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次火星记者到地球采访,隐身跟踪政界商界要人和其他收入最高的人等,看他们整天在做什么。最后他得出结论:地球上最重要的工作是说话! 这虽然是笑话,但也反映了现实。的确在今天的社会中,沟通能力是职场利器。能说会道,魅力四射的人每每如虎添翼,而内向,沉默寡言往往就被视为 “被动”,“不合群”,“缺乏领导能力”而被挤入“慢车道”。我们亚裔在讨论子女教育时,也每每把培养“外向”性格作为重要的目标。 今年推出的“反潮流”新书《安静》(“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by Susan Cain)引起了广泛注意。这本书挑战了我们社会和文化对于内向的看法,也为内向性格的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内向不是“腼腆”那样缺乏自信,而是偏好安静,独处的环境。《安静》书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测验表(附在本文末),指出了内向者的行为特征。 即使在崇尚外向的当今社会中,内向性格也不一定是成功的负面因素。在需要分析,思考的职业中,内向的人更容易集中思想进行长时间的冥想和探索。他们较少人云亦云,而每每做出独立性更高的发明创造。许多科学家都有内向的性格;爱因斯坦就是个极其内向的人。作为领导者,内向者以其低调,平实的作风容易得到信赖。而且他们对下属干涉较少,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卢瑟福总统和甘地就是著名的内向型领导者。在人际关系上,内向者也不是如通常认为的那样孤僻,不善交际。在群体活动中,他们也许不是主角而更愿意旁观。但是在个别交往中,他们却是很好的谈话者。内向并非“病态心理”,反而在维持心理健康上有独特的优势。内向者不需要从外部刺激中获取“能量”,而可以从自身的心灵活动中得到满足。《安静》的作者说:人们常常嘲笑“蜗牛型”的独处者,要他们“走出壳外”。其实,随时能回到自己“壳里”,又何尝不是好事呢?所以内向不是需要改正的缺点。内向者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 内向很大程度上是生来就有的性格。孪生子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更有研究表明,内向者从婴儿期开始就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正是这种高敏感度,使得这些人长大后有躲避刺激,偏好独处的倾向。而把内向性格与对刺激的敏感联系起来,也就是本书的理论基础。 由于其敏感,内向者往往更善于对事物细节进行观察。例如在人际关系中,内向者对于各人的性格,行为和互动会有较深的了解,而产生过于复杂的应对策略。这反而使他们在社交上显得木讷,被动。社交行为是“内向”最重要的反映。但内向者躲避刺激的倾向不只限于社交行为。 内向性格是天生的,但并非不能改变。后天训练能克服内向者对于人际交往的不适甚至恐惧。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恐怕要数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卡内基原来是个沉默胆小的孩子。但他立志要成为一个演说家。他刻苦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并通过推销员的工作锻炼自己。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演讲和人际关系导师。 “卡内基学院”训练出了成千上万带着永恒微笑,善于交友,富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大大推动了美国崇尚“外向”性格的文化潮流。这种训练实际上是用大脑中的理性压制了感性的“内向”倾向。这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奏效。但当遇到巨大压力或意外情况时,人的生存本能使得感性决定更为优先,所以内向的“本性”就又显现出来了。 虽然内向是人性多样化的一部分而且有其重要的长处,但当今的西方社会文化还是强烈地崇尚外向,歧视内向。不仅人们把外向与“领袖”,“成功”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从学校到工作环境也越来越鼓励“团队”努力,而看轻个人化的工作。例如有些公司取消了单人或双人的办公室,代之以集体办公大厅,以期促进员工交流。这些措施对于外向的人的确有用,但却使得内向者不能很好发挥。这种偏向不仅有碍公平,也使得整体业绩受损。而且过多的“团队”互动也推进了“群体意识”,也就是最能说会道,最有魅力的人左右了大家的思想。这对发挥创造性,形成正确决定是不利的。当然,企业领袖中也有很多内向者。最有名的当数盖兹和巴菲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人都是自己创业做大的。要是他们需要在现有的大公司里谋提升的话,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尊重内向者的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是组织和企业管理的一个常被忽视的课题。 