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駕駛着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我坐在他旁邊,觀賞着路邊的景色,不時拍一兩張照片。兒子為這次遠行作了充分準備:車窗上懸掛着GoPro自動攝像機,頭頂的遮陽板上架着雷達探測儀,銀河手機通過藍牙連在汽車的音響設備,裡面播放着Steve Jobs的傳記,後備箱和後座堆滿了兒子的各種生活物品,GPS告訴我們,這一路全程要開3600邁。
Day 1
兒子小時候不喜歡坐校車,,我常常開車送他上學,老公老說我太慣着他,我卻很珍惜和他一起開車的機會,因為只有在車裡,他無法看電視,不能玩電腦,更不能跑開,哈,小子這是你和老媽交流的時間,必須的。兒子話多,我常常開着車,聽他講學校和同學的各種趣事,他的奇談怪論,還有他調皮搗蛋的經歷,當然我也少不了教訓他。後來兒子長大自己會開車了,這樣的機會就少了。這次長途跋涉,兒子本來計劃自己一個人開,我問了幾次要不要我和他一起開,他都很堅決:NO!這樣的旅途一個人開才酷。
臨到出發了,我又一次問他,他猶猶豫豫地問:你會不會一路訓我啊?
當然不會,你都這麼大了。我說。
他這才同意讓我上車。
Day 2
兒子曾經是個不喜歡讀書的孩子,雖然他頭腦很聰明,可以跳級考取天才學校,卻從不用功,還經常在課堂上搗搗亂,是個讓老師頭疼的個別生。初中時,學校給學生做個性測試,希望他們能按照自己的個性選擇將來的職業。兒子的測試結果讓我哭笑不得:Class
Clown,課堂小丑,這樣的孩子長大能幹什麼呢?一次在車裡,我和兒子有這樣的對話:
你長大能幹什麼?
不知道啊。
你在天才學校上學,你有什麼天分?
我沒有。
你的數學和計算機不是都學得很好嗎?
學得好不等於有天分,這兩門課我只是學得很容易,但還是得學。Jimmy數學不用學就會,那才叫真正的天分。
那你有沒有不學就會的?電腦遊戲?
我打遊戲一點也不棒,和那些高手比,我差太遠了。噢,有一樣,我會做生意,沒人教我就會。
真的,兒子好像天生是個生意人,小朋友玩什麼,他就能賣什麼,無師自通。那時我想,兒子長大起碼可以到舊車行當個推銷員,總不至於沒飯吃。後來他稍大一點,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生意做得很紅火,讓我覺得他長大可以做比賣舊車更高級點的工作。
Day3
我曾在車裡問他:你既然不想讀書,以後就做生意吧,大學都不用上了。
兒子難得地想了很久才答:如果我不上大學,以後我的生意只能賣別人做的東西,我想賣自己的東西,那需要技術,我還是上大學吧。
既然想上大學,就要做好準備。兒子讀高一那年的暑假,我們全家去黃石公園度假,我在圖書館借了兩本高中期間怎樣為大學做準備的書,路上我和兒子一人讀一本,然後一起交流。其中一本書上說,大學是一座橋,不管金橋銀橋,還是鐵橋木頭橋,能把你送到目的地的才是好橋,所以選擇橋梁之前要先選目的地。先想一下,你長大想當誰?比如你想當律師,那你就應該在高中時找個律師事務所打打工,同時仔細觀察那些律師每天的工作方式,問問自己:你願意像他們那樣工作一輩子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家庭,休假,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如果這一切你都喜歡,那你就應該找時間和這位律師坐下來認真談談,詳細問一下:我要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才能達到你現在的位置? 讓已經過了橋的人來幫你選這座橋,你就會找到合適的大學。
這本書的觀點很新穎,也很實際。
Day4
我問兒子:那你想想,長大了你想當誰?
兒子笑道:這還用想嗎,當你唄。等我長大了,你把你的職位讓給我就好啦。
我知道,兒子小時候常常跟我去公司,他一直認為我上班就是玩電腦。我問他:你知道我的職位是什麼嗎?
他說:IT公司的技術管理人員,對嗎?
