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扑朔迷离的王立军事件 |
| 【社会观察(17)】 扑朔迷离的王立军事件 伍加,2012年2月11日,周六 最近发生的王立军事件已经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各种报道和推测林林总总,有些传闻互相矛盾,让人如坠五里云中,摸不着头脑。粗粗地浏览了一些新闻之后,我认为这个事件中的最关键的地点是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最关键的情节是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又出来,最令人困惑的问题是:王立军为什么要去领事馆?在那里都干了什么?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揭开王立军事件内幕的核心。归纳起来,到目前为止,网上存在如下五种说法: - 投敌叛国,寻求庇护。当年方励之就这么干过,最后成功移民美国。但是王立军是作为重庆市副市长身份与美国领事馆事先预约、最后自行离开领事馆的,怎么会是去寻求政治庇护?有人说美国接受方励之而拒绝了王立军,是因为一文一武,性质不同,这种解释有些牵强附会,没有说服力。
- 扩大影响,逃亡自保。王立军从公安局长的位置上下来,去做管理文教的副市长,据说他的手下被抓,似乎是要先“清君侧”,然后对王下手。不管背后要下手的是薄,还是另有高人,王进入美领事馆就把问题国际化,使得要整王的人投鼠忌器。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无法解释几十辆装甲车包围领事馆的后续事件。美国领事馆不会因为中国武警的包围而退缩;王既然投敌在先,已是不赦之罪,再自行走出岂不是自取灭亡?
- 孤身虎胆,追捕藏独。驻在成都的美国领事馆是藏独的总后台,最近藏独要闹大事,核心要犯躲入美领事馆。王立军自恃武功高强,又有“中美反恐联合会西南地区中 方负责人”的头衔,牛气哄哄地进去与美国领事交涉,并和馆内美国海军陆战队直接动手。这种说法也不可靠,因为王立军如果以“中美反恐联合会西南地区中方负责人”的身份与美国领事馆交涉,必须事先通过北京国安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王立军是以副市长的身份预约领事会谈的。
- 紧张压抑,精神分裂。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也许他的身体精神状况已经不适合担任公安局长,之后才会出现不可思议的举动。如果真是要出卖情报,居然还要预约、跑到敌对国领事馆里去卖情报,只有傻瓜精神病才会干这种事。
- 欲擒故纵,误中圈套。有人把王立军比作《水浒》中的林冲,他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性耿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不仅如此,朝权奸臣高俅为了让儿子免官司,就设计陷害,使其误带宝刀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
王立军事件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爆炸,它所产生的冲击波持续震荡,烟雾弥漫,让人们无法立刻看到爆炸中心的破坏效果。不管它的最终内幕如何,这个事件将对中国政治、社会生态的变化和重组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人们也看到,政治斗争绝不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争吵谩骂,透过现象看透了本质时会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有人不无幽默地说: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你以为这句话就是说着玩玩地? 政治权术深似海,升斗小民看热闹。美国之音把王立军事件总结为:“全民狂欢看马戏”。美国人利明彰(Bill Bishop)还通过自己的中文微博,发表了一个有关王立军寻求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庇护的笑话: “住蜀米国外交官给白宫打了紧急电话,问事情该如何处理。奥巴马问这个人是做什么的,外交官说‘专门打黑的’。奥巴马回答说‘靠,把他轰出去!’” 根据重庆当地人的看法,王立军在重庆是颇有口碑的,他的铁腕打黑除恶使得重庆治安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王立军全票当选为重庆副市长也说明了问题,民众对他的工作是肯定的。就说警务改革,让坐办公室的领导干部到街上巡逻,街上设置警察平台,任何一个地点出现状况,警察都可在三分钟之内到达,这样做方便了群众,可苦了警官们,难怪有人怨声载道。王立军是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兼职教授和兼职博士生导师,还是美国李昌钰法庭科学(法医)研究所特聘专家、教授。不管你头上有多少光环,不管你胸前佩戴多少功勋奖章,你断了贪官的后路,你毁了黑道的财源,就如同刨了人家的祖坟。如果打黑反腐之后就要出事,这说明正不压邪,人们对这样的社会必然彻底失望。因此,政府因该及时公布王立军事件的有关真相,消除人们的疑虑。 伍加,2012年2月11日,周六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