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歐陽峰的blog
  以文會友,不亦樂乎!
網絡日誌正文
進化論是上帝的剋星嗎?(上) 2012-11-14 18:32:34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牛津大學教授,生物學家。他以介紹進化論的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出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無神論者之一。他2006年的著作《上帝幻像》(The God Delusion)也是一本非常有名的書,曾經持續一年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榜,在世界其他國家也風靡一時。

《上帝幻像》是對所有宗教,特別是主張上帝存在的宗教的全面宣戰。它認為隨着人類的進步,代表真理和理性的科學應該全面戰勝迷信,愚昧和邪惡的宗教。但其中論述主要是針對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不少人批評該書對基督教義進行歪曲和斷章取義,我也有同感。但由於我對基督教不熟悉,這方面無法置評。我只能說,道金斯筆下的基督教,與我所認識的教徒的觀念很不一樣。從更大的層次說,基督教這樣的宗教,其實包含了信仰(faith),社群(community),社會組織(institution)等多個層次。而道金斯的批評往往把其中一個層次的一個現象拿來代表整個宗教。這可能是某些混淆的原因。

道金斯否定上帝存在的主要根據是進化論。他認為進化論可以排除“創世者”,因為生物和人是從簡單到複雜發展起來,而不是誰設計和創造的。除了生物世界外,在物理學層次上也存在着“精緻的設計”:幾個物理基本常數“正巧”達到精緻的平衡,使得原子,分子以至生命成為可能。但這個也不需要用“創始者”來解釋:也許我們會發現更為基本的物理定律來解釋這種“巧合”,也許這是“人擇原理”的結果,也就是說,在無數的宇宙中,只有達到這種“巧合”的個別宇宙才會產生我們這樣能思考的生物,所以這也就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

的確,科學的發展越來越把我們知識的邊界推向宇宙起源和生物起源的早期,而給“創世者”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小了。然而從邏輯上說,進化論在很多時候只是可能的解釋中的一種。與其他一些宣傳進化論的讀物一樣,在《上帝幻像》一書中採用了這樣的邏輯:如果一個特徵給生物帶來了生存優勢,那末根據進化論,這個特徵就一定是由於這個優勢而在自然選擇中保留了下來,儘管沒有這個特定的選擇過程的證據。在我看來,這只能說是“一種解釋”而不是“唯一解釋”。它只能說我們“不需要”創世者,而不能說創世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而且現代的基督教義並非如道金斯所說那樣,只是利用科學知識的“空隙”來支持上帝的存在。在創世者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歸根結底的問題是:科學是否能做到完全自我完備,抑或是不可避免某種“外來”的假設。現在看來,情況是後者。那麼這個“假設”是否給“創世者”留下了空間呢?對此道金斯反問道:難道“上帝”就是最終答案了嗎?我們為何不需要問“誰創造了創世者?”我認為,在教義中,“上帝”與一切其他事物有本質的不同。可以問“誰創造了世界”並不等於可以問“誰創造了上帝。”而道金斯把它們看成是“平權”的,正反映了他用科學觀念審視宗教的思路。

在道金斯看來,進化論不僅把“上帝”趕出了自然界,而且還把宗教也納入了自己的解釋範圍。道金斯提出,他所看來荒謬無比的宗教之所以能在幾千年中世代流傳,是因為人所生來具有的心理特徵。一個是幼年對權威的信賴與接受。這種特徵幫助小孩子很快學會生存技能,但也為宗教提供了對兒童進行洗腦的機會。另一個特徵是人把周圍發生的事都看成有目的有原因的,這種思維傾向來自於早期的生存需要:人需要迅速判斷周圍野獸的意圖,才能及時應對危險。而這種“目的論”的世界觀就為人格化的上帝提供了空間。所以,道金斯總結道,宗教的“存在”並不意味着它是“合理”的。它只是人腦中本來有利於生存的某些特徵“走火”的結果。道金斯的這些有趣的論點聽起來很有道理,人的這些心理特徵也的確存在。但宗教是否真是因此而起呢?沒有直接的事實證據。而且這些討論也有過度簡化之嫌。例如佛教就不靠對孩子洗腦來傳播。

