竞争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决出胜负的事情,它甚至可能长达一个世纪。如今拜登进一步把美中竞争界定为“21世纪的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且美国必须在这个长达近百年的过程中证明“民主是可行的”,说明拜登政府已清醒认知,民主在和专制进行较量时,并不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可以轻易战胜专制,这意味着如果民主不能修正自身的内在缺陷,也有可能落败。 这种对民主必胜的审慎评估,正是中国冲击带来的结果。美中的竞争,无疑是一场全面、且在全球层面进行的竞争,其中既有所谓老大对老二的“修昔底德陷阱”,即地缘政治的冲突;更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也正是后者,让西方第一次认识到,全球民主有可能被中国反向“和平演变”。 美中今日的民主和专制之战,并非人类第一次,上世纪两大阵营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也是制度战争,最后民主打败了专制,苏东垮台,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崩溃。那是民主最辉煌的时刻,所以福山才作出了历史终结于民主的最乐观预言。然而,很少人料到中国40年不到经济就成功崛起,中共挟经济崛起将自己这套统治术打扮成一套精致的所谓中国模式,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习近平的新型极权体制,冲击和挑战西方民主。 我曾从政策的角度,把习的新极权体制称为“回应式极权政体”。这个极权政体,并非如一些人认为的完全僵化,在外部压力和内部不满增强的背景下,它会去回应外界或民众的关切,在不危及中共统治的前提下,在一些非核心的问题上,作出某些调整和改变,仍具一定的适应性。美国和西方现在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利维坦”。 不管中国是否对外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而是以中国的人口和体量,假如在中共统治下实现了习近平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像西方一些经济研究机构预测的那样在未来10年左右经济总量超美,那么中国这套低人权和低福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的治理模式,将会对世界其他的威权和独裁国家或者有这种倾向的领导人,甚至某些处于民主转型的国家产生吸引力,具有某种示范效应,使它们学习和模仿中国的做法。如果很多国家从中国的成功中相信“专制是未来的潮流,民主无法发挥作用”,将对民主构成强有力挑战,削弱民主的影响力。
“民主”依然值得效仿?
因此,西方特别是美国必须向一个对民主抱有怀疑的世界重新证明,美国民主及其民主资本主义模式仍然有效,它比中国的专制制度及其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改善包括人权在内的大众福利,故而值得世界去效仿。 这个拯救民主的使命落在了拜登政府头上。美国已联合盟友,在人权和民主方面同中国展开了激烈的制度对抗。尽管民主世界已经觉醒,然而也切忌盲目乐观。拜登之所以在记者会上要谈论美中民主与专制的较量问题,是因为美国的民主在特朗普四年受到很大伤害,拜登时代如果美国民主再这样被伤害下去,就真的有点岌岌可危。 这当然不是说美国的民主在以前就没问题。然而正如布林肯当着杨洁篪的面所言,美国民主有很强的修复能力,所以过去当美国民主在国内遭遇麻烦时,总能克服困难,这是美国强大的制度原因。但是,特朗普四年对美国民主的伤害,即使能够修复,也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拜登四年恐难见到明显效果。比如美国的种族问题在过去四年进一步恶化,恶果在今天显现,这就是对亚裔的歧视加重;再如党派极化和两党恶斗还在继续,前不久拜登1.9万亿美元的纾困法案在参议院就遇到共和党的全面阻击。将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是如今美国两党政治的特点。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不是光有领导人的决心可见胜负的,还须依托国家实力。国家实力既包括存量实力也包括增量实力,后者甚至更重要。而增量实力取决经济、产业和科技的竞争。拜登政府提出了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计划,以改善国内老旧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时确保西方国家不依赖中国的技术和供应链。但这个计划是否能在国会通过,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已经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最新的3万亿将会使原来庞大的债务规模进一步承压,此外,共和党小政府观念根深蒂固,当涉及两党利益时,势必不愿轻易让这个计划在国会过关。之前的美国总统也提出过类似计划,但都胎死腹中。
民主制度的执行力“软肋”
就职于清华大学的知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教授前几年提出过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制度的执行力。他以此来论证中国崛起的“奥秘”,是因为中国的体制执行力强,效率高,只要作出决策,马上就执行,不像民主制度,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制约,陷入无休止的辩论。福山近年来也非常重视国家能力的建设。可以把制度执行力看作一种国家能力。当然,阎的观点是否正确可以讨论,但民主制度的执行力比不上专制制度似乎符合多数人的观感。美国现在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由于两党和全民高度一致,能够迅速出台政策,执行力也很强,但除此之外的几乎所有其他议题,尤其涉及两党根本分歧的议题,如移民等,要达成共识就非常困难,旷日持久。 因此,拜登政府如果不能强化民主制度的执行力,将很可能导致美国在和中国竞争时处于不利局面。因为美中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直接针对中国的围堵和对抗上,也表现在同中国没有直接联系的更广泛的方面。所有的这些方面组成美国的综合实力,假如拜登政府在国内问题上受到严重拖累,在和中国竞争时就有可能显得力不从心。故能否以美中竞争为轴心,系统性地去检视和除去美国民主的积弊,将关乎美国在竞争中在多大程度上战胜中国,从而也关乎全球民主未来的问题。拜登政府和美国两党必须看到这点。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近期图文:
美国能否确保赢得关键的那场“奥运会”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是什么位置? 中美关系四个“不寄希望”与一个窗口期 想象一下2019年底一场核爆炸危害全球 言论自由和正当程序正面临无妄之灾 官办文学枯萎了,自媒体可谓生逢其时 猴子——中美战略储备竞赛的一个新焦点 与其说维护英烈名誉,不如说维护统治权威 越热衷看短视频,人的思维越退化 美国是不是“清教立国”的基督教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