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常常听到技术人才短缺的说法呢?我们可以归结出几个原因。 首先,科技工作的机会越来越不具吸引力。这表现在工资(扣除通胀后)在过去十五年中基本没有增加【注7】,由于全球化和外包而造成工作稳定和晋升机会的巨大不确定性,博士生和博士后越来越沦为便宜劳动力而未来的机会渺茫【注8】等。因此,虽然年轻人中有志学习理科的还是很多,但在每个学习,工作阶段都有大量人才转向其他领域。研究发现,虽然理科职业的人才供应在过去三十年中基本不变,但其中的优秀人才离开科学工程行业的比例在过去十年 显著增加。有关数据分析表明,学生们不是因为缺乏训练或能力而离开科学工程行业,而更可能是其他行业更具吸引力【注9】。 说到工资对人才供给的影响,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注12】。美国的石油工业在过去二十年中成长很慢,所以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减少了85%,而研究生大多数是外国学生。现在因为种种因素对人才的需求变强了,石油工业就把新手的工资在过去四五年中提高了30%到60%。这个提高虽然比其他领域快,却也不是天文数字。但是这样的结果是:过去五年中石油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一倍。而新生数量增加了五倍多。可见,市场对于人才的吸引或排斥对于学生选择专业是很强大的信号。 其次,雇主们越来越注重理科以外的“软能力”,如沟通技巧,跨部门和跨国界的协调能力等。而目前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可能有所不足【注9】。而且由于全球化,雇佣关系远不如以前稳定,雇主也越来越不愿意投资于训练员工。他们希望找到技能正好适应其要求的新员工。而这一点无疑是很困难的。 另一个原因,是全球化和外包造成了美国企业研发系统的解体【注10】。高科技企业的通常做法是把“低端”的编程,实施,测试等工作放到国外去,把高端的研究和发明工作留在国内。但是问题是,刚毕业的技术人才只能胜任“低端”的工作。他们找不到工作,也就不会变成“高端”人才,因此企业也招不到他们需要的人。(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无助于美国保住高科技工作机会。从低端到高端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门槛。其他国家继续鲸吞“高端”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如果把科技人才的培养看成一个流水线的话,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环。上面的讨论表明,如果这个流水线有问题的话,问题也不在中小学或大学。加大对学校的投资以期生产更多的理科毕业生,只会进一步扭曲市场,反而把最优秀的学生排挤出去。 当然,靠市场来引导学生就业存在着“周期效应”,如空间竞赛引起的“全民学科学”造成了七十年代的科技人才过剩。人为地提高科技人才的供应会造成工作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而更降低青少年学习科技的动力,反而在长远范围造成人才不足。由于市场的滞后效应,政府的引导和政策倾斜也是必要的。但是这个行为应该建立在对人才供求关系的精确了解上。而目前这方面的资讯看来还不足(由于全球化,各国的政策会相互影响,所以精确地预计未来是很困难的)。也许政府最应该做的,是及时把市场需求反映给学校和学生。现在学生选课时,其实对劳力市场的了解相当少,而且资讯来源主要是零碎的,如来自父母,老师,朋友等。这就更加剧了滞后效应。 我认为理科工作市场条件不好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科技本身的价值已经时过境迁,不再是“王冠上的明珠了”。这一点我在以前评论“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时已经讨论过。( 《世界是平坦的》书评 )我在那里列举了两个原因:一是而目前情况下科技行业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做不出产品,而是做出的产品对客户有多少价值。所以决定科研方向的“舵手”级人才,才是有价值的。而这样的人不是靠常规教育培养出来的。第二,信息时代科技知识扩散的速度非常快,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也有欠缺。所以首创者的额外利润相当有限。 三年前,有人提出了“后科学社会”的概念,很发人深思【注11】。作者的观点是:美国在科学研究上的优势正在失去。这不是因为美国退步了,而是因为其他很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有条件开展第一流的科学研究了。而他们在人口和成本上的优势是美国无法匹敌的。所以,就像我们从农业,工业社会进入科技社会一样,我们也将进入后科技社会。这不等于我们不需要产生和使用科技知识,就像我们仍然需要钢铁和粮食一样。但是在价值链中最好的地位不是产生科技知识,而是利用和整合科技知识来设计,创造和想象出最能造福于人类的产品。 其实在美国,这样的转变早已开始。上个世纪末,美国最成功的公司是英特尔,杜邦,GE等。它们的强点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深入了解,拥有一些别人不可及的“核心技术“。而今天,美国最成功的公司是古狗,Dell,eBay,FedEx,Wal-Mart等。它们并没有多少核心技术,也没有很大的研发投资(除了古狗以外)。而他们的强点是整合已有的技术,开发出独创性的产品或运作方法。美国最赚钱的产品是信息系统,多媒体,电子商务,搜寻引擎等。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物理器件和复杂的算法和程序。但是真正的附加价值在顶端:设计和实现受市场欢迎的应用。而要占据这个地位,企业将把科技知识当成原材料一样对待,自己产生或从外部取得都可以。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人性,而在创造力方面居于前列。 为了支持这个转型,国家的科研体制也需要改变。在科学社会时代,国家的科研经费主要是给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它们承担着产生科研成果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责任。在后科学时代,科研仍然是需要的。但科研的方式更加是“网络”型的,由各种类型的机构合作完成。政府的资助也应该促进这种合作,鼓励新思想的碰撞和综合。美国也会更加依赖于其他国家的科研成果(就像我们今天依赖于进口的原料和工业品一样)。所以,如何影响和引导其他国家的科研活动来适合美国的需要,也是一个新课题。在教育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放型思维能力,以及他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交流技能。政府对于这种传统科研以外的创造活动也应该象以前对科研一样给予政策,税务,协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 “后科学社会”目前还是个很初步的概念,而且也没有受到很大重视。但是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思路。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国面临国际竞争有好几次了。一开始,美国总是试图在受威胁领域加大投资,夺回优势。但最终,都是把那些领域拱手让人,而在别处开出一条生路。这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也许才是美国的真正优势所在。当然,现在美国面临的竞争不是一个具体的工业或技术领域,而是整个以科研创造价值的模式。那么现在应该是“夺回失土”还是“另辟蹊径”?这个讨论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当然,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了。 