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恩高考的,肯定是77 級/屆
因為新冠疫情,今年的高考延至七月七日。 中國的高考制度,一直遭世人詬病。分數掛帥、一捶定音、死記硬背、搉殘人性、應試教育、禍囯怏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何其慘烈!還不就是早已被批臭了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 但詬病多年,高考制度仍巍然不動,悻悻學子們仍前赴後繼,過獨木橋。為什麼? 因為高考仍是迄今僅有的,相對公平的,促進社會階層縱向流動的,無法替代的,人才選撥舉措;仍是迄今寒門子弟唯一的,改變命運的途徑。雖然隨着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富裕階層傾斜,寒門子弟的路越來越窄,但倘若沒有了高考,寒門子弟唯一的路也就給徹底阻死了。 只憑分數,當然是個問題。加進其它元素,如品學兼優、綜合成績、專業興趣、和潛能等等,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在中國行不得,那能加進多少貓膩?最終是拼爹、拼權勢,斗得你死我活,整得天昏地暗。即便有一部法典護佑,又能怎樣?幾十年的歷史證明,監守自盜,執法者最能犯法。 分數哩,就是個數,1是1,2是2,毫不含糊、乾脆、明了。好比體育競技場上的田徑,成績就是一個數字,讓人心服口服。不像體操,加進評委的主觀喜好,人為的彎彎繞。 高考決定命運,致理名言。本人雖還不到蓋棺之時,年過七旬,此生已可定論。本人的命運是由當年那個全省高考第一名決定的。當年的高考錄取分流,家庭出身是第一考量,本人被分配到沒人自願報考的師範。看上去是家庭出身決定人的命運,但家庭出身決定的命運,只是那彼一時、彼一地。 當年進入大地方名校的幸運兒們的優勢,和小地方師範生的劣勢,在入校後此消彼長,不再是錄取分流時的天差地別。入校後,東西南北中,同一專業用同一教材。我學的無機化學和清華北大學的,都是戴安邦主編的那同一本書。邊遠落後地區,不乏被政治迫害下放的好老師。 文革中畢業的五屆生,名校還是非名校巳無差別,同是臭老九,同被摻砂子入軍墾農場。分配工作時,幾經碾轉,陰差陽錯,高考決定的命運,已說不清,道不明。清華學農機的,分配到邊遠地區的,打鋤頭鐮刀的農具廠,也被官方認為是專業對口。北大畢業的,也有和本人一樣,被整去當小學體育老師的。 離開那彼一時、彼一地,更是天高任烏飛,海闊任魚躍。那個高考第一名,雖然沒有讓我進名校,但那是一個光環,一直罩着我,是本人的另一個ID,影響着我的命、運、緣。人生之路,冥冥之中,就是那麼一環套一環。至今,本人仍對當年的高考充滿感恩。 最感恩高考的,肯定是77屆的,文革廢除高考十年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77屆是高考錄取率最低的一屆,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報考人數573萬,錄取人數27萬,錄取率4.7%。573萬考生,各有各的故事,個個精彩。尤其是那些在上山下鄉艱苦歲月中,還不丟書本,厚積薄發的辛辛學子。 高考無疑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經歷。本人至今喜歡憶高考、談高考、論高考。今天向大家推薦歷屆高考錄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