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公公
公公走了。 他在医院住院几乎5年,2014年12月进去,2019年9月26日离世。多年住院,忍受孤独与病痛,可谓坚强。
公公火化那天,我心情特别难过,在微信上给自己留下了几句心情日志: “今天上午九点爷爷火化,从此世上无爷爷了,念之泪下。先写两句,以后为爷爷写点纪念文字。 花好月圆犹在耳, 阴阳两隔海茫茫。”。。。。。。 我的脑海里最动人的画面是二十多年前,公公婆婆来美国时,一日晚饭后,他们俩弹起了电子琴。
公婆都会弹风琴,电子琴可以马上上手。
这天他们弹的是《花好月圆》,他们轮流弹,琴声中公公亮开了歌喉,太美妙了,是我听过的最美妙的。公公的嗓音十分浑厚亮丽,带有很强烈的胸音,他如果生在当下,一定是个超级巨星。他的美嗓基因部分地遗传传到了他的两个儿子的身上,也有小部分传到了我儿子的身上。至今每逢节日,我的小叔子会在单位里登台演唱。
时光荏苒,那个傍晚的花好月圆永远定格了在我心中。公公美妙的嗓音,公婆温馨相处的场面,不大的居室传出的悠扬琴声。。。人一辈子,经历的事太多,能记得住的场面却不多,这是其一。
婆婆年轻时很漂亮,与公公相识时已经是大学毕业生,那个年代女大学生不多,很金贵的。公公当时还没有念过大学,他是我先生出生后才上的大学。是什么原因能让婆婆跟他,曾经是我先生姐弟们讨论的话题。应该公公的才华性格吸引了婆婆。公公很文艺,唱歌弹琴,无所不能,又极其聪明,讲话风趣,知识广泛,跟谁都能聊,长得也英俊,凭实力把内向的美女婆婆娶到了。
公公很爱婆婆,从不介意当着后辈的面夸赞自己的夫人漂亮,而且是用特别的语言:“冰铁芙芙” (beautiful 的四川话发音)。他还随时要逗逗婆婆,下棋的时候最爱问婆婆的一句话是:“夫妻情,你讲不讲”?当着后辈的面,那样和夫人调情,在他们那辈人里是极为罕见的。每逢那种时候,婆婆总是含羞带笑,一幅小女孩的模样,我想她心里是欢喜的。看见他们的相处,不由得感概,后辈眼中的老人,其实都曾经有过青春飞扬的时候。
公公去世前,早就说不清楚话了,自己也不能拨电话,但他每天照例还是要从医院给婆婆打个电话。电话上他们互相都听不清楚说的什么,大概也就只能听听声音了。让我感动之余,也感觉特别悲凉。
公公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是趣人,他给家里留下了好些名言典故。比如炒股,他绝不染指,理由是“我不想你的,你也不要想我的”。中国股市好的时候,想起他的话,不由得忍俊不禁,股市不好时,觉得公公太有远见了,他的话精辟啊!不贪他人之物,是让自己不上当受骗的立身之本。想了别人的,就容易被别人骗取钱财。
还有一句名言是关于国内的电视剧的,他不喜欢看那些情感剧,说里面充满了三角恋爱的情节,他鄙视之为:“大三角,小三角。里三角,外三角。。。”,他的鄙视有很强的感染力,以后看见那类的影视节目,我的脑海里不由地冒出公公的三角论,自然就失去了兴趣观看。
公公喜饮酒,也善饮酒。年轻时也抽烟,后来为健康故,彻底戒掉了烟,但酒他是不会戒了。高龄后依然喝酒,他知道这会对他的健康造成伤害,但他不在意,愿意用生命的质量换长度,子女们也拿他没有办法。
除了饮酒,他最喜欢的就是吃肉。但由于生性节俭,极少大吃大喝,无意中得到了长寿的真谛,适当节食。让他这个从不做体育锻炼,天天端着酒杯的人活到高寿。 上世纪90年代,儿子小时候,公公婆婆到美国来和我同住了半年,帮忙照顾他们的孙子。那时我先生在外地工作,就我和他们二老相处,我们相处融洽。他们喜欢吃肉,又心疼孙子,常常煮鸡腿,然后把孙子的碗里堆满了鸡腿,就这样,几个月下来儿子一下子被养成了肥仔。
那时候为了减少做饭的工作,周末我总会去买炸鸡,因为公婆都喜欢。由于我自己几乎不吃炸鸡,连续一段时间给他们买炸鸡后,便询问他们吃腻了没有,公公的回答让我莞尔:“还不是那个问题” ,我这才明白公公喜好吃肉的程度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也明白了他们把鸡腿都放进儿子的碗里是放进了多深的爱。他们自己省嘴给孙子。其实在美国的中国人谁还稀罕吃鸡肉啊! 公公喜欢阅读,他和婆婆这辈子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老年后阅读差不多是他喝酒吃肉之外的唯一享受。每天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坐在他自己的屋子里,把报纸的每一个字都吞进了肚子,当然,还就着酒。聊起天下大事,他无所不知,一整个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我的书出版后,公公很是喜爱,每篇都读了。他退休前是语文老师,对文字很有要求,当他告诉我我的文字流畅极了,我很受鼓励。看见家里几位老人都那么喜欢我的书,本来对出书无所谓的我,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公公婆婆他们这一生最为骄傲的是抚养了几个争气的孩子。当初77,78,79年 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在公婆的单位传为佳话。公公很得意地背诵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是啊,还有什么比子女出息更让人开心呢? 事实上,公婆的确是有福的父母,几个孩子都很孝顺,各尽所能,照顾二老的晚年。二老八十的时候,孩子们给他们举办了一个很大的生日庆典,宾客如云,后辈齐齐鞠躬。现在想来,幸好有这样的日子,让我们回想起来感到安慰。仪式,有的时候还是需要的。
在我先生的口中,幼时公公对他甚是严苛。但我却半点没有感到,因为公公婆婆对我一直都很好,留在脑海里的都是他们的慈爱。
我第一次去公婆家时,公公一口气提了两个鸭子回来,以后便天天是会议伙食,吃到我离开才结束。
在美国住的那半年,每天我去上班后,公公婆婆就在家里准备晚上的菜,洗好切好,我下班后炒菜。他们每天接送孙子,度过了一段祖孙朝夕相处的快乐日子。那以后他们总是喜欢我陪他们聊天,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告诉我。他们是我亲爱的老人。
公公在医院住院时,他身体还不是特别衰弱的时候,每次去看他,离开时他都要他的护工把我送到地铁门口,生怕我找不到路,我说不用也不行。今年7月回国,去看望他时,他看见我就开始流泪,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像是预告着不祥,让我心里特别难受。之后再去看他,他又高兴了起来,似乎一切又好了,没有想到他却真的走了。这样的反常,很像我和我外婆的最后分别。外婆在世时,也是每次离别她都要哭,只有最后一次是平静告别,偏偏那次是永别。
写到这里,忍不住泪奔,为前面的诗补上了后两句。先生曾在公公火化那天把我在此文开头时写的那几句话和两句小诗念给儿子听了,儿子眼睛红了。。。 七绝 悼公公
《花好月圆》犹在耳, 阴阳两隔海茫茫。 九三福寿终遗泪, 可带歌喉去他乡?
(谢谢来访,留言已经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