有关文章: 美国理科教育(2)教育与国力(上)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77617 谈谈美国中小学理科教育(1)关于国际测验成绩 (上)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76474 谈谈美国中小学理科教育(1)关于国际测验成绩(下)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76997 《世界是平坦的》书评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46602 完整大脑与后信息时代 《A Whole New Mind》读后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56604 古狗随想录 (上):“掌控中的混乱”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68508 古狗随想录(下):一统天下,“不作恶”与公信力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68925 【7】 Science and Techology Salaries: Trends and Details Report No. 5 (2006), https://www.cpst.org/STEM/STEM5_Report.pdf 【8】 B. L. Benderly, “The Real Science Gap”, Miller-McCune (2010), http://www.miller-mccune.com/science/the-real-science-gap-16191/ 【9】 B. L. Lowell, H. Salzman, H. Bernstein, E. Henderson, “Steady as She Goes? Three Generations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ipelin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 2009, http://policy.rutgers.edu/faculty/salzman/steadyasshegoes.pdf 【10】 P. J. Kostek, Prepared Statement at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Hearing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R&D and Innovation for Americ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orkforce, November 6, 2007, http://democrats.science.house.gov/Media/File/Commdocs/hearings/2007/tech/06nov/kostek_testimony.pdf 【11】 CHRISTOPHER T. HILL, “The Post-Scientific Society”,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ll 2007,http://www.issues.org/24.1/c_hill.html# 【12】 H. Salzman and L. Lowell, “Making the Grade”, Nature vol. 453 (2008), 28-30, doi:10.1038/453028a,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3/n7191/full/453028a.html
文章评论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1-01-25 11:45:41
多思:你说的很对。在现代企业中,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文科教育的价值。记得读到过,美国的某个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多数是英文或艺术专业出来的。这个问题在“A Whole New Mind”这本书中讲得不错。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意图通过经常的考试来促进学校改进。但副作用之一就是考试之外的科目如音乐,艺术等越来越不受重视。这对培养21世纪的人才是不智的。 谢谢评论!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1-01-25 11:31:48
昭君:我很同意,“全脑型”人才应该是最有前途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两个社会问题。第一,不管怎样教育(至少是基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学知识),“全脑型”的人总归是少数。如果在美国除了“后科学”,“全脑型”以外的工作都没有竞争力,那国家如何生存?是否能依靠财富的再次分配来养活所有人群,以便产生下一代的“全脑型”人才?第二,这种“后科学”开创性的工作风险很大,超过了个人的承受力。那么政府是否应该提供某种“安全网”给创业失败的人,使得人们有更大动力去承担风险?这都是社会学的问题了,与你说到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的角色很有关系。希望听到你的专家见解。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1-01-25 06:29:44
非常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果把科技人才的培养看成一个流水线的话,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环”。在我看来,学生入学时选择何种专业常常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本身的爱好、家长的启发和朋友的介绍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是社会的供需。哪个职位需求量大、工资高、福利好,去学这一专业的人数也就比较多。但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周末在家观赏上海东方卫视的一档专题节目,名字叫《头脑风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1OTUyNjky.html 其中对大陆与台湾商家的学业背景进行了比较,有一种现象很有意思。大陆好多公司企业的领导人都是读经济管理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都是学管理)。而台湾很多年轻的公司企业领导人却是读文科的,比如外语、文学、艺术或历史。因为台湾的商家认为,一旦生意做大了,更重要的是去了解社会,与人沟通等等,而不是仅仅管理自家企业。这种现象是否也属于“后科学社会”呢?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24 19:30:57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恐怕的确是过去了,这不也是“全新大脑”一书中所反复强调的观点吗?全球化时代,左右脑并用的“全脑型”人才应该是最“吃香”的吧。 也非常赞同作者的这段话: “我觉得美欧亚三足鼎立就对了。这不是美国的没落,而是世界发展的正常现象。问题是中国的发展中积累了太多的不平衡,如超高的生产力,对环境的欠账等。美国也有相应的不平衡,如外债,财政赤字等。总有一天会有全球重新平衡的过程。希望这个过程不要带来太大的负面冲击”。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1-01-24 18:22:17
山哥:我觉得美欧亚三足鼎立就对了。这不是美国的没落,而是世界发展的正常现象。问题是中国的发展中积累了太多的不平衡,如超高的生产力,对环境的欠账等。美国也有相应的不平衡,如外债,财政赤字等。总有一天会有全球重新平衡的过程。希望这个过程不要带来太大的负面冲击。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1-01-24 18:16:31
莺歌燕语:谢谢支持!你说的很对。即使在科研上,争取资源的能力也非常重要。这固然因为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研界人才过剩,僧多粥少的局面。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11-01-24 18:08:11
欧阳峰:“后科技时代”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虽然有点过早了一些,但美欧亚三足鼎立的时代的确已经来临了。。。
作者:莺歌燕语
留言时间:2011-01-24 17:56:27
再顶欧阳好文。 不管社会是不是进入“后科学社会”,但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我们很多的理念都需改变,特别是老中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其实,即使是当今的科学领域,能成大牌的就已经不一定是在科学上最大牌的人了,但一定是会“混”的人,能找钱,能找合作对象,能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