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人到中年:从耕种到收获的过渡 |
| 我们这些如今四,五十岁的人,从小就习惯于“发愤努力”。“学海无涯苦作舟”。靠着“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我们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又挤出了国门,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异国拿到硕士博士,扬名立万。也是靠着不断的奋斗,终于在这篇新大陆立住脚跟。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对我们来说都是汗水和心血换来的。
然而人到中年,这套奋斗换成果的实践却遇到了新问题。这不仅因为随着地位的变化,很多事情更依赖于机遇,环境和资源,更重要的是,随着各人走出自己的路,我们不再有升学,升级,涨工资那样的明显目标。不管自己如何努力,过去几年似乎处境没有多大变化,而放眼将来,似乎直到退休的路也能看到头了。这种时候,常常就会扪心自问: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下半辈子该如何渡过?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年危机”吧。
其实这个“危机”不是失,而是得。我们的上半生,基本是按照社会公认的要求走过来的:做一个好学生,好职工,好父母,好配偶,等等。人到中年,我们挣来了自己的一片天,在满足公认要求以外,还有了自己追求,发挥的空间。就像一只离开笼子的鸟儿,在展翅飞翔以前,先要四处望望,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所以,在我们为下半生的目标而困扰时,让我们先庆祝一下新得到的自由吧!
我的中年危机发生在几年前。受周围朋友的影响和鼓动。我也开始对“海归”创业蠢蠢欲动。但到“临门一脚”的时刻,我却总是下不了决心。后来慢慢想通了:创业并不适合我。当然我在金钱和权力的吸引力面前也不能免俗。但它们对我的意义毕竟没有如此之大,以至于我愿意承担象创业那样的努力和风险去换取。而我其实更看重的,是工作中的智力激荡和自由,也渴望有工作之外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最终选择了一个适合我的工作,与“创业梦”告别,开始了生活中新的一章。从这段经历,我悟到一个道理:自己的价值观,才是人生的最终指南。能相对不受外界的左右而追寻自己的价值,是下半生幸福的基础。
人总是要有追求,要有目标,否则生活就会空虚无意义。这是我们从小就学到的道理。可是,不是所有目标都能实现的。人到中年,也是必须放弃一些梦想的时候。失望,遗憾永远是人生情感的一部分。但是,不完美的人生不等于失败。一个人从青年而上,就是理想和现实不断接近的过程。既要创造现实来实现理想,也要调整理想来适应现实。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能有健康,幸福的心态。当然,现在离生命终点还远,还是需要有超越现实的目标。但是和年轻时不同,现在的目标是建筑在对自己价值观和能力更透彻的了解基础上。所以实现目标的过程也会给我们更多的享受与满足。年轻时的浪漫和执着,要让位给现在的智慧和务实。
我参加过一个老人的聚会。那里的来宾,一生经历各不相同。有的是公司高管,有的是将军,也有普通职员。年轻时,很难想象这些人会聚到一起。但是现在,每个人的身份都一样:退休老人。大家谈旅游,谈园艺,谈子女,谈健康,根本没有尊卑的区别。的确,进入老年,最重要的财富就是朋友和健康。这也是我们今天就该做好准备的。多锻炼,广交友,就是为自己未来的打工。过去的奋斗和成就有没有用?当然有。它造就了我们丰富的人生。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以各种形式把我们的经验与社会和后人分享。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年又是一个承先启后,为前半生作总结,为后半生做准备的阶段。
中年时期还有一项重要功课,就是审视自己的信仰。我们是在无神论环境中长大的,以后忙于生活,很可能也没有真正认真考虑过生命的终极意义,人生的主宰和归宿这些“虚无”的问题。如今生活压力小了,又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再一次审视信仰的问题。我认为,信仰是很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基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感悟。我只想说,如果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或者总是“现在太忙,以后再说”,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应该提上日程了。
我们年轻时常说自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如此说来,现在就是正午的太阳,正在热力最旺的时分。不过,把一生比作日升日落,虽然不失贴切,却总有些无奈的味道。我觉得,不如用一年来比一生。年轻时相当于春天的播种耕耘。那时的辛劳是为了将来的回报。同时,春天也是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时光。而人到中年,就好像到了收获的季节。不管年成好坏,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总是有着无可替代的满足。收获的时光是庆祝的时光。让我们以健康,欢乐的心境迈入中年,继续以自己的经验和技能造福社会,造福后代,也为自己的天地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首发于2008年4月】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