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去洛陽(5)少林寺,嵩山
雖然錯過了看牡丹花時間,但我們這趟沒有白跑。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可以看的東西很多,除了城市本身,那附近還有眾多的古蹟。
計劃我們的洛陽行程時,注意到了少林寺距離洛陽不遠,就80公里左右,我們便列為必去之處。一天時間足夠。
路不錯,先走高速公路,到了登封轉207國道,就到了,很順利。
途經一處,有一路牌指示去偃師二里頭遺址的方向,我一下子就熱血沸騰了。二里頭是一片很大的考古發掘遺址,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儘管還沒有文字發掘出來可以證明,考古學家們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看見路牌,心裡真癢,想去,可癢也沒有用,這趟旅行又是老人又是狗狗,能去的地方有限,只能選擇飄過。
好在不久後看見少林寺的路牌,安慰了一顆失落的心, 呵呵!
臨近少林寺,看見了武術學校。
到了嵩山腳下,見山勢連綿,氣象開闊,真是愛山之人的好去處。少林寺就在山下,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
少林寺景區修得很極好,遊客不少。車可以直接開到距離景區大門附近的停車場,然後改乘交通車進去參觀,老人也無需走太多的路。我們全家從成都自駕到了這裡,都特別興奮。最開心的是景區允許狗狗進入,否則很麻煩。
景區門口售票,100元一人,含交通車費用。家裡老人高齡。無需花錢。總的感覺是那個什麼釋永信把少林寺管理得還是很有序的。
觀景的交通車一共就兩站,一站停留在塔林,另一站在少林寺寺廟門口。塔林是少林寺的地標。
以前在一些電影裡見到塔林的鏡頭,似乎很大,真正走到跟前才發現是很小一塊地方。
塔林是少林寺歷代高僧圓寂後骨灰保存之處,也就是說,每一座塔都是一個高僧的墓地。“他們的骨灰(屍骨)被放入地宮,然後在上面造塔,塔的大小、高低和層數的多少是由僧侶們生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和功德大小來決定的,但也有一些身骨塔和衣缽塔”(網絡文字)。
“現存有從唐代貞元七年(791年)至清代嘉慶八年(1803年)的磚石墓塔共243座。其中唐代塔有2座、宋代塔有3座、金代塔有6座、元代塔有40座、明代塔有138座、清代塔有10座。塔的層級一般是一到七級,但必須是其中的奇數。其高度都低於15米,每座塔基本都有塔銘和題記”。(網絡文字) 距離塔林不遠處就是上嵩山的索道入口。老人不願上山,妹妹陪他們,就我一人上去。
乘索道上嵩山
中嶽嵩山果然不負盛名,索道登頂後,見層巒疊嶂,閃着翠綠的光澤,峰型與夏威夷島嶼上的山峰頗為神似,像刀砍成的,但山勢更為雄偉。
這裡有個祈福台,位置很棒
遊客在這裡可往山里行走,直至三皇寨風景區,但來回需要三小時左右。我一人在山上,怕父母惦念,不敢逗留,只在附近略走了幾步。
看見悠哉游哉的遊客,在嵩山上走路,
享受小吃。 胡亂拍幾張照片後,又乘索道匆匆下山,趕到少林寺廟門口與全家匯合。
那時已是中午,父親餓不住,買了一碗麵條,發現出奇地難吃。一個原因是那裡的人喜歡吃醋,父親特別恨吃醋,一碗酸麵條根本吞不下去,就讓母親幫忙吃,結果老媽也說太難吃了。好在狗狗喜歡,大部分麵條都讓狗狗吃了。一碗麵25元,居然解決了父母兩人和一隻狗的午餐,呵呵!我和妹妹在寺院裡一人買了一個巨大的煮玉米,權當午餐。
這就是少林寺山門,是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的,那些傳說中的發生在山門的故事應該不是發生在這裡。“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御筆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寺廟重地,當然不讓狗狗進去,我們只好輪流進去。進了廟門,裡面有一大甬道,遊客不少。
甬道不寬,兩側有小甬道,上有一個接一個的石碑,是寺院碑刻集中之地,稱為碑林。這些石碑都為名人所留,是重要史料。
最醒目的是路邊的幾株古銀杏樹,每株都掛有牌子,被認養了的。想象秋天葉子黃了的時光。。。。。
名剎風貌,令人心生敬意
少林寺的中軸建築為七進院落,自山門南起依次為護法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等。大雄寶殿兩側置鐘樓、鼓樓。 碑林盡頭第一進天王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之前這裡是寺院山門。乾隆御筆:天下第一祖庭。
鼓樓(上圖)
鐘樓(上圖)
穿過天王殿的門,有幾處必須看的石碑,首先是鐘樓前的唐太宗的石碑(上圖右邊):《大唐太宗文武聖皇帝龍潛教書碑》。 這個石碑是傳說中的“少林寺十三僧救秦王”故事的來源。該碑是唐太宗李世民下給少林十三武僧的詔書。在隋未農民起義中,李世民父子在晉陽起兵反隋,大戰王世充於洛陽,李世民一時失利,幸得少林寺十三和尚相救,奪取州城,擒拿了李世民的競爭對手王仁則。李唐建立後,於武德四年四月廿七日(公元621年5月23日),下詔敕封,還任命其中一位為大將軍,並重賞了少林寺四十頃地和水碾一具。自此少林寺聲名大振,發展成為天下第一剎。
《大唐太宗文武聖皇帝龍潛教書碑》碑文細看(上圖來自於網絡,我沒有能拍出這麼清晰的圖片)。上面的“太宗文皇帝御書”幾個字為唐玄宗御書。碑刻立於唐朝。碑高1.07米,寬0.45米,厚0.15米。
再放大看細部。碑上第三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文為八分隸書,無書寫人,字體圓潤,遒勁有力。該碑原嵌立雪亭外東壁,此面面向壁內,露在外面的碑文是《蘇東坡觀音贊》,1980年修立雪亭時拆掉此碑,方發現正面為該文。此碑已斷為三截,1992年經文物部門粘補後立於碑廊(網絡文字圖片,鳴謝!)
乾隆皇帝的詩碑(上圖):“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藏經閣
立雪亭(上圖),也叫達摩庭,相傳這裡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
寺院景觀
千佛殿(西方聖人殿),因殿內繪有大型壁畫五百羅漢而得名
和尚做飯的鍋
1999年8月釋永信接任少林寺方丈時立的慶賀碑
來去匆匆。再見嵩山,再見少林!
回洛陽的途中在207國道旁邊看見玄奘寺,玄奘就是西遊記里的唐僧,他是洛陽偃師人。此寺原名靈岩寺,玄奘9歲時常隨家人到靈岩寺聽經,後被收為俗家弟子。為了紀念玄奘,改名為玄奘寺,寺的西北牆外即為唐僧墓,是個歷史古蹟。可惜這裡不對外開放,我們就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片。
自駕去洛陽(1):三國古城 潼關小記(附山坡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