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告别的夹边沟 - 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http://blog.creaders.net/hupanwenhuo/user_blog_diary.php?did=73111
《夹边沟》,甘肃酒泉境内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一个昔日的劳改农场,如今已默默无闻,不为人知。但是,五十多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场人间惨剧,使它注定不能被历史、更不能被世人所遗忘。这一段黑暗的历史悲剧,是所有中国人,尤其是60后中国人,都需要知道的。
今天浏览互联网看到中国导演王兵的《夹边沟》电影被列入“惊喜电影” (film sorpresa),而后入围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报告(但是此影片没有获奖)。《夹边沟》改编自中国作家杨显惠作品《夹边沟纪事》(又称《告别夹边沟》),是一本非常沉重,痛苦的纪实体历史小说。王兵之所以拍摄这部电影,是因为他希望中国人能够正视历史并借其为鉴。王兵本人自幼丧父,看杨显惠《夹边沟纪事》后,才知道父亲死于夹边沟,尸骨无存,这也可能是他拍摄该片的动机。
“在夹边沟,很多时候,正面对抗意味着灭亡,而顺从也意味着死亡。除了运用小智慧苟活,那么剩下的就是逃亡。无数的人没到最后,思想就彻底崩溃了,有人自弃,有人则做了帮凶。”(《夹边沟记事》书评)。对夹边沟这种悲剧,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不曾受迫害的中国人对无辜受害者,或对因所谓思想“不正确”而遭受迫害的同胞会持有漠不关心(或视若无睹,甚至落井下石)的态度。我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对持有异见的同胞能有这么大的仇恨。(比如,这仇恨在中文网络不时看得到。)按理,这些同胞应该有持异见和表达异见的权利。有学者认为,因为在中国历史的诸多黑暗章节里,权力对平民的压迫的正常化,让人们的感觉和理性麻木了;有人认为经过无数天灾人祸和政治动乱,那个时刻的中国社会已经丧失了传统道德和良知准绳,也有人说在一个“不断革命”的环境里,暴民心理取代了独立思考,于是“担心,恐惧和不安”(借网友天婴博文里一句话)占据了人们的心理真空。也有人说,在专权体制的信息控制下,人们无法获知这些制度化暴行的真相;也许,也许,也许,。。。
是否真的如此,这问题我现在还想不通,也许,有一天,历史学者和社会学学者对中国历史的许许多多黑暗的时刻能找到我们平常人能够理解的答案。
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 (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 曾经说,“那些遗忘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 from "Life of Reason I"。 ) 忘记历史,必定重复历史。
夹边沟劳改营已不在,但其他许许多多无数劳改营今天仍然存留。不久以前我读了来自澳洲的对杨显惠旅澳的报告,因为很多网友对这个中国的“古拉格群岛”也许不太熟悉,并且这报告里(很幸亏)没有杨先生书中描述的极其沉重又难以承受,惨绝人寰的细节,所以把文章贴出,也算是对中国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往事”一个小小的介绍吧。
无法告别的夹边沟 (ZT)
作者:【悉尼】刘放
甘肃夹边沟劳改农场是中国的《古拉格群岛》(1) 。那是一片不毛之地,位于西北荒漠,气候恶劣,山穷地瘦,交通闭塞。1959年前后,数千名“右派分子”被送到这里劳动改造,最后大部分悲惨地饥饿折磨而死。书中所写全是真人真事,以小说形式出版是为了避免被禁(最后还是变相查禁了)。
有个朋友买了一本英文版的《告别夹边沟》,原想给自己的孩子读读,让他们了解一下历史。但他翻了翻,还是将书藏起来了――他不想让孩子们的精神心灵受到伤害。这些澳洲出生长大的孩子纯洁而善良,读这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心灵摧残。
饥饿而死是一种漫长的痛苦过程,它对人的肉体、心灵是极其残忍的折磨,摧毁的是人的理性、道德、人伦、良知和尊严,然后才是生命的死亡。书中的描述并非所有读者都能承受得了,包括有些成年读者。我自己也是几番掩卷,不忍卒读。例如书中写到,那些仍活着的“囚犯”们偷偷挖出尸体吃死人的肉;有些人则将别人拉稀拉出来的“食物”洗洗后吃掉……这些情节都挑战人的阅读感官极限。