還好,他總算答得八九不離十。不管他懂不懂,我把自己對IT行業的理解講給他聽:IT行業非常獨特,它不需要特定的學歷,因為所有的知識更新非常快,想要在IT業不斷發展,就要不斷地學習。一旦停止學習,就不再進步,甚至被淘汰。做個成功的IT技術人員,需要培養幾個素質:
1. Down
to earth attitude- 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
2. Log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 -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自學能力;
這些基本能力掌握了,進入IT業只要努力,就不會太差。本科讀一個好的工學院,不管哪個專業,都有可能學到這些技能。研究生可以讀管理,雖然這不能保證畢業就當管理人員,但能學會站在一個新的高度來看待IT工程,處理問題會更全面更系統。
兒子聽得似懂非懂,我也不指望他全懂,只要願意朝這個方向努力就好。
Day 5
接下來的暑假,我們參觀了幾所實力較強的工學院,不光聽講座看校園,更重要的是拜訪在那裡工作的幾位教授朋友,聽取他們的建議。他們告訴我,一個專業的實力實際上看的是這個專業的師資和他們的研究項目及資金來源,有些學校偏重理論,有些學校偏重應用,你兒子如果將來的目標是去工業界,最好去應用較強的學校。兒子還參加了一個工學院專為高中生辦的夏令營,把那裡的十二個系都了解了一遍,同時也學着作了幾個工程項目,兒子在機器人項目中憑藉編程優勢奪得第一名。夏令營一結束,兒子就告訴我們:我決定了,大學讀計算機,我喜歡,也有能力讀好。
參觀完大學一回到家,兒子就開始算他的成績,告訴我:下學期如果我得全A, 肯定能上這所學校,得一個B還勉強可以,得兩個B就不夠了,我得好好學習了。我和老公聽了偷着樂,這孩子居然知道要好好學習,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Day 6
有了學習的目標,兒子的成績一下子提高了。聽從那幾位教授朋友的建議,我們選擇了應用方面最強的工學院,高中的升學輔導看了兒子的申請材料說:你上這所學校應該沒問題,申請這一所學校就夠了。早點把申請交上去,萬一被拒絕,你再考慮其它學校也來得及。
那年九月底申請材料寄出,感恩節前收到錄取通知,兒子的大學申請過程毫無懸念。兒子上大學了,這一學就是七年,先讀本科,再讀碩士,同時還得到了技術管理的證書,這中間雖然也有溝溝坎坎,但還算順利,對那些專業課程,兒子越讀越喜歡,最後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回家,非要給我講講課,不講憋得難受。七年裡除了學業,對他最有幫助的經歷是整整五個學期的實習,讓他的履歷看上去非常充實,而最讓他開心的則是在法國留學的那個學期,他玩遍了法國及周邊的十幾個國家。他也嘗試着做了一個學期的博士生,最後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很堅決地退出。讀研究生時,他和一個合作夥伴一起辦了個創業公司,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完成了產品設計,那個合作夥伴也上交了專利申請。但兒子對公司的前景毫無信心,只好中途退出。這段經歷讓他明白了,創立一個公司並不難,難的是把公司發展起來。他深知自己的經驗閱歷都不夠,所以決定畢業後找個成功的大公司,腳踏實地從頭做起,待自己真正成熟了再考慮創業。
Day 7
離畢業還有半年,他花了兩個星期飛往幾個西部城市面試,回來就把工作敲定了。美國城市那麼多,他找的工作地點是離我們最遠的那一個。錄用通知拿到手,他猶豫了幾天,公司負責人問,什麼因素讓你猶豫? 他答:離我媽太遠,她可能會難受。
他後來告訴我這話,我大笑:我才不難受,想當初我大學剛畢業就離家,比你現在年齡還小,比你離家還遠得多,還不說走就走了。再說,等我七老八十了,就把家搬到你附近,和你做鄰居。
真的要走了,我還是不放心。這一路可不近,而且兒子安排的路程要經過幾個國家公園,他想順便爬爬山,看看風景。可是可是,萬一路上有點什麼差錯,我到哪找你去? 好說歹說,兒子終於同意讓我上車。
Day 8
這一路可真夠長的,我們每天開八到十小時,路上我們聽了Steve
Jobs的傳記,還有一部叫Blink的書,大部分時候我們一邊趕路一邊安靜地聽書,有時也會討論,偶然會有不同觀點,也有過一次因為觀點不同而辯論,以致忘了聽GPS的指令而錯過了出口。我們也討論了兒子讀書走過的路,他總結說,本科學的都是書本知識,學完可以成為一個技術人員,做人家安排我做的工作。碩士生學的知識是這個領域最前沿的知識,書本上沒有,在公司可以勝任尖端的工作。博士生的工作則是要突破這個前沿,但讀博士要受教授的想法和出經費的機構所限制,我不喜歡這樣的限制,所以決定不再繼續。技術管理學到的東西對我都是基本常識,我自己基本都能悟出來,但不知道這些專有名詞,現在知道怎樣把我的想法表達出來了。所以這七年學沒白上,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走同一條路。
終於到達目的地了,把兒子送到這裡,下面的路要他自己去闖了。我知道,兒子具有年輕人該有的熱情,野心,自信,膚淺,以後他可能會經點風雨,摔幾個跟頭,但我相信,他會朝着自己今後的目標去努力。
Day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