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黄豆,屁民特想哭。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黄豆生产国,一年能生产1.1亿吨左右。贸易战之前,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约1000万吨美国大豆,每个人头约摊到71公斤。 进口的大豆主要两项用途,榨油和饲料加工(用榨油剩下的豆粕去养猪)。国内自产的大豆只能满足10%需求,用于发豆芽、磨豆腐、煮豆浆、做豆醤。。。。豆真是个国计民生离不开的好东东。屁民这种经过饿肚子年代的人,只要有豆,生活就能过得有滋有味。 三年困难时期,城市人口每月有口粮定量。记得成年女学生每月12公斤,男 生15公斤,机关干部男女都是每月12公斤。因为蛋白质、脂肪极度缺乏,仅靠这点碳水化合物,远远不能满足身体需要。 营养不足,人会浮肿,如果不能消肿,最终将面临死亡。记得屁民那穷地方,除口粮外,每人每月有几两带皮带骨肉,二两菜籽油,紧巴巴,再多一点都没有了。政府能做的就是,配给浮肿职工每人每天二两(100克)黄豆。 为了保证这二两黄豆全部进职工本人口中,而不是家庭其他成员口中,各单位把浮肿职工集中圈养在一起。由专人负责把豆煮烂,加些红糖。由专人分发,看着他们吃进口中,反复交待,慢慢地嚼碎后再吞下。整个过程之严肃认真,堪比科学试验。这二两豆分两餐,起床空腹和睡前吃。除了吃饭,就是卧床,减少消耗。 圈养后,医生每天检查浮肿度。用手握住小腿,姆指在小腿前边按压,以窩的深浅度判断。黄豆真是消肿的灵丹妙药,有人五天后就消肿了,即500克豆救人一命。消肿了的当然就得回家了,不能再吃了。最多能住七天,即每人最多配给700克豆。少数人的浮肿不能全消,但缓过劲来就不会死了。 高二年级时我们班的团支书,家不在本地,只能吃学校食堂。几乎没有食堂的师付不贪污点粮食。支书觉得体力不支时,以强大的意志力加强体育锻炼。不想因此增加了身体透支,锻炼两周后,因缺乏营养肝萎缩去逝。如果能补助他一市斤黄豆,支书就不会死了。 农村社员没有口粮配给,惨状不忍睹。很多地方,人民公社干部为政積,虚报浮咵。连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为讨好ZF,也跟着起哄什么亩产千斤。袁农平的水稻杂交技术直到2019年,才亩产首破千斤。粮食从地里收割后,全数上交都远不及钱学森们吹牛的数。 于是,社员秋收后即走上逃荒路。听县里来的同学说,只见讨饭的人在亍头跌跌撞撞愰悠悠,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人就没了。全国倒下3500万条人命啊!如果当时能有哪怕两万吨黄豆,这3500万条人命就可免死了。我的父老乡亲啊! 出国后,不见洋人吃黄豆。豆制品也是近年才慢慢有人学着吃。本来嘛,那牛排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和黄豆不在一个档次,更香,更耐饿,更能让人长膘、强壮。君不见球场上那些彪悍的洋人,那些什么什么特种部队的美国大兵,他们那样的体能,岂是吃黄豆芽、豆府的亚州人所能及的?牛排和豆付,连屁民都知道要吃牛排。 屁民出国前,真没吃过牛排。即便有那么一块牛肉,也要像韓国人一样,掺一鍋菜,美名曰罗送湯不是?不能大口吃肉的穷地方,才会宝贝黄豆,翻着各种花样吃,越吃越爱吃。有黄豆的日子就不是穷日子。 记得搞四清运动,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寡母带两儿子过日子,大儿子十四五岁,和母亲下地掙工分,十来岁的小儿子上学读书。他们一年能分到一市斤黄豆,做成豆鼓,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一小把豆鼓煮一大鍋青菜,满屋飘香。另一劳动力多的人家,常常会抓一把黄豆先把鍋炒香了,再加一大鍋水煮青菜,供十来个人享用。黄豆就是油。 今见伟大国以万吨为单位进口黄豆,忍不住想起那毛伟人闭关锁国造成的三年困难时期,因不能有一市斤黄豆而死的我班团支书,不能有两吨黄豆而死的3500万同胞,屁民忍不住真的很想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