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一直是家長們的熱門話題,也每每引起激烈的爭論。最近,萬維網上又爆發了一場這樣的爭論。(見http://blog.creaders.net/Icerain/user_blog_diary.php?did=46040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46104)博主昭君並貼出了時東陸教授的文章《大學教育的目的》(原載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5)。下面,我也談談自己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看法。 時教授的文章對大學教育中的幾對矛盾講得相當透徹。最基本的是人文和專業的關係。人文是指人的基本素質和道德,而專業是指某一方面的,可以用於工作的專門知識。不同的大學,對這兩者有不同的側重。但實際上這也是統一的。專業給了一個人服務社會的能力,而通過這種能力,他的人文素質才能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專業教育使得學生接觸研究方法,科學態度,探索和創造精神等,也給塑造人文素質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其次,是大學與社會的關係。大學對社會的貢獻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幫助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培養人才(包括精英人才和一般人才)是大學貢獻的途徑之一。另一個途徑,就是產生新的思想和建立新的學派。而後者也是一流大學區別於普通大學的重要標誌。因為大學擔負着開風氣之先的角色,它必須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在內部維護學術自由,不受政治和商業的干擾。但另一方面大學又依賴於社會的資源而生存,不可能不顧及到社會的需求和觀念。而大學自身的傳統和理念在這個平衡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一流大學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建成。 以上都是些關於“大學應該是什麼”的學術討論。對於我們家長,如何幫助子女選擇學校和專業呢?我想提出以下幾條,同大家商討。(以下局限於討論美國的大學。) 1. 大學固然有好差之分,但精確到個位數的排名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同一檔次中各個大學的特點。比如: a. 主動性強,自己的追求已經清楚的學生適宜於到規模較大的大學(如州立大學),因為那裡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去爭取。相反,比較被動,隨大流的學生在規模較小的學校(如私立大學)能受到更多的關注而不至於被淹沒。 b. 對於主修科學的學生,其第二興趣是文科還是工程?要知道名牌大學中,有的文,理科較強,有的理,工科較強。而三者都強的就很少。這一條對選擇學校會很有幫助。 c. 對已經明確專業的,可以選擇對自己最合適的培養計劃而不必過多考慮學校整體的名聲。專業不明確的,可以選擇名聲較好的學校,那裡任何專業都不會差到哪裡。 2. 學費不是投資,而是消費。不要把它與未來的收入掛鈎。就像花錢讓孩子學鋼琴,學跳舞不會直接幫助他們賺錢一樣,花錢送他們上好學校,以後的收入增加也不是主要的得益。主要得益甚至也不是我們常說的社交網絡,而是眼界。與第一流的教授和學生相處過後,對社會,對別人和對自己的看法都會不同。 3. 專業選擇不是押寶。不同的專業,未來的工作機會和收入水平都會不同。但這些都會變的。在全球化方興未艾的今天,要預見未來一生的最佳職業選擇是幾乎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任何待遇優厚的工作,如果自己不喜歡,仍然是不值得。所以發展和尊重自己的熱情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走出校園後變換了專業和職業軌道。而如果在自己熱愛的方向得到良好的訓練,那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 4. 關於教育對人生的作用,也要看具體情況。在美國,成功的道路有多種多樣。很多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成為非常成功的商人,政客等。但這不等於教育沒有價值。應該看到,那些“自學成才”的人,他們的童年和家庭有着我們華人家庭所沒有的見識,經驗和關係。我們可以讀讀“股神“巴菲特的傳記《滾雪球》。他的家庭並不顯赫,他在童年也不是一個天才。但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可能做他做過的那些事。作為新移民,我們對這個社會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於自己個人的經驗。我們所熟悉的成功之路就是讀好書,靠技術吃飯。而我們在讀書方面的確比大多數本地父母強,而且也更願意在這方面幫助我們的孩子。那麼,我們的孩子靠教育來得到優勢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我們希望孩子不受我們的局限,走出新的路子。但我們能給他們提供的起點,往往還是指向廣義的學術領域。這是沒有辦法的,也不必要刻意去改變。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有最好的人生。但我們同時又是人,我們的認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常常陷入這樣的焦慮:我們的決定或指導是不是最佳的?我們有沒有因為自己的失誤而耽誤了孩子?我想,這也是在教育理念上常常引起激辯的原因:每個人都害怕自己的理念被證明是錯的,因為那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誤導。其實,這種焦慮是不必要的。各種教育理念下都有成功和失敗的例子。而每個家庭也有更適合自己條件的理念和做法。我們都希望孩子健康,強壯,美麗,聰明。。。但事實上孩子是繼承了我們的基因,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同樣,我們的性格,學識和經歷也幫助和限制着孩子的成長。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是完美全能的。所以這些討論,不是分出是非,而只是取長補短,相互切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