在《自私的基因》中,道金斯還創造了MEME這個詞,也叫“思想病毒”。在《上帝幻想》中他進一步闡述和發揮了這個理論。按他的說法,宗教理念就像病毒一樣能藉助人腦自我複製傳播,並在相互競爭中生存進化。所以,宗教理念的“合理性”在於其自身的競爭優勢,而不是對於“宿主”的好處。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很新穎,但至少也是過於簡化了現實。畢竟宗教所賴以生存的個人和社會並非被動的“宿主”。如果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那就要尊重人的選擇能力和社會進步對思想觀念的影響力。事實上也是如此。如基督教中馬丁路德的改革就與文藝復興的社會運動相輔相成。在不提供事實證據的前提下就把教徒看成是免疫力被摧毀了的“病人”並以此解釋宗教現象,在科學上是一種“偷懶”的做法。這種對進化論的“應用”也是把進化論平庸化:把一個基於實證的科學理論變成了充滿“也許”,“可能”的一個哲學觀。

 

進化論是上帝的剋星嗎?(下)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30187

有關博文:

再談科學的威力與局限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05056

科學與宗教之我見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46780   

瀏覽(2717) (1) 評論(7)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gsm0 留言時間:2013-01-04 09:14:41
這樣的解釋只能忽悠文科同學的吧?知道熱力學的熵增原理麼?世上萬物都是往有序想無序有方向性的‘進化’。而產生一個有序的世界,絕對不會自然,巧合的產生。猴子和人類就是基因有那麼一點點的差別,而這點極其微小的差別,人類致敬無法複製。渾身是窟窿的進化論,連小學生都會質疑幾個為什麼,怎麼老左就是一輩子不厭其煩忽悠別人忽悠自己呢?
請看下面的所謂依據:請問,有何數據支持?有沒有0.0001%的重複性?
任何科學都需要實踐來證實,只有進化論是不需要實踐驗證的真理。你自己真信?
鬼才信。

‘在無數的宇宙中,只有達到這種“巧合”的個別宇宙才會產生我們這樣能思考的生物,所以這也就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
回復 | 0
作者:歐陽峰 留言時間:2012-11-20 19:38:15
皇兄,好久好久沒見了哈,上哪兒玩去啦?

你兒子就沒問他爹是怎麼來的嗎?
回復 | 0
作者:皇城根兒 留言時間:2012-11-19 20:15:30
“誰創造了創世者”?

讀者的兒子也問過同樣的傻的問題。讀者一聽就樂了,順口答道,他爹嘛。那小子一聽也樂了,從此對他爹充滿了崇拜。
回復 | 0
作者:歐陽峰 留言時間:2012-11-15 15:55:07
安博:謝謝來訪!你的“大腦能力”理論倒是挺新奇的。但不知有沒有辦法證明?有人說我們現在才用到了百分之二十的大腦能力呢。

的確,科學在人的知識結構里占據了很大一塊原來是宗教的領地,而且它的占領區每天都在擴大。但是它是否能最終完全涵蓋人的所有知識?還是最終有些知識屬於宗教?這是一個問題。
回復 | 0
作者:歐陽峰 留言時間:2012-11-15 15:51:05
怡然:謝謝你的評論和支持!我想,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對於“存在”這個詞的認識也有了變化。比如多個宇宙理論,我們不能說別的宇宙不“存在”。但如果它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的話,我們也就不可能觀測到它。那麼我們關於現實的理論就沒有它的地位。

上帝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它創造了我們能觀測到的所有世界和其中的規律。一個是它今天還在影響我們的世界(神跡)。關於第一個作用,我覺得科學是無法證明或證偽的。關於第二個,現在還沒有被科學認可的神跡。道金斯認為,現在還有許多傳教的用神跡來吸引教徒。所以如果證明了神跡的虛假就打垮了宗教的基石。但根據我的觀察,神跡並不那麼重要。即使我們不相信神跡,也可以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且上帝對人間事務的影響不一定要違反我們所知的定律。例如,它可以影響人的思維決定。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可以開放探討的問題。
回復 | 0
作者:安博 留言時間:2012-11-15 08:28:58
謝謝歐陽的精彩書評。

