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闺女学校的家长群,爪哥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老郑就是其中一个。俺俩三观相符,都是古道热心之人。虽然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从未谋过面,却好似一见如故。老郑文笔隽永细腻又朴实无华,很像咱们笑坛的散文大家赢赢。老郑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很像咱们笑坛的二哥。老郑性格直爽,嫉恶如仇,经常在家长群里抨击中美时弊。不过,你懂的,谈政治是让微信群炒翻天闹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没有之一。做为家长群的群主,为了家长群的和谐,也为了家长群不被伟光正河蟹,俺只好强迫老郑"自愿"退群。后来,跟几个核心家长们商量了一下,干脆建立两个新群:一个conservative的笑熬浆糊群,一个liberal的进步家长群。不同观点的家长们可以彼此抱团取暖,从此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家长群从此和谐了。同时也给了老郑一个舞台,可以: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现在,就隆重推出老郑的散文精品:二姨家 作者:郑青建 50 多年前,外婆第一次带我去二姨家。 记得她家台门黑黑的,进去左拐, 就是典雅的庭院。然后是大堂。大堂后面右边有门,有人进进出出,好像是“漏底台门”,大堂左面弯进,是会客间。 二姨眉清目秀,天生丽质。她和外婆一坐下, 仿佛是眉开遇到颜笑,谈天碰上说地,时间睡着了。 我则到园庭,看水缸里的金鱼。又大又飘。特别是那条粉色的,像是穿上了连衣裙,那份优雅,从容,慢慢地走,轻轻地说。我心想,英国女王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 后来最期盼去二姨家的日子,是正月初的“法定聚餐”。只是记挂那特别的汤圆。特别的原因,一是非常好吃,二是只有二颗。三是要等一年。 二姨夫不大见到。他脸长,稍黑。二根眉毛挑起,加上中间皱纹和嘴,正好是个善字。听说他的职业是“打办”, 想象不出他怎么“打人”。 二姨夫专长祖传兰花培育,独创宋梅,远近闻名,上过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北京兰花博览会。 后来二姨家发生过二件大事儿。 一是她家的兰花和大金鱼被偷了。 二姨姨事后轻轻重复了好几遍:“真当只有一细细功夫啊!” 想来这小偷必是内行。一定“沙盘推演”多次。“漏底台门”踩点,反复演练,才能取得“一细细功夫”的成功,为花冒险,也算得上是小偷精品了[Laugh][Laugh] 还有一件事, 是二姨大儿子当上铁路工人。 那年头,当工人已是非常光荣,更何况是铁路工人,让人马上想到《红灯记》李玉和高大形象。不但是杭州铁路局,而且是火车司机。一时间,全市哪个男生不羡慕?倾城哪个女孩不心动? 不过后来想想,当时还是蒸汽机车头, 一开始其实是铲煤工。冬天呼啸的寒风,夏天烤热的火炉。金色光环下,怕是咽下不少苦水。 二年前我们回国相聚,二姨不在了。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听二姨夫说“大呆话”(笑话). 好在祖传兰花技术流传了下来。 故人虽逝, 兰香依存。惠风吹过,笑音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