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血色-小说甄嬛传简评
终于读完了七本《后宫甄嬛传》,翻过最后一页,缓缓地合上书,眼里仿佛看见在皇宫的金碧辉煌中,纷繁地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凄美而娇艳,地上是一地的血……
很多年没有读过中文的长篇小说了,记得还是二十多年前曾经着迷过金庸的武侠。这些年更喜欢阅读纪实类的书籍和人物传记,偶尔阅读的小说都是英文小说。最近无意中看见了这套《后宫甄嬛传》,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口气把七本全读了,掩卷之余,不胜唏嘘。
《后宫甄嬛传》讲的是一位叫做甄嬛的少女入宫以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后宫争宠的故事。但实际上,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说,这是一部关于情的书。女主人公甄嬛的愿望本来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可惜在皇宫里,这是最难达到的愿望。甄嬛从开始的不愿入宫,不愿侍寝,到后来与皇帝美丽邂逅,一见衷情,再到对皇帝心冷失望,而与皇帝的弟弟玄清相识相恋,情节大起大落,结局令人扼腕。甄嬛最后成功了,她踩着一地的鲜血,爬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太后宝座,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至爱。
这部书关于情的描述是最感染人,最成功之处,书里关于皇宫里的情爱描写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皇宫繁华似锦,却不能有真情,连皇帝也不例外。故事中每一位追求真情并专情的人的命运都很悲惨,比如皇帝玄凌之于纯元皇后,皇后和华妃对于皇帝,敢爱敢恨的眉莊对于太医温实初,温实初对于甄嬛,甄嬛的同父异母妹妹浣碧和驯兽女叶澜依对六王爷玄清。最精心动魄的是甄嬛与六王爷玄清的悲欢离合,绝美而惨烈,是全书最能抓住读者的看点。情爱是一张网,网上悬挂着无数看不见的尖刀,故事里的人都被网得头破血流。
故事当然是虚拟的,虚拟的朝代大周(影射大清),虚拟的人物故事。书里描绘的历史和宫廷生活细节究竟有多少经得住推敲,我很怀疑,但没有关系,这些细节不损伤故事的表现力。小说在情节上设计得很好,高潮迭起,悬念百出,能紧紧抓住读者,极有可读性,我能感觉到小说的情节设计和情感描写有金庸武侠小说的痕迹。这部书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原作情节的成功必定是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情节的复杂,才会被有些人误读成诲淫诲盗一类的书,因为书中宣扬了后宫争宠。
此书写作的特点是典型的女性文字,看得出来作者受红楼梦影响颇深,文字,对话口气都有红楼梦的影子,场景的华丽更是红楼再现,极尽奢华。作者的古典诗词素养极好,整本书有着浓厚的古典风格,文字华美,描写精湛,诗意千千。作者艺术品位极高,体现在对衣饰的描写,对景物的描述,以及对于人物的勾勒,读来十分享受。当然,仔细阅读,还是能发现不少地方运用了现代的网语文字,虽然给这部书增加了亲和力,却也在古典的文字氛围里制造了小小的不和谐。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未必正确。
这是一部女人写的,也主要给女人读的书,无疑地塑造了女人心目中的理想男子。男主角玄清几乎注入了中国女人对男人的所有幻想:品性,才气,财富,身世,外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最重要的是生死不渝的专情。说实话,这样的男人只会在故事里出现,但无妨,文学可以超尘出世,想象永远是最美妙的。
据说这部《后宫甄嬛传》被改编成电视剧后收视率极高。好评之外,也招来不少骂声,说是人心不古,居然皇宫争宠这样的主题都会受到大众的欢迎追捧。但我要说一句,就原作来看,让我着迷的是关于情的描写,争宠是故事的表面,真正感人的内在故事是人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帝王家族真情缺乏的揭示与同情。
不足之处,或许是作者历史方面不足,或许是因为本来只是网络连载文字,故事里直接拉用了不少的历史和野史,比如甄嬛出家修行(个人认为是败笔),又比如皇帝的母亲与摄政王有染又害死了摄政王等等。虽然《后宫甄嬛传》是虚拟的故事,朝代和故事都可以任意编造,用多了这种广为人知的历史传说会减少作品的新意和精致,使其略显粗糙。此外书中还有不少细节值得商榷,比如在描写胡蕴蓉之死时,书中的中医师用了过敏的概念,要知道中医里并没有过敏一说,这样的处理与古代故事的氛围似乎不太相符。不过,对于一位八零后的年轻作者,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已经很令人赞叹了。
更多书评:
林肯的婚姻(上)
你知道你的性格类型吗(上)?
天才作家克莱顿和他的未完之作《MIC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