關於進化論許多人的理解就是漸變,從長的時間跨度看是這樣,但從每一個物種來看進化是一個一個的突變,象量子一樣,從一個能級(勢阱)到另一能級(勢阱)。

人類產生的時候大腦的能力(capability)遠遠大於身體的需求,而這些多餘的capability正是宗教,神話的源泉。隨着人類的發展,人類活動的信息慢慢填充了大腦的容量,宗教神話等也就慢慢被科學經濟等代替,所以宗教被科學代替是個必然的趨勢。

宗教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是人類最早的系統知識,我理解的科學是宗教的一個分支,它用不斷的試錯法探出了一條正確的路,最終回答了宗教試圖解答的問題。

科學和進化論不是上帝的剋星,它是上帝對人的真實顯現。
回復 | 0
作者:怡然 留言時間:2012-11-15 06:43:25
謝謝歐陽對道金斯這兩部著作的精彩書評與介紹!

科學發展至今,對於上帝是否客觀地"存在"於"自然界",似乎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了。所以宗教存在的合理性,應該只能從人們的心理需求得到解釋。正如你文章中指出的,宗教包括了信仰(faith),社群(community),社會組織(institution)等多個層次的意義。即便說經科學證實,"上帝"並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也不應該以此為由置疑宗教存在的合理性。這只是我自己的一點理解。
讀你的書評受到很多啟發。期待着續集。
回復 | 0
我的名片
歐陽峰
註冊日期: 2007-09-18
訪問總量: 1,799,093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本博客近期內不定期更新
最新發布
· 解碼性別不平等——2023年諾貝爾經
· 給電子運動拍照——2023年諾貝爾物
· 銀行和信息-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
· 一個世紀的糾纏-2022年諾貝爾物
· 大繁至簡:2021年物理諾貝爾
· 從相關性到因果性-2021年諾貝爾
· 機會平等與結果平等
友好鏈接
· 劉以棟:劉以棟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潛伏:潛伏的博客
· 2cents:2cents博客
· 伊萍:伊萍的多彩世界
· 谷語草鳴:谷語草鳴
· Beaubien2010:Beaubien2010的博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老禿:老禿筆侃山
· 水柔石剛:水柔石剛的博客
· 岑嵐:岑嵐的博客
· 楓苑夢客:夢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 寄自美國:寄自美國的博客
· 椰子:椰風陣陣,思緒如河
· 山哥:山哥的文化廣場
· 昭君:昭君的博客
分類目錄
【政治經濟-2020大選】
· 川普走了,常態回來了嗎?
· 拜登真能成為“團結美國”的總統嗎
· 2020,美國保守派選民該挺誰?
· 拜登:生逢其時的平庸候選人
· 對“全民基本收入”的數學分析
【舊貼回顧】
· 銜接量子與經典物理:2012年
· 數字通信介紹(5) 什麼是MIMO?
· “免費”的代價
· 美國的收入差距:社會流動性(完
· 那是誰建的?談談大小政府之爭
· 成功者的心態
· 政經隨想(5)資本主義之後是什
· 亞洲傳統價值在西方:財富還是包
【書山有路-經濟篇(3)】
· 《國家為何失敗》讀後
· 北歐模式與《北歐理論》
· 關於認識論:湧現和貝葉斯法則
· 從《大空頭》看顛覆性創新
· 收入差別,市場經濟與左右之爭
· 保守主義該怎樣幫助窮人?
· 從金融危機看政府的角色(上)
· 資本:貧富差距之源?(下)
· 資本:貧富差距之源?(中)
· 資本:貧富差距之源?(上)
【政治經濟:政經隨感(2)】
· LGBT與“宗教自由案”
· 奧巴馬健保的新考驗
· 美國的言論自由與政治正確
· 美國鐵路面面觀
· 提高執政效率:自適應(下)
· 提高執政效率:自適應(上)
· 誰是樂善好施之人?
· 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圍觀美國打老虎
· 美國教育體系中的“扶貧”措施
【政治經濟-美國華人】
· 華人和黑人:盟友還是對手?
· 亞裔傳統月:關於美國亞裔的幾個
【政治經濟-收入差距】
· 收入差別,市場經濟與左右之爭
· 保守主義該怎樣幫助窮人?
· 美國的收入差距:社會流動性(完
