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前两张旧照片的北京故事 近日收拾旧照片,见三十年前的两张照片,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 BCEIA 大型国际会议上拍的。因其中一张中有万维刚跑过第66次马拉松的白熊哥们,体老忍不住絮叨几句。 BCEIA即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第一届于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技委举办。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分析测试领域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 会议由学术报告会和展览会两部分组成,每两年举办一次,讫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在促进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推动我国分析测试科学和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23年的是第二十届了,随着大国的堀起,会议一届比一届高级、眩目。中国大市场,吸引着全世界学者、厂家前赴后继。 上图为2021第十九届BCEIA
但第一届时,中国刚经历十年文革浩劫,百废待兴之八十年代,难免青涩,虽是国际会议,但各分会场几乎都是一个洋人主持,台下全是国人同胞,甚至出些在其它国际会议上堪称奇葩的问题和笑话。 以体老的遭遇作个例子。当年科技界凡事论资排辈,体老一五届生,和地质部、冶金部、中科院、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教授、高工、总工相比,不仅最年轻,而且底牌空白,是取得发言机会的唯一一只菜鸟。 但在临门一脚时,发言始料未及的被掉包了。后由美、德同行相助,不仅被临时安排发了言,还博得满堂掌声;文章被著名杂志光谱化学学报约稿发表。人生軌跡从此开启新篇章。 故事值得强调的是,体老文章遭遇的两个唯一:此届会议所收录的数百篇文章中,体老的文章是唯一一篇被光谱化学学报发表的;体老的发言是所有安排了发言时间的文章中,唯一一篇被临场掉包的。 而这被掉包的,恰恰是当时国际业界认可的。不是说体老多了不起,只是会上所有大佬权威们的文章,涉及的是多年前已常规了的技术,已无研究价值。而体老有创新突破的,是国际上正在探索的技术。 现在想想,仍觉可悲又可笑。揑软柿子,是国人从古到今的辣手好戏,代代相传,青出于兰胜于兰。体老是会上那只唯一没有背景的菜鸟,最软的柿子,不拿你掉包,还能是谁? 没有这次会议,或没有与会洋人,体老这山里土鱉井底蛙,踩死揑死也就罢了,不可能见到彼岸的风光,更不会和外面的世界接上轨,就不会有今天。所以体老忘了自己姓什么都忘不了这次北京会议,会址是北京友谊宾馆。 为报恩,体老响应第五届北京会议召唤,串联欧美同行到北京会议上开分会,会址仍是友谊宾馆,和万维马拉松第一人有了交集。 这世界真不大啊,体老和30年前一起开会的年轻帅哥,各自漂洋过海,兜兜转转,今日又相聚万维。
话回那张有白熊博的老照片。体老在分会上见到的白熊博,不仅帅气,到万维才知道其背景何其优越。北大学士、清华硕士、中国最牛研究所的研究员。 照片中人高马大的洋人,是牛B轰轰的业界头牌,中国同行称其为汞皇帝,他身边是他娇小的夫人。在分会上,体老为他的专题讲座做翻译。当年中国科技界英文报告大多配翻译。记得白熊博对讲座提过问。 对照两天前白熊博文中的照片,体老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不老人。但哥们活得如此精彩,什么机遇都抓住了,妥妥的人生赢家。难怪那么爱唱红歌,唱的是一种心情,一路风光一路歌的美滋滋心态。 看见白熊博一次次马拉松终点的微笑,一篇篇美美博文分享,作为万维一博主,体老为哥们喝彩、骄傲。继续努力,天天向上!体老希望活到读你的第一百个马拉松胜利的博文。 借此说说另一张旧照片的故事。当我带着汞皇帝及夫人到达时,会议主办方立马为我加冕,侍候欧美数十洋人、及他们同行伴侣们的弼马温。报酬是免费和中方代表们同在一大饭堂吃饭,而不是和洋人们在友谊宾馆歺厅付费用歺。 所有开销都由公司报销,体老希罕当弼马温的这点报酬吗?很希罕啊!距第一次会议已近十年,漂洋过海回来,老家不把我当外人,和国内同胞八人一桌,大口吃肉扒饭,感觉䁔暖的! 和同胞们一起吃的饭菜虽是大锅饭菜,怎么的都比洋人歺厅,中不中西不西的好吃。何况汞皇帝夫人对我吐槽,友谊宾馆的东东太贵,一个春倦是西雅图中歺馆的三倍价。友谊宾馆怎么想的,以为洋人都腰缠万貫? 弼马温任务中最苦最累的,是当导游。斜挎一个嗽叭,右手举个会议牌,左手摇一面三角旗。一天下来,声嘶力竭,一身臭汗。游颐和园还行,游故宫可是人挤人,人贴人。 记得有个丹麦的哥们,北欧哪见过这人声鼎沸的阵仗,一路紧隨我左右,生怕落单混入人山人海,那可是泥牛入海。没多久,哥们汗流如雨,气喘吁吁,再走一刻会虚脱。我忙找个有标志处,让他在石阶上坐下,我会回头寻他。 当天参观故宮,母校安特卫普大学校长和汞皇帝等,都邦着我这个山寨导游,把一大巴车的洋人看管好了,没掉一人,没出任何意外。离开故宫前,我没忘那几乎虚脱的丹麦哥们。当他看见我时,那份感动让我动容。 那年月,国人识得洋文的不多。出发前,我把友谊宾馆的名字地址联系电话,都用中英文写在一个小纸片上,以防万一谁落单时求助。 记得途中有几个洋人,心急如焚来到我跟前求助。原来他们是自由行游北京,当天要赶火事时,不知怎么去火車站。宾馆前有的是出租车,但无一人能明白他们要去哪里。我急忙找了一輛出租,送他们去了火車站。 当年能说英文的,被视为人中龙凤。连体老这种糗糗的英语,摇着那导游的三角旗,领着一大队洋人,处处都感受到北京人投来的羡慕的眼光。 故事到此打住,请白熊哥们邦看看那照片,中方除了你,都是哪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