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先接觸的古典文學啟蒙讀物不是三字經,也不是千家詩,而是王力的《古代漢語》。當然這不是誰給我布置的學習內容,是自己受好奇心驅使,胡亂翻讀的。
那會兒我還是個小學生,這套書對我來說很艱深,但也很有吸引力。艱深自不用說,因為是大學課本。有吸引力,則是因為它讓我一下子走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直接走進古人的殿堂,享受文化盛宴。翻開它的感覺真好,像是珠玉滿地,只需要俯身去拾。有吸引力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恰恰是因為它的艱深,書裡讀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就只好反覆讀,一字一句的啃,再仔細讀註解,這個半懂不懂的過程是學任何東西時最上癮的過程。那時的理解力實在有限,能背誦的文字遠比理解了的文字多。
年少讀這樣的書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早早接觸到各類文體,而且都是精品,就像是享用一盤精選的什錦,什麼都有一點,讀後對古典文學就有了整體上的了解。書裡選登的文章有唐詩宋詞元曲自不消說,楚辭漢賦詩經散文古詩十九首也樣樣皆有,我最喜愛的是詩歌類的文字, 一讀就能上口當然是那些短詩,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春曉》》,古詩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等等。小孩子確實該以這樣的詩作為啟蒙讀物。
書裡還有大量的常用詞講解,對我來說太枯燥了,跳過了不少。通論里關於詩詞格律和文體講解也讀得迷迷糊糊的。這樣讀書的壞處就是沒人指點,胡亂吞食,不求甚解,落得個似懂非懂。雖然似懂非懂,還是樂在其中。讀莊子的<北冥有魚>,為莊子瑰奇的想象力而驚嘆,雖不能完全理解裡面的內容,但知道了鯤鵬這個詞的來歷。再讀呂氏春秋-察傳,記住了“穿井得一人”的故事。<離騷>很難讀,也太長,只能斷斷續續地背誦一部分,好歹知道了在屈原生活的時代不是皇上也可以自稱為“朕”。 楚辭的其他篇目如像“山鬼”,“國觴”,“漁父”,相比起來無論是理解還是背誦都要容易得多。
唐人的詞,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李白的菩薩蠻和憶秦娥。“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煙靄如織,遊子思歸,究竟是什麼樣的碧色可以讓人惆悵如此?就因為“傷心碧”幾個字,我心中便固執地認定詩人的寫作場景是春天,而不是他人認為的秋季,只有春天才會有如此強烈的綠色。
那時欣賞李白的飄逸勝於喜歡杜甫的沉鬱,大概是因為那樣的文字更符合年少時的浪漫情懷吧。為了多了解李杜生平,還專門找來郭沫若寫的《李白與杜甫》,讀後十分不解,不明白為什麼需要揚李抑杜,照我當時之見,李白至少應該和杜甫是同等的,甚至超過杜甫,還需要特意“揚”嗎? 當然,現在來讀老杜,感受完全不同了。
讀宋詞一開始就被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吸引住,“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那是怎樣的氣勢,怎樣的畫面啊! 不禁反覆吟誦,感嘆。從那開始便喜歡上東坡詞,無論是豪邁如“西北望,射天狼”,還是寂寞如“縹緲孤鴻影”,都讓我着迷。當然也就順理成章地喜歡上了辛棄疾,直到現在,還是最喜歡蘇辛。其他詞人我也非常喜愛,也能欣賞周邦彥的某些詞作,唯獨吳夢窗的詞怎麼也讀不下去,儘管這本書裡只收錄了他一首。知道吳文英是南宋的大家,後來也試着讀過更多的夢窗詞,還是找不到那種讀上去砰然心動的感覺,當時以為是因為年幼欣賞能力有限之故,多年後讀到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和這位大師的感受完全相同,他也是喜蘇辛不喜花間,惡夢窗,究其原因在於都是堅信詩詞應該來自於興發感動,能夠表達興發感動,夢窗詞沒有能很好地表述這樣的感發。明白之後,欣喜之情,難以言述。書中沒有黃金屋,但是有師長,有知音。
還記得李後主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讓我認識了這位亡國之君,於是找來更多後主的詞。當第一次讀到“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時,我那顆年少而敏感的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平白如話的句子,卻有那麼強的感染力,好像把宇宙間生命的無奈和悲哀全都寫了出來。後來才知道被它雷倒的不止我一人,俞平伯先生也稱這句詞為“奇語劈空而下”。
元曲,書裡收錄的每首我都喜歡,最喜歡的是張養浩的《雁兒落帶得勝令-退隱》 。這首小令不像他的懷古之作那麼沉重,哀嘆興衰。“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倚仗立雲沙,回首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雲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雲山也愛咱。”,清新的句子讀來滿嘴生香,百誦不厭,心裡充滿了雲山,對野鹿的嚮往。那份親近山野的願望終於在我中年後的生活中實現了。如今每當行走在山巒上,或者在朱紅色的金門大橋上,望見山間白雲飄浮,就會忍不住想再一次背誦張養浩的這首小令。
這本《古代漢語》裡也收錄了不少詩經的詩篇,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關雎>, 而是<桃夭>和衛風<氓>,<桃夭>易讀易誦,且帶強烈的喜慶色彩,讓人過目不忘,而<氓>則嚴重影響了我對男人的評價,知道男人是朝三暮四的動物,不可以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我最欣賞的一句是詩的結尾:“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覺得女人需要有這樣決絕的志氣。當然,成年後發現這是偏見。世上有輕薄男兒,也有重情之人,不可一概而論。
年少時和年長時接觸古典詩詞的最大不同就是詩詞對心靈的衝擊程度不同。人上了年齡,好多事情麻木了,對語言的感受力也消減很多。同樣的詩詞,年長時讀來絕對不能重複年少時的那種強烈感受,那種痴迷。為此我很感激王力這套書,它領我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受到了美學的熏導,體驗了那種衝擊。當時的那種美感和那種心情以後再難複製。在我後來的世界裡,二十多年都與古典文學沒有絲毫交集,也幾乎沒有時間再碰這些東西,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它對我人生的潛在影響,讓我可以用詩人之眼觀察周圍世界的美好。人生有詩相伴,真好!
菩薩蠻二首-中秋(圖)
· 閒話中秋
· 吃月餅的罪惡感
---------------
中秋節,月餅月亮都寫過了,來點其它的中國元素。
此文是拜讀了半江紅博主的跟着老毛學“騎驢”一文後的跟帖喚起了自己的回憶而作,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