· 美國的收入差距:政府能做什麼?
· 美國收入差距的原因
· 美國的收入差距:誰是最富和最窮
· 美國的收入差距:中產階級與貧窮
· 美國的收入不平等:非主流意見
· 美國收入不平等:引言與現狀
【書山有路-宗教篇】
· 關於道德與宗教問題與網友的討論
· 進化論是上帝的剋星嗎?(下)
· 進化論是上帝的剋星嗎?(上)
【政治經濟-12大選】
· 論保守派該投票克林頓
· 美國大選投票:除了“羅馬”別無選
· 誰動了Medicare的奶酪?(下)
· 誰動了Medicare的奶酪?(上)
· 那是誰建的?談談大小政府之爭
· 正戲開場——簡評美國兩黨全國大會
【書山有路-心理篇(3)】
· 性別差異與神經心理學
· 怎樣對待老與死?(上)
· 思維快慢道(下)
· 思維快慢道(中)
· 思維快慢道(上)
· 如何避免決策誤區(下)
· 如何避免決策誤區(上)
· 溝通技巧:“粘性學”(下)
· 溝通技巧:“粘性學”(上)
· 習慣的力量
【政治經濟:亞裔爬藤(2)】
· 高院判決,平權與亞裔入學
· 控告哈佛歧視案討論小結(轉)
· 反抗種族歧視,何不從幫助亞裔子
· 亞洲傳統價值在西方:財富還是包
【政治經濟:亞裔爬藤(1)】
· 亞裔學子的大學門檻:幾本有關書
· 虎媽貓媽,異途同歸?
· 亞裔學子的大學門檻:統計證據一
· 亞裔學子:大學門檻格外高
【書山有路-心理篇(2)】
· 自律的本能
· 誠信的心理學
· 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
· 怎樣對待老與死?(下)
· “雙管齊下”的變革秘訣
· 實現自我,完成中年轉變 -- 《中
· 成功有秘訣嗎?《超人》讀後
· 驚險小說中的上品 -- 《Ambler W
【政治經濟:政經隨感(1)】
· 簡訊:美國競選經費比往年減少
· 再談科學的威力與局限
· 讀奧巴馬“國情咨文”有感
· 政經隨想(5)資本主義之後是什
· 政經隨想(4):民主與市場經濟
· 政經隨想(3)美國的末日到了嗎
· 政經隨想(2) 美國經濟困境與全
· 政經隨想(1)關於美國國債的幾
【書山有路-經濟篇(2)】
· 大政府,小政府,聰明政府
· 回首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下)
· 回首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 (上)
· 窺視右派的內心:讀《美麗的美國
· 中國起飛的發動機 ——民工
· 介紹Peter Drucker
· 信息時代的新生態 – What Would
· 書評:《討還資本主義的靈魂》
【書山有路-政治篇(2)】
· 一個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反思
· 從金融危機看政府的角色(下)
· 誰是樂善好施之人?
· 關於普世價值的隨想
· 談談美國公知(4/4)
· 談談美國公知(3/4)
· 談談美國公知(2/4)
· 談談美國公知(1/4)
· 第三隻眼看民主與專制
· 賴斯與她的自傳《無上光榮》
【書山有路-傳記篇(2)】
· 格林斯潘《動盪年月:新世界的冒
【學海無涯-數字通信】
· 關於數據權利的隨想
· 數字通信介紹(5) 什麼是MIMO?
· 數字通信介紹(4) OFDM為何如
· 數字通信介紹(3)信道編碼
· 數字通信介紹(2)香農與信息論
· 數字通信介紹(1) 調製
【學海無涯-心理學(2)】
· 心態是衡量快樂的一桿秤
· 千里送鵝毛的心理學
【學海無涯-諾貝爾物理獎(2)】
· 給電子運動拍照——2023年諾貝爾物
· 一個世紀的糾纏-2022年諾貝爾物
· 大繁至簡:2021年物理諾貝爾
· 黑洞的神秘和神奇-2020年物
· 宇宙學中的理論和實驗:2019年諾
· 別開生面的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
· 引力波探測:成就“不可能之任務”
· 量子漩渦的奧妙-2016年物理諾貝
· 神秘的中微子
· 換燈泡,得諾獎
【學海無涯-諾貝爾經濟獎】
· 解碼性別不平等——2023年諾貝爾經
· 銀行和信息-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
· 從相關性到因果性-2021年諾貝爾
· 拍賣中的信息和博弈-2020年
· 隨機對照試驗與扶貧:2019年諾貝
· 充滿“科學元素”的2018年諾貝爾經
· 行為經濟學和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
· 怎樣制定好的合同?2016年諾貝爾
