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才是长寿的硬指标! 对照一下,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Original 关注→ 健康时报 2025年02月05日 05:05 长寿是从古到今无数人追求的目标。其实,长寿并非无迹可寻,而是与一系列“硬指标”紧密相关。10个长寿的指标和特征,对照一下便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真实状况! ![1738813975301252.png 1.png](/upfile/image/20250205/1738813975301252.png)
1. 严格控血压 2020年,发表在《心脏病学纪要》(JAMA Car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压可让高血压患者寿命延长,而且越早控制血压,寿命越长。 研究显示,相比于把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没有糖尿病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从50岁开始把血压控制到120毫米汞柱以下,可延长2.9年的预期寿命,即使到了80岁再严格控制血压,也能延长0.8年的预期寿命。 2. 早点控血脂 2020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年轻高血脂,伤身一辈子!年轻时血脂就高的人,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远远升高;另外,哪怕在血脂得到控制后,也仍有影响。 ![1738814042369888.png 2.png](/upfile/image/20250205/1738814042369888.png)
这项时间跨度长达35年的研究表明:中老年阶段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18~30岁之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密切相关;这个时期的LDL-C水平越高,中老年时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 更严重的是,如果18~30岁之间LDL-C水平升高,等到30岁之后哪怕你把LDL-C水平控制得很标准,还是逆转不了对血管的损害。 3. 控制好血糖 2024年,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一项涉及13.5万国人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与预期寿命缩短有明显关系,如果40岁有糖尿病,可能会短寿4.2年!③ 分析显示,6年随访期间,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全因风险分别增加61%和8%,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59%和10%。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40岁时糖尿病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缩短了4.2年。 研究指出,心血管死亡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约占40%或更多)。 4. 控制好尿酸 体检显示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标准值,听说尿酸高会导致痛风,但自己从来不痛,那是不是就没事了?错!研究发现,尿酸过高会显著降低人的寿命。 2020年《欧洲内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方面,与血清尿酸水平在357~416微摩尔/升的人相比,血清尿酸水平高于535微摩尔/升的人平均寿命要少11.7年。女性方面,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即高于416微摩尔/升,则平均寿命缩短将近6年。④ 尿酸正常值男女有别,如果成年男性<420微摩尔/升、女性<360微摩尔/升,那么更有助于长寿。 5. 保持好心率 2024年,《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静息心率的增加都与寿命的减少存在明显关系。其中,5年内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死亡风险增加20%。静息心率较慢的人,则更为长寿。 研究在统计中发现:静息心率超过90次/分的参与者,平均寿命为70岁,而静息心率低于60的参与者,其平均寿命则高达79.3岁。两者之间相当于9年的平均寿命差异! ![1738814098824955.png 3.png](/upfile/image/20250205/1738814098824955.png)
1. 腰——腰细肚子小 俗话说:腰围越长,寿命越短。2018年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吕筠、田园等研究人员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涉41万人的研究分析发现,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⑥ 腰围标准: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2. 脚——走路速度快 2022年发表在《通讯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走路快、步速快的人不仅可能更长寿,而且在生物年龄上,比走路慢、步速慢的人更年轻!⑦ 研究显示,步行速度与反映身体衰老的指标“白细胞端粒长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身体年龄越大的人,细胞的端粒长度就会越短。而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白细胞端粒长度”明显更长,意味着具有更大的长寿可能。 走路慢的人和走路快的人之间的“白细胞端粒长度”差异相当于16岁的年龄。这相当于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要年轻16岁! ![1738814149631454.png 4.png](/upfile/image/20250205/1738814149631454.png)
3. 腿——大腿腿围粗 如果腰围和颈围较大,这可能预示着多种健康风险。然而,大腿较粗的人可能更健康。 2021年,一项发表在《临床实践中的营养》的研究发现,大腿围最粗的人(腿围>56.7厘米)相较于大腿围最细的人(腿围<48.1厘米)来说,染色体的端粒更长,那么人就会更长寿。研究还发现,大腿粗的人群,全因死亡率比大腿细的人低了43%。 也就意味着,大腿越粗的人,全因死亡率越低,长寿的可能性就越大。 4. 心——心肺功能好 人们往往忽视心肺功能对健康的重要性。如果心肺功能不佳,身体在运动或日常活动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常常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稍微快走一会儿就感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长期的心肺功能低下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 202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对超过75万人的分析研究发现,心肺功能不佳,比任何传统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都危险。研究发现,心肺功能最好的男士和女士,比心肺功能最差者分别多活6年和6.7年。 5. 牙——牙齿数量多 寿命长不长,或许牙齿先知道。研究发现,寿命的长短与牙齿健康有直接关系,牙齿脱落过多会导致寿命缩短。 2024年,发表在《柳叶刀-老龄健康》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中,牙齿数量越少,死亡风险越高。 数据显示,与剩余≥28颗牙的人相比,剩余20~27颗牙的人死亡风险升高14%;剩余10~19颗牙的人死亡风险升高36%;剩余1~9颗牙的人死亡风险升高54%;剩余0颗牙的人死亡风险升高63%。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