但这是中国真实的历史,于我们是无法回避的。2005年,杨显惠夫妇来澳洲旅游,文学界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悉尼作家、艺术家们几乎无一缺席。他也在我家吃了个午饭,当谈到夹边沟,他的眼圈就红了,声音哽咽,难于自制。他本人不是右派,家人也没有受到过牵连。他耗了五年时间,翻查了大量数据,足迹遍及西北及大江南北,自费跟踪寻找幸存者,掌握了大量史实,终于写就此书。写书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倍受精神痛苦和煎熬。这就是有良知的作家。
杨显惠先生随身带了一些《告别夹边沟》的书来澳洲,有部分人买到了。有个中国大陆来的华人买到此书,全家人读后嚎啕大哭。因为他们的爷爷当年就是在甘肃夹边沟农场失踪的。看了书,终于知道了真相,知道爷爷就是饿死在那里了。当年家人也不敢前去寻找,连收尸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在事后被告知人已失踪了。
他们的爷爷是地质学方面的权威,从国外回来报效祖国。原在国民党政府任职,国民党溃退时,坚持留下来建设新中国。1957年打成右派,1959年送到夹边沟劳改农场,从此音讯全无。但他们万没有想到爷爷会死得如此悲惨。隐隐约约,他们能“认”出书中写到的他们的爷爷。事实上在夹边沟每个人的死因都大同小异,都是因饥饿而毙命,惨状不同罢了。
他们的家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就先将信息在电话上通知那些亲人。电话那头,听到消息的人就都哭了。因为只买到一本书,就用特快的邮寄方式,先将书寄到美国,美国的亲人读过后,再寄到加拿大,又再寄到日本……就这样,一本书传遍了半个地球。
四十年前的历史是那样遥远,夹边沟又是如此偏僻。近年也有些人专程到夹边沟寻踪,唯见茫茫荒原,这个劳改农场已撤销了。荒草沙丘中,犹能看到些断壁残墙,那是当年的右派们修建的“干打垒”房子遗迹。数千人的遗骸已无迹可寻,尖啸的戈壁厉风如数千个冤魂在悲呜。
这样的历史,我们无须去掩盖,也永远无法遗忘。在幸存者心中,在死难者后代的心中,在一切良知者的心中,这是永永远远的伤痛。也因为有了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我们心中也就永远无法告别这段历史。记住夹边沟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
最近,又一位作者魏光邺花了整整五年功夫,遍访幸存者近百人,记录史料数十万字,编撰成一本纪实作品集《命运的祭坛》(作家出版社2008年出版),揭露出又一个夹边沟--云南省元谋县的新民农场。数千个右派分子在这里被迫害而死,惨状尤甚夹边沟。
这样的“夹边沟”在东北黑龙江也有。类似的夹边沟究竟有多少?相信有许多已彻底湮没,被人们遗忘了。
注意:我知道对这话题网友们会有非常强烈的意见,但是评论时请用绝对文明的语言,谢谢!
(1) 注: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忍尼辛作品《古拉格群岛》,详细地阐述了他在古拉格中的一个苏联惩戒营的服刑过程。《古拉格》是苏联时代最恐怖的集中营。广义地说,《古拉格》形容前苏联“专制压迫性政府系统”的代名词,它包括了前苏联秘密警察机构对基层民众毫不留情的隔离,审查,逮捕,流放,强制劳动,并最终导致了大量前苏联公民的非正常死亡的流水线性程序。 1934年至1940年六年间古拉格集中营内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是同期前苏联死亡人数的4至6倍,根据解密的档案,1930年至1953年古拉格内死亡人数的报数估计为176万人。其中二分之一死于1941年至1943年。(百度百科)
夹边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古拉格》。
《夹边沟记事》- 纪实体小说
作者:杨显惠
电子版网上可以下载
英文版:Woman from Shanghai: Tales of Survival from a Chinese Labor Camp
Author: Xianhui Yang
Hardcover: 320 pages
Publisher: Pantheon (August 4, 2009)
ISBN-10: 0307377687
ISBN-13: 978-0307377685
相关链接:
玫瑰,玫瑰,我爱你 - 记作曲家陈歌辛
电影《最后的舞者》(Mao's Last Dancer)(户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