《安静》这本书不仅为内向者“正名”,也为他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自处之道。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工作适合于内向者,主要是比较独立,自由的职业,如写作,科研等。当然职业的选择并不取决于性格这一个因素。很可能性格内向的人却选择了需要外向的工作。这时候,除了通过积极训练增强自己人际交往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外,也要正视自己摆脱外部刺激,独处沉思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安排机会满足自己这些需求来“充电”。这样工作起来也会更加有效。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与外向的人相处,特别是在亲密的关系中。内向者往往倾向于避免冲突,寻求讨论与和解。但外向者却往往把一定程度的冲突看成是亲密的表现,而把内向者在面对冲突时的躲避退让看成是冷淡。这时,相互了解对方性格特征就很重要了。特别是,不要把内向者的避让当成软弱,因为这会导致最后失去控制的冲突爆发。而内向者也要清楚表明自己的底线,并尽量习惯适当的冲突。 《安静》的作者凯恩的自身经历就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凯恩从小生活在一个内向安静的家庭,自己也是内向性格。但不服输的她选择了一个需要外向的职业:律师。虽然她的善体人意带来了一些职场优势,但她仍然对这个职业不满,而转到了更自由,独处时间更多的写作。她把写作与重新认识自己结合起来,完成了“内向者的宣言”《安静》。这本书得到了从专业(今日心理学),科普(科学美国人)到大众媒体(纽约时报,公共广播等)的重视,凯恩也成为了热门演讲人。但是她坦承,自己依然惧怕每次演讲任务。然而,她并不是懦弱被动的人。网上搜寻一下就可以看出,她为自己和为《安静》所做的营销活动是相当有声有色的。凯恩的经历证明,一个内向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不必背离自己的本性。 对于内向性格的认识,对咱们亚裔来说特别重要。也许因为亚裔文化对内向的相对肯定,亚裔人群中具有内向性格的人更多。事实上,“内向”是亚裔人群(包括其子女)的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部分。《安静》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是要接受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教育周围人正确认识内向的价值,而不把内向看成是领导才能的对立面。这也是“社会多样化”努力的一部分。而对于具有内向性格的孩子,除了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外,也要留给他们冥想,独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去学习知识。虽然表面上他们可能显得木讷,不够聪明,但他们也许可以得到更深刻,更独到的理解。 《安静》这本书以内向,外向为框架讨论了许多性格和行为问题。在心理学上,内向与外向只是描写复杂的心理特征的很多维度之一。所以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是相同的。例如,常用的一个心理测量方法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其中包括四对指标,内向外向只是其中一对。而且,内向与外向是一个连续谱,人与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一个人本身也可能同时具有内向与外向的资质,而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也许是为了行文方便,《安静》中很多描写过于简单化,绝对化了。这是读者们需要小心的地方。 《安静》这本书及其所得到的重视,可以说是首次把内向者推到了台前。让内向者以及整个世界认识到这种性格的存在与价值,会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有关文章: 亚洲传统价值在西方:财富还是包袱?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89505 附:判断性格的简单测试(选自《安静》) 在下列陈述中,你同意的越多,你的性格就越偏向于内向。 与团体活动相比,我更喜欢个别交往。我更喜欢书面表达而不是口头表达。我享受独处。我比周围人更少关心财富,名声和社会地位。我不喜欢客套话,但享受深入讨论。人们说我是个好听众。我不是冒险者。我喜欢专心,没有干扰的工作。我喜欢与很少几个亲友一起渡过生日。人们说我安静,温和。我希望在工作完成后再告诉别人。我不喜欢冲突。我独自工作时效率最高。我喜欢先想好了再开口。我虽然出去游玩时很高兴,但之后还是觉得累。我常常让电话直接转到应答机。在周末,我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排得太满。我不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我很容易集中精力。在课堂上,我更喜欢听讲而不是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