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經談及讀了這本書對她的幫助。之前她對她先生的某些行為不能理解,甚至心生怨恨(她用的詞是RESENTMENT),讀後了解了她先生的性格類型,許多她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一下子都明白了。這之後,她對她先生的看法也改變了。可見對於我們自己不能改變的人和事,聰明的辦法是不妨改變自己的觀點。
再談談子女教育。這本書很強調父母對子女性格類型了解的重要性。大多數父母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把子女看成純粹是自己生命的延伸,而不是把他們看成獨立的,不同的個體。父母常希望子女按照自己設計的方式成長,其結果往往是造成子女強烈的逆反行為和親子關繫緊張化。按照性格天生的觀點,父母的干預並不能改變子女的個性,比如工匠性格的孩子,他們往往會違背父母要他們努力學習的願望去從事藝術性或工藝性的工作。 如果父母早點明白這個事實,會減少很多家庭衝突。事實上成功的人都是出於興趣與自身的天賦,而不是父母強迫的結果。
還是講講自己家裡的例子吧。我家兒子從小就不屬於那種聽大人話的乖乖孩子,諸事都愛問個為什麼,還特別喜歡爭辯,一定要徹底把道理講通了他才會照我們說的辦理。雖說小孩子有獨立思考是好事,但大人累得慌啊。後來我讓他做了測試,發現他性格里有很大的成分是理性者,他所屬的那種性格在人群中不到百分之一,難怪跟很多孩子都不一樣。這個測試結果讓我找到了他愛辯論不輕易聽指揮的個性的原因。仔細翻了翻書裡關於對他那種類型的小孩的描述以及如何教育的建議,覺得非常靠譜,真後悔知道得太晚了,我們犯了不少禁忌。當然,我這裡不是說要小孩子都去做測試,事實上這也是不現實的,但父母如果具備一些性格類型的基本常識可以幫助增進對子女的了解,從而採取最好的教育方式。
3)了解你工作的團隊。
公司常讓人做性格測試,有它一定的道理。所謂知己知彼,團隊領導知道團隊成員的性格會對團隊工作有幫助。據說從前公司里只提拔外向型的人(E),而現在的虛擬團隊(virtual team,一般在計算機行業)卻趨向於提拔內向型的人(不太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另外一個常測試的是TEAM PLAYER 的類別。若成員是contributor, 一般就很可靠,他們一定會完成該做的事。團隊裡有communicator, 氣氛會比較好。有collaborator,不會迷失大方向。有challenger, 可以避免集體錯誤。團隊的建造可以根據項目的需要挑選適當性格類型的人。
我的疑問和想法:
a)問卷的準確性
做問卷時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當性格里各種成分比較接近時,性格確認就要困難一點。以我自己為例,曾做過兩次測試,感覺都不對,不完全像是我的類型,所以我一直不太相信這種測試。後來把這本書好好讀了一遍,重新測試,才發現問題之所在,我的各項得分太接近了,對題義的理解稍有誤差便可得出不同結果。更何況有些題目本身就不好理解,回答得迷迷糊糊的。除了F(感覺)是絕對超過T(思考)外,其他幾樣都很接近,N(直覺)和S(傳感)得分常常是完全一樣。最後我只得把相關章節都翻出來讀,才確定了我的類型 。書中描述的很多細節都非常符合我,讓我不得不服。我的建議是,如果發現測驗結果不符合而你又真正感興趣,去讀書。
其實把人的個性分成16種,是極端的情形,換句話說,是把人的性格簡單化了。但這種簡單化是必須的。對比自然科學,常見的定理大多是簡單化後才成立,否則無法歸納。當然這些簡單化後的定理在使用時必須要考慮到實際的情況加以修正。就人的個性而言,有的人會剛好是很典型的16種之一,而有的人會兼有各種性格。我的想法是(純粹是我自己的瞎想,歡迎討論)可以把這個比喻成顏色的變化。顏色變化非“量子”,而是逐漸的。在兩種鮮明的顏色之間,會有中間色彩,人的性格亦如此。這才造成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怎樣調色,你的主色調應該還在那兒,而且會與另外的主色調截然不同。這就好像三原色紅、黃、藍調配,黃和蘭調出的色彩是綠,肯定不同於紅與黃調出的顏色。具有多種性格特徵的人會以某種性格類型為主要性格,也就是說,還是能夠被劃分到某類去,儘管要多花點力氣。
b)先天與後天
我個人基本上是贊同先天差異的觀點。當然我也承認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那麼,人在不同年齡去測試自己的性格類型,會不會是相同的結果? 就我自己來說年輕的時候和和現在相比,還是有不少變化。年輕時我做事很粗心,計劃安排很差,所以P(感知)的成分可能大於J(判斷),現在則喜歡諸事提前安排,非常有序,完全是J占了上風。另外一點是年輕時我幾乎完全沒有能力對任何人的請求說“不”,即使是自己很不情願的事也拉不下面子。現在經歷的事比較多了,再加上家裡領導多年的耳提面命,才慢慢地有了些改變,學會了在該說“不”時說“不”,儘管這還是一件讓我感到不舒服的事。
c)對自身的了解能否幫助自己在挑選職業做出更好的決定?
換句話說,如果早早的我就知道了自己的類型,並據此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會不會做得更好,更有滿足感?理論上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但我自己的答案是“也許,但我不知道”。畢竟人只能活一次。同理,書裡對性格的分析也不能作為教條,畢竟性格對人生的作用只是一方面的。性格只是內在的因素,人的際遇很複雜,外界因素常會引起不同的結局。
鳴謝:
學友張青就此話題曾與筆者交流,受益頗多,特此感謝!
你知道你的性格類型嗎(上)?
天籟之音:《斯卡布羅集市》
(組圖) 天下第一關:劍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