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熟悉马克•吐温小说里 “漆栅栏”的故事:汤姆•沙耶受罚油漆栅栏。他却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告诉小伙伴们“这是一个特权,不是人人可做的”。最后,小伙伴们争着送他礼物,换取帮他油漆栅栏的“特权”。
我还有个故事:有一帮孩子老在一家人屋前玩闹,主人不胜其烦,却无计可施。后来经高人指点,主人对孩子们说:“从明天起你们要天天来玩,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孩子们开始时不敢置信,但主人却遵守诺言,每天付钱。过了一个星期,主人说:“我现在手头紧张,只能给五毛了。”又过两天,更减到了两毛。孩子们气坏了:为了两毛钱来一趟,太不值了。于是,他们再也不来这里玩闹了。
上面这两个故事一正一反,说明了心态的重要:不同的心态,可以把漆栅栏的苦差变成要用礼物来换的“乐趣”,也可以把玩闹的乐趣变成给钱才肯做的“苦差”。苦乐之别,在乎于一念也。
这个现象不只是传说和故事,而是经过实验证明的。例如,研究者让受试者听一段诗朗诵,然后提出两个问题:是否愿意付钱来听同样的朗诵?是否愿意听同样的朗诵而接受金钱报酬?一半受试者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另一半回答第二个问题。经过这个“暗示”后,他们宣布,过几天就有个免费的诗朗诵,问受试者是否愿意去听。
实验的结果是:虽然很少有人愿意付钱来听,但回答“是否愿意付錢”这个问题的受试者中,却有更大比例愿意参加免费的诗朗诵。显然,提出“付钱”这个问题,就使得受试者把诗朗诵看成了一种享受。而那些被问到“报酬”的,却把它看成是苦差了。而且,即使当受试者看到全部的两个问题,而且知道自己要回答问题的是随机选的,这个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受试者得到了同样的信息(实验程序)和完整的信息(都通过试听知道朗诵的质量)。但是 “回答问题”这个行动,却还是影响了他们的心态。
另一个实验也反映了人的心态是多么容易受影响。受试者被要求做20个拼词成句的练习,其中10个句子含有暗示。对一组,暗示的是“金钱”,而另一组暗示的是“社会活动”。然后,受试者作出一些关于财务的决定。结果表明,如此轻微的暗示可以明显改变受试者的态度。
我们通常把人看成“理性动物”,认为人的态度和选择是(至少应该是)客观现实和客观利益的反映。这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看法。客观现实是如此复杂,我们只能看一个侧面,而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而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就是“心态”了。有不同的心态,就会把同一件事看成“享乐”或是“苦恼”。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生活就会多些“乐趣”,少些“苦恼”。
有段时间,我工作的公司业绩不好,随时可能裁员。所以很多同事整天愁眉苦脸,提心吊胆,做事唯恐出错或得罪老板。但是有位同事却不同。虽然他的经济情况与别人相若,但他自信能降低生活标准渡过难关,也自信凭他的能力能找到新的工作。所以他情绪开朗,也能坚持原则和尊严。这样不但他自己过得快乐,而且业绩也好,赢得大家尊敬,反而成为最“安全”的雇员。可见,心态的作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影响人们心态的,常常是金钱。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路过的行人帮忙搬家具。如果提出付些小钱,愿意帮忙的人反而比不给钱时少。原来,人们心里有两套参照系:社交和市场。在社交参照系里,“助人为乐”是普遍的行为模式。而在市场参照系里,人们对自己劳动的价值有个估量,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觉得吃亏了。如果提出给钱(甚至只要提到“钱”),就会转变人们内心的参照系,而改变人的心态。当然我们的本职工作都是有金钱报酬的。但是我们是把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和金钱联系起来(如职位稳定,升迁机会,包装简历等)呢,还是在工作行为中得到社交上的满足(作出贡献,帮助团队,赢得尊敬等)?这个选择,也许就决定了我们的心态和快乐的程度。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迷失的可能。比如,把社会公认的目标(权力,名声,财富等)看得太重。尽管知道自己内心并不喜欢,但如果触手可及,还是不舍得放弃,以至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又如,过于害怕损失。对于已有的东西不肯放弃,而影响了争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所以,建立好心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关注。心态是有生命的。需要营养和维护,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的忙碌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上面那个同事的例子还表明,好心态也需要物质基础的。在不得温饱的时候,是谈不上舍弃钱财追求社交满足的。这个物质基础一方面来自我们的能力和奋斗,一方面也来自我们对自己生活优先配置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降低对于绝对财富水平的要求。人到中年以后,我们在事业上,财力上都有了一定基础,建立“好心态”的空间就更大了。但是,更大选择空间也就要求更高的智慧,否则更容易迷失。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认识自己,注重心理健康,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相关文章:
诡异的数字暗示:参照效应
“诱饵效应”和“心理相对论”
从“破釜沉舟”谈起
千里送鹅毛的心理学
文章评论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9 09:06:55
山雪:谢谢来访!你说的一点不错,心态好的人会善待别人,而这也会帮助造成别人的好心态。所以阳光,积极的人,往往会成为一个群体的“引力中心”。我们万维博客群中就有这样的人。这是我们大家的福气。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9 09:03:18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9 09:01:27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9 08:59:59
