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自从最近的经济危机以来,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些人是别无选择:因为丢了工作或借不到钱,只能削减开支。有的人是因为对自己的财务前途不看好:不但资产增值的可能很小,而且收入,保险,退休金等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挥发。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节俭作为新的时尚。他们不再以大车,大房的奢侈为荣,而是追求精明,环保的乐趣。因为如此,美国的消费水平在近期一直低迷,倒是储蓄率有了显著的增长,从2007年的百分之二左右急升到今年五月的百分之六。最新的数据(2009年7月)为百分之四点二,而其中还包括了“现金换旧车”计划对消费的刺激。
对于美国亟待恢复的经济衰退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是雪上加霜。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美国的生产能力是足足有余的,经济的瓶颈在于资金的流动和市场的需求。资金流动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政府已经投下巨资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没有市场需求,经济还是不能发展。而消费者捂紧钱包,厂商只能徒呼奈何。
所以说,美国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眼前的“信用减缩”或经济衰退。过去几十年间,美国的消费是大大超过了可持续的水平。关于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国债外流,已经有很多讨论了。我要说的是,那时美国的做法实际上是有理性基础的。在亚洲国家经济急剧膨胀而且储蓄率极高的情况下,必须有人以极低甚至于负值的储蓄率运作,才能维持全球的平衡。而市场的特性决定了:顺应这个经济需要的人将会得利。美国人在国债外流的情况下享受了多年的低物价,低利息的黄金时代,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但是,这种情况是不能持久的。总有一天外来的注资会停止,而且多年积累的债务需要偿还。问题不是美国在借债有利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借债,而是美国是否准备好了还债的那一天。不幸的是,美国人的习惯心态是:不为将来的问题担心。只要低物价,低利息存在一天,民众就敞开花钱,政府也敞开花钱。而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还债”的日子提早到来了。美国人面临这样的情况:自己的消费水平必须与生产水平相符。如果不能为世界贡献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话,就不能享受中国,印度工人的劳动。美国和美国人将如何应对?奥巴马总统多次提到“投资美国”,提升美国在新时代的竞争力。但目前除了在基础设施和干净能源,生物医学等“战略领域”大把投钱(效果尚未可知)外,并没有清楚的远见。而消费低迷的情况对美国的业者和决策者来说既是压力又是机会。一方面,现状不可能维持下去,必须另寻出路。另一方面,提高的储蓄率对个人和对整个经济都是一个缓冲,为我们的对策提供了更大空间。所以,我认为美国这次应该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经济恢复,而是实现一个早就该实行的转型。而消费者的节俭态度,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
对社会来说,节俭的态度不仅是有好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资源受限制的时代。除了最令人瞩目的石油以外,地球上的很多资源也面临耗尽的前景,至少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我们的环境的承受力也接近极限。另一方面,以美国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高速消耗资源来维持目前的生活方式,而且发展中国家正在以这种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目标,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人加入到“高消费”的行列中。这种情况是不能持久的,而在它改变之前,很可能引发大的危机和灾难。而美国有可能在改变这个趋势的努力中发挥关键作用。美国不仅居于资源消耗的世界前列,而且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榜样”,引导着消费潮流。如果“节俭型”的生活方式能在美国取得一席之地,对于全球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贡献。
对个人来说,采纳节俭型生活方式也是有益无害的。其实,一个人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是很有限的。剩下来,人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然而,在资本主义的文化下,这些精神需求往往是以物质的形式来满足。比如我们需要豪华的汽车和住宅,不是因为我们的健康和舒适,而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得到尊敬,才能融入我们所向往的社区。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许多精神需求其实并不是需要昂贵的花费才能满足。例如,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远离污染和省钱,自己种菜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苗圃的生意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又如很多青少年迷上了编织手工。当我们不再紧盯着价格标签的时候,我们会发掘出许多乐趣,而使得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特别是当节俭成了“新潮风气”时,就更是如此。节俭的生活还把我们从“赚钱”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热爱的工作而不是收入最高的。我们可以把业余时间花在家庭生活和追寻梦想上。我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做自己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清贫的生活不是那么可怕。许多原来认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其实不是那么重要。这样我们就有更大的勇气去承担财务风险,比如去创业,去改变生活轨道。
但是不管怎么说,消费低迷对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是个威胁。消费不复苏,GDP就不会回升。回到“转型”的话题,也许我们要改变的,不只是美国的产业结构,而是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体系中,“钱”是衡量一切的“硬通货”。利益,成功,善意,权力等都能用钱来度量。资本主义理念的最终追求就是无限的财富增长,而这意味着生产力和消费力同时的无限增长。当社会的福祉是受限于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这个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到了今天,市场成了主要的限制。所以,一方面资本主义文化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消费,把“能赚会花”作为成功的标志。另一方面,很多已经衣食无忧的人为了追求钱财不惜违背自己的道德良心。Vanguard基金的创始人Bogle写过一本书“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Capitalism” ,列举当今美国金融界和企业管理中的种种弊端,呼吁回归资本主义的真谛。其实,也许“灵魂”实际上在于资本主义之外。资本主义是创造财富的有效制度,但财富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把GDP等同于幸福程度。无论如何,我希望这次的经济危机和由之引起的节俭运动,至少给一部分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附注】不要以为节俭是过气的老人们的想法。年轻人中也有很多以节俭为荣的人。这里是一个颇受欢迎的以节俭为主题的博客:http://baglady.dreamhos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