· 大數據經濟學 (2015年諾貝爾經濟
【政治經濟-美國政治(2)】
· 機會平等與結果平等
· 我們的媒體怎麼了?《美國大分裂
· 剖析美國國債難題:讓數字說話
· 大政府能救美國嗎?
【政治經濟-美國教育(2)】
· 美國理科教育(5)教育改革話題
· 美國理科教育 (4) “不讓一個孩
· 美國理科教育(3)成績差距
· 談談美國理科教育(2)教育與國
【政治經濟-美國經濟】
· 關於美國經濟的對話
· 奧巴馬的赤字
【政治經濟-美國貧困】
· 美國的救濟陷阱
· 社會階層分析的標尺:收入還是消
· 美國窮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下
· 美國窮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中
· 美國窮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上
【政治經濟-國際政經】
· 阿富汗天上掉餡餅兒,福兮,禍兮
· 中國的優勢在哪裡?
· 關於美國核武新政策的隨想
· 伊斯蘭與西方文明:衝突還是和解
【政治經濟-隨想雜談】
· 用事實說話:循證決策
· 關於維基解密與媒體的隨想
· 誰打敗了麥卡錫?
【政治經濟-稅法福利】
· 扯扯美國的“稅務局醜聞”
· 關於稅法數據的分析 (評《紐約
· 稅季談稅
· 社會安全保險及其危機
【政治經濟-健保改革(2)】
· “健保法案”為何“好事多磨”?
· 美國醫療保險:既太多又太少
· 健保法案解讀(4)健保改革的目
· 健保法案解讀(3)怎樣從Medicar
· 健保法案解讀(2)“公共選項”與
【政治經濟-健保改革(1)】
· 健保改革法案H.R.3962解析(1)
· 美國醫療服務真是倒數第一嗎?
· 奧巴馬能完成醫療改革大業嗎?
· 舊文重貼:美國政治的下一個熱點
【政治經濟-金融危機(2)】
· 關於做空,賭博與趁火打劫的隨想
· 從高盛的“欺騙”與“趁火打劫”談起
【政治經濟-金融危機(1)】
· 冒險的代價:美國“信貸社危機”回
· 舊貼重放:關於AIG副總裁辭職信
· 舊文重發:“獎金門”爭論中震耳欲
· 華爾街的信用危機
【生活百感-心態心情(2)】
· 人到中年:從耕種到收穫的過渡
【生活百感-子女教育(1)】
· 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
· 談談美國高中課外活動(下)
· 談談美國高中課外活動(上)
· 孩子該讀文科還是理科?
· 中小學數學的存廢之辯
· 虎媽貓媽,異途同歸?
· 從“網上直播”引起的自殺談起
· 育兒漫談:“高指標人”和“多情趣
· 也談大學教育:作為家長的期望和
【生活百感-新大陸點滴】
· 也談一位“海二代”:國防部CIO高
· 從“網上直播”引起的自殺談起
· 民族主義是非談
· 節日食譜:中式烤火雞
· 美國進入“節儉時代”
【生活百感-人際社會】
· 談談《蝸居》中的三個男人
· 關於人際交流的模式: 何時需要較
· 參與公益,從娃娃抓起
· 科學與宗教之我見
【學海無涯-全球變暖(2)】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7)其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6)關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5)全
【學海無涯-全球變暖(1)】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 (4)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 (3)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2)
· 全球變暖的科學根據之檢討(1)
【學海無涯-博弈論】
· 也談博弈
【學海無涯-科學方法】
【學海無涯-科普讀物】
· 無所不在的“網絡”
· 科學的未知與偽科學 -- 《科學的
【書山有路-科普篇(2)】
· 也論科普的風格 – 三本科普書的
· 人腦比電腦到底強在哪裡?
· 無所不在的“網絡”
· 科學的未知與偽科學 -- 《科學的
【歷史縱橫】
· 美國南北戰爭:到底是為了統一還
· 真相,正義與和解:“肯特屠殺”以
· 誰打敗了麥卡錫?
· 西雅圖的“地下城”
【法律觀察】
· 邦聯旗與言論自由
· 美國最高法院關於GPS跟蹤的判決
· 案例分析:“米蘭達警告”與“毒樹
【好文欣賞】
· 好文欣賞:《糖水》
· 轉載mendel文:《從“胎教”開始》