多思:你说得对:“境由心造”突然想起“相由心生”的确是对立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的确很难用几句话说明,甚至一本书也很难说透。以前老毛的“实践论”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讲得挺透,但那主要是讲知识方面的。至于感觉情绪方面,那可就复杂得多了。这里谈的,最多也是一孔之见吧。
作者:山雪
留言时间:2010-09-17 22:26:40
给自己一个好的心态是善待自己的开始,当然也会‘顺便’善待别人。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0-09-17 21:12:45
看了您的文章想起了《the art of happiness》那本书,说是快乐的心态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后去再读读。谢谢好文。
作者:梦华园
留言时间:2010-09-17 15:59:15
一个字:顶。 万物皆源于心。缘起于心,缘亦终于心。善由心生,恶起于心。魔由心生,佛亦由心生。 心态决定一切。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9-17 10:29:23
从昭君写的“境由心造”突然想起“相由心生”。假如将这两个词汇联在一起,是否就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主客观的相互关系?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7 09:49:01
昭君:你说的“境由心造”是对我文章的重要补充。心态不是被动的,而是对客观情形有影响的。比如,有些人总是假定别人是善意,友好的。而他们因此作出的善意友好的反应,也的确换来了别人的正面回应,从而更证实了他们的假定。这些人,就被称作“阳光性格”。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7 09:44:10
怡然:对,获得好心态不是容易的事。正像你说的,这个与人生态度和人生观很有关系。但研究表明,这里面也可能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不管怎样,了解了心态的重要性,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吧。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7 09:40:08
多思:非常感谢你的重要补充。的确,我过于强调了主观视角,而对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没有注意到。你说的非常对。主观和客观的平衡,才能带来心态的平衡。 谢谢!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09-17 08:57:59
说“心态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似乎有些唯心主义的味道,但事实上,一个人的心态和立场,的确很能影响他/她的行为和生活的状态,而这些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很可能又会反过来更加印证起先的观点和立场,这就是所谓的“self fulfilling prophecy”。所以“境由心造”,从一定程度来说的确是存在的。
作者:怡然
留言时间:2010-09-17 07:04:58
写得好!心态的确能决定人们对于快乐的感受,所以人群中才会有乐观与悲观之区分。如你所说,积极乐观的心态于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但是,如何获得好心态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有人对于权利,地位等等社会属性的东西看得很重,而这是由其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改变得了的。可见,要获得好心态,有些时候真的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呢。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9-17 06:18:32
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我常常听人说起“心态好坏决定一切”、“要放平心态”、“要放正心态”等等。说明心态是否好、是否健康、是否正确,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你的文章里讲述了影响或决定人们心态的各种因素。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心态”不是孤立的,不是单纯指这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是表现了这个人对客观的认识状况。总之,心态是一种主客观的相互关系。无论是主观要求超越了客观许可,还是主观意愿落后于客观现实,都反映出主观与客观不平衡,这就容易导致心态的失衡。 就拿开博来说吧,我一直很欣赏你在Beaubien2010的博文《参与就是胜利》底下的那段留言---想通过开博“取悦所有人是不可能的。先决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去找能认同你的人吧。”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就能比较淡泊、坦然地看待一切了。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6 17:51:14
The story about paying people to move the furniture was told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orm vs. market norm.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9-16 17:45:36
Thanks. I think there are many names for the same or similar observations. One other name might be coherent arbitrariness. Psychologies love to come up with new names but the observable facts in psychology might be limited...
作者:潜伏
留言时间:2010-09-16 17:36:19
It is called reference utility or preference, I 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