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7 8年3月,文革后首批经高考选拔录取的一群学子,从工厂、农村(极少数从学校)汇聚在这个九朝古都的一所大学。第一个月是集体军训,排方队,走正步,政治学习,歌咏比赛。晚上每十人一组,席地而卧。那时的条件艰苦,或许是学校要磨炼学生的意志,每人在水泥地板上铺一条草席,上面铺上褥子被子,便是睡床。白天折腾一天,晚上十个人挤在一间小屋,汗臭味,鞋臭味,脚臭味交织弥漫。尽管如此,大多数同学都能倒头即睡,甘之若饴。
从上海来的丁志伟,中等个头,偏瘦,带副浅棕色边框的近视镜,配上他那白皙的面庞,显得温文儒雅,脱俗不凡。他说话语调不高,话也不多,但语辞精辟,条理清楚。睡在他旁边的是荆林泉,嘉兴人,热情豪放,能吃能睡,且鼾声震天。丁志伟常常被荆林泉的鼾声搅得夜不能寐,碰碰他的头,踢踢他的脚,荆林泉也就是翻个身,接着就又鼾声大作。
有天早上,荆林泉发现他的铺上有一张纸条,上面是一首诗:
林泉贤弟虽不肥,
鼾声却似旱天雷。
可怜同榻失眠者,
翻来复去多少回!
我们都知道这是谁写的。后来丁志伟中途退学,回到上海,在电视台工作。
伍加,2008-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