· 甘陽:自由主義:貴族的還是平民
· 【轉貼】朱學勤:金重遠 復旦首
· 好文推薦:村外
· 酒到陳時味方醇
· 轉貼:“專訪袁偉時:不恪守法治
· ZT: 鐵腕戴上絲絨手套
· 血緣(轉帖)
· 秦暉: 全球化的第三種可能
【政治經濟-美國教育(1)】
· 美國理科教育(2)教育與國力(
· 談談美國中小學理科教育(1)關
· 談談美國中小學理科教育(1)關
· 從華府公立學校總監Michelle Rhe
【政治經濟-美國政治(1)】
· 奧巴馬2.0?
· 從華府公立學校總監Michelle Rhe
· 也談工會
· 談談美國的民主制度:“一票定乾
【生活百感-心態心情(1)】
· 放暑假樂!休博到九月。
· 初秋隨想
· 人生如流水,只有變化是永恆
· 人性與理性:你是“99一族”嗎?
· 隨感:後院的野貓
【生活百感-愚人節笑話】
· 禍中禍:日本核電站釋放超級細菌
【學海無涯-心理學(1)】
· 詭異的數字暗示:參照效應
· “誘餌效應”和“心理相對論”
· 從“破釜沉舟”談起
· 千里送鵝毛的心理學
【學海無涯-諾貝爾物理獎(1)】
· 諾貝爾物理獎介紹2007:巨磁阻和
· 閒談CCD
· 閒談光纖
【學海無涯-科技譯文(2)】
· 引力究竟是什麼?
【學海無涯-科技譯文(1)】
· 大腦是怎樣工作的?
· 人類終將訪問火星嗎?
· 戰爭是我們生物本性的歸宿嗎?
· 科學重要嗎?
【書山有路-政治篇(1)】
· 自我推銷的範文- 讀奧巴馬的《大
· 信仰與政治
· 伊斯蘭與西方文明:衝突還是和解
· 《世界是平坦的》書評
【書山有路-心理篇(1)】
· 面對災難,你準備好了嗎?
· 完整大腦與後信息時代 《A Whole
【書山有路-科普篇(1)】
【書山有路-經濟篇(1)】
· 古狗隨想錄(下):一統天下,“
· 古狗隨想錄 (上):“掌控中的混
· 關於做空,賭博與趁火打劫的隨想
· 信息時代的新生態 – What Would
【書山有路-文學篇(1)】
· 一扇管窺當代大學生心靈的窗戶——
· 道可道,非常道 – 讀《遙遠的救
【書山有路-傳記篇(1)】
· 華盛頓政治的一扇窗口:Tenet自
· 《食禱愛》:心靈療傷的良方
· 股神巴菲特的人生 ——《滾雪球》
· 洋“愚公”的故事 – 《Three Cups
【學海無涯】
· 關於數據權利的隨想
· 隨機對照試驗與扶貧:2019年諾貝
· 宇宙學中的理論和實驗:2019年諾
· 充滿“科學元素”的2018年諾貝爾經
· 別開生面的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
· 行為經濟學和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
· 引力波探測:成就“不可能之任務”
· 關於認識論:湧現和貝葉斯法則
· 神秘的中微子
· 大數據經濟學 (2015年諾貝爾經濟
【書山有路】
· 北歐模式與《北歐理論》
· 自律的本能
· 關於認識論:湧現和貝葉斯法則
· 性別差異與神經心理學
· 保守主義該怎樣幫助窮人?
· 誠信的心理學
· 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
· 怎樣對待老與死?(下)
· 怎樣對待老與死?(上)
· 一個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反思
【政治經濟】
· 川普走了,常態回來了嗎?
· 拜登真能成為“團結美國”的總統嗎
· 拜登:生逢其時的平庸候選人
· 我們的媒體怎麼了?《美國大分裂
· 對“全民基本收入”的數學分析
· 楊安澤(Andrew Yang)和《對普
· 論保守派該投票克林頓
· LGBT與“宗教自由案”
· 華人和黑人:盟友還是對手?
· 奧巴馬健保的新考驗
【生活百感】
· 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
· 談談美國高中課外活動(下)
· 談談美國高中課外活動(上)
· 放暑假啦!休博到秋天
· 孩子該讀文科還是理科?
· 休博到明年一月
· 停博一陣
· 也談一位“海二代”:國防部CIO高
· 紀念汶川地震五周年
· 中小學數學的存廢之辯
【朝華午拾】
· 為什麼調製解調器會有不同速度?
· 什麼是網路電話?
· 舊文重貼:談談學習中的思考
· 菜鳥上路——我的第一份工
· 懷念敬愛的黃老師
· 感恩節前話感恩
· 數學競賽與我
· 哲人講座
存檔目錄
2024-02-04 - 2024-02-04
2024-01-06 - 2024-01-06
2023-12-06 - 2023-12-18
2023-11-20 - 2023-11-20
