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那些做甜点的日子>> 感恩节到了,又到了做烘烤食品的季节。走进超市,一眼就看到各种做甜点的原料如像面粉,糖,黄油,乳品,各式干果,雪白的椰丝,棕色的巧克力豆,大红的鲜草莓等等被摆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它们价格低廉,琳琅满目,非常诱惑人。前些年,这样的日子特别能刺激我,让我所有的感官立即兴奋起来。 甜点说来只是吃喝小事,但却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西餐里正式晚餐的最后一道菜是甜点。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甜点也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道食品;没有甜点的晚餐像是没有结束的晚餐。甜点制作是最有创意的,它的质量反映了餐馆的好坏和主妇烹饪技术的高低。伴随著甜点也就有了“甜点文化”,由甜点引出了不少极其聪明的比喻。比如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那句名言:“人生的际遇就像一盒巧克力,不知道会拿到哪一颗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还有一句充满哲理的话是:人生无常,还是先品尝甜点吧(Life is full of uncertainties, eat your dessert first)! 因为感慨人生无常,才会想到应该先吃最好的一道食物,甜点。换句话说,人生需及时行乐,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此话虽然有些消极,但对于进入生命之秋的人也不乏有些道理。 我历来偏爱甜食。到了美国后,见到品种繁多的甜品,颇有些如鱼得水的感觉,开心极了。开始学烤蛋糕是受了白人朋友的影响。来美不久,就听见一位朋友说,最好的甜点是家里自己制作的。后来,一位犹太女同事对我讲:“在以色列,每一个称职的主妇都会烘烤蛋糕”。她用的词是“every decent woman", 听她这么一说,做蛋糕是非学不可的了,除了自己可以吃,还可以跨入 decent woman 的行列里。 最初做蛋糕用的是配好的蛋糕粉。只需加入菜油,水和鸡蛋,搅拌均匀后放入烤箱烤半小时左右即成。记得第一次从烤箱里取出烤好了的蛋糕时,非常兴奋,我也会烤蛋糕啦。后来发现用蛋糕粉做蛋糕太简单,不过瘾,蛋糕的口感也差了点,且品种太少,就开始用面粉照菜谱制作。后来又得知我们最要好的一个朋友有做水果派的家传绝技,于是让她手把手地教我。再后来就延伸到其他不同类别的甜点。那时儿子还小,每次做甜点他都特别喜欢参与,嚷着要来帮助。有时候嫌他挡手挡脚的,胡乱发给他一块面皮了事。 做烘焙虽然没少出废品,也从来没达到我期望的上乘技艺,却乐在其中。有的时候都闹不清是喜欢烘烤出来的产品还是喜欢烘烤过程营造的气氛。电影<黑客帝国> (THE MATRIX) 里有个片段给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位具有预知能力的神秘妇人ORACLE 烘烤COOKIE。这个细节在那部紧张快速的影片里无疑是极为温馨的一笔。在寒冷的冬天,叫上几个朋友,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快要出炉的点心,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甜味和奶油味,特别温暖可心。白乐天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描写的是雪天邀友人来饮酒的境界,依我看来,冬日与友人一块饮茶烤甜点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光流转,甜点,我现在是不敢多吃了,怕血糖高。加之家里没有小孩子了,好些年都几乎不做甜点了。尽管如此,看见好的方子总是会下意识地去收集,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每到金红色的烘烤季节,就会回忆起烤点心曾经给我带来的乐趣,有些怀旧,真希望再能听到儿子对我说:“妈妈,我想帮助”。唉,那一章已经翻过去了。岁月的流逝让我们不断地收获,也不断地失去。所幸的是这种收获与失去并非简单的化学平衡,每一次新的过程都会为我们的生命注入更深的内涵。 感恩节快乐! 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trd_id=643770&blog_id=97409 数数这次回国的开心事 红(黄)色之旅(下):壶口瀑布,延安(图) 呵呵,逮住了你们(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