2021-08-24 - 2021-08-24
2021-02-02 - 2021-02-24
2021-01-25 - 2021-01-25
2020-10-05 - 2020-10-20
2020-09-07 - 2020-09-07
2020-08-26 - 2020-08-29
2020-07-15 - 2020-07-15
2020-01-05 - 2020-01-05
2019-11-27 - 2019-11-27
2019-10-20 - 2019-10-26
2019-08-15 - 2019-08-15
2019-07-27 - 2019-07-27
2017-05-06 - 2017-05-06
2017-04-19 - 2017-04-19
2017-03-11 - 2017-03-19
2017-02-06 - 2017-02-06
2016-11-22 - 2016-11-22
2016-10-24 - 2016-10-24
2016-07-11 - 2016-07-11
2016-06-09 - 2016-06-26
2016-04-07 - 2016-04-07
2016-02-03 - 2016-02-23
2016-01-05 - 2016-01-19
2015-12-08 - 2015-12-16
2015-11-03 - 2015-11-12
2015-10-20 - 2015-10-28
2015-09-23 - 2015-09-30
2015-06-04 - 2015-06-04
2015-05-04 - 2015-05-26
2015-04-07 - 2015-04-21
2015-03-03 - 2015-03-30
2015-02-05 - 2015-02-24
2015-01-14 - 2015-01-29
2014-11-06 - 2014-11-24
2014-10-01 - 2014-10-28
2014-09-08 - 2014-09-24
2013-12-04 - 2013-12-11
2013-11-06 - 2013-11-27
2013-10-02 - 2013-10-30
2013-09-04 - 2013-09-24
2013-06-03 - 2013-06-03
2013-05-01 - 2013-05-29
2013-04-02 - 2013-04-24
2013-03-06 - 2013-03-27
2013-02-05 - 2013-02-28
2013-01-03 - 2013-01-30
2012-11-14 - 2012-11-28
2012-10-02 - 2012-10-31
2012-09-04 - 2012-09-26
2012-08-14 - 2012-08-30
2012-05-02 - 2012-05-02
2012-04-09 - 2012-04-17
2012-03-13 - 2012-03-28
2012-02-07 - 2012-02-29
2012-01-03 - 2012-01-31
2011-12-07 - 2011-12-2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4 - 2011-10-11
2011-09-05 - 2011-09-27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5 - 2011-07-27
2011-06-21 - 2011-06-28
2011-04-01 - 2011-04-07
2011-03-09 - 2011-03-23
2011-02-07 - 2011-02-28
2011-01-03 - 2011-01-31
2010-12-03 - 2010-12-14
2010-11-10 - 2010-11-23
2010-10-01 - 2010-10-30
2010-09-01 - 2010-09-29
2010-07-02 - 2010-07-02
2010-06-01 - 2010-06-29
2010-05-07 - 2010-05-26
2010-04-01 - 2010-04-29
2010-03-03 - 2010-03-29
2010-02-04 - 2010-02-27
2010-01-09 - 2010-01-31
2009-12-03 - 2009-12-19
2009-11-01 - 2009-11-28
2009-10-04 - 2009-10-31
2009-09-01 - 2009-09-30
2009-08-29 - 2009-08-31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