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2cents博客
  As I See It
网络日志正文
说高等院校太“亚裔化”是否种族偏见? 2010-11-16 10:49:58
 

说高等院校太亚裔化是否种族偏见?

 

 - 写给多伦多星报和麦考林杂志的公开信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按: 英语“Too Asian”,可翻译为“太亚裔”或“太亚洲”。本文原先用“亚洲化”的中译,但从多伦多星报和麦考林杂志文章的上下文看,作者的本意显然是“亚裔化”,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两报刊作者的原意我把本文里所有翻译改成“亚裔”或“亚裔化” (2010年11月21日)。

 

 

上星期《多伦多星报》和《麦考林杂志》以显着的版面,刊登对加拿大高等院校的所谓“日益亚裔化”表示“关注”的文章,可以预料到,中文媒体和论坛给闹得沸沸扬扬。(请见下面链接。)继1979年加国电视台 CTV  “W5” 节目关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太华裔”的类似报告后,这事件可以说是最受华人社区关注的话题。

 

大致地说两篇文章的所谓“大学太亚裔”来自这四个观察:

 

- 我们的大学(特别是多伦多大学)有太多的“亚裔”学生,

 

- 亚裔父母不给子女自由选择,往往强迫子女上大学,

 

- 这些学生有“反社会”(antisocial) 倾向,他们只彼此交融,少和其他族裔同学交往,

 

- 亚裔学生太专注学业 (academically focused) , 而这些大学也太崇尚学术。其结果是“非亚裔”学生很难与之竞争。

 

其实上面几个观察本身是无冒犯性而且是很值得探讨的题目,问题是文章作者把几个事实和误解混合一起而酿造出一个的有种族偏见“味道”嫌疑的杂烩文章 (potpourri)

 

有人说这两篇文章是“一个赤裸裸的挑拨”,笔者虽然对作者的动机一无所知,但无疑“愚蠢”是个很好的形容词。

 

全加华人协进会(平权会)就这些文章已召开记者会表示抗议。文章作者之一,《星报》教育记者布朗 (Louise Brown) 受邀出席平权会的記者会。

 

布朗在会上尝试开倒车,她说她這篇报道绝对沒有任何个人立场,只是刚访问亚裔社区华裔教育工作者有关子女学业前途的一个研讨会,因而就受访的一些与会人士的意见作出报道。她并表示,亚裔父母强迫子女上大学,不给于子女选科自由。此外,亚裔学生少参与大学社交活动,只与自己族群交往,可能会导致加国大学文化引起冲击及分化等现象。

 

布朗上面的话不无道理,但把这和“大学太亚裔”混在同一篇文章里,并引用麦考林杂志的文章,却不很明智。论坛上的大部分评论者的反响完全可以预料到。但不幸评论语气也充满种族偏见和敌意,其以牙还牙,指手画脚的辩论方式基本无助于减低话语的火药气味。

 

我最喜欢一位读者心平气和的留言。这位自称为Apple001 的读者这么说: “加拿大大学的亚裔学生比例高过人口比例是事实, 尤其是工程, 医学和数理类, 尤其研究院如此。美国也差不多。但是在法律, 新闻, 社会和人文专业的亚裔学生比例并没有明显高于人口比例。”

 

“加拿大的主流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白人比例也是明显高过人口比例,  三级政府中也是如此。 商业机构的高管的白人比例亦然。多伦多尤其如此。”

 

“为什么英文媒体会大惊小怪呢?  他们可能只看到了亚洲发展的趋势, 但是却忽视了高加索裔本身的变化。另外,平面媒体在日趋式微和保守的今天, 靠种族言论博出位也是一种可能。华社愤怒理所当然。”

 

“种族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但不是必然趋势, 需要各族裔的共同努力和维护。 加拿大目前的族群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针对这事件,笔者撰写了下面的英语公开信(中文翻译在后)。我估计星报和麦考林杂志刊登这封信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所以在这儿贴了。欢迎媒体全文转载!

 

 

An Open Letter to the Toronto Star and Maclean’s Magazine

 

The Toronto Star and Maclean's Magazine recently ran articles voicing concerns over so-called increased “Asianization” of Canada's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These articles betray the built-in biases of two of Canada's leading publications.

 

Without trying very hard, The Star and Maclean's have unwittingly contributed to the staining of our Canadian multi-racial and multi-cultural fabric. Public figures need to be co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in any public discourse, even the slightest racist overtone, however un-intended, can incite social discord and poison inter-cultural harmony when given without the proper context.

 

The term “Asia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articles, is pejorative. It is used as a racial and ethnic epithet, and is offensive and prejudicial to Canada's Asian citizens.

 

The whole idea of our universities being “too Asian” is preposterous. If, as the articles suggest, the majority of these so-called “Asian” students are indeed Canadian citizens, then it should not matter what race these Canadians belong to – or what colour their skins are. Should the shoe be on the other foot – that is, if there were to be too many blacks, or whites, or browns – would Maclean's and the Star then be writing about our “too black, white or brow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Will the Star and Maclean's be now writing a piece about the already too “Hispanic” or too “black” baseball sport?

 

Canada does not (thank God) as yet have a quota system based on racial origin. Or are the Star and Maclean's advocating such a system?

 

Louise Brown's explanation that some of the complaints came from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seems a lame cop-out. Perhaps Ms. Brown ought to have refrained from giving a voice and media visibility to one group of Canadians making racially-tinged complaints about another (presumably the group making the complaint is also Canadian.) 

 

To define academic focus as "Asian" is both incorrect and too simplistic. It is to U of T 's credit that its provost told the Star she finds such comments “rather alarming …” In any case Canada's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have nothing to apologize for putting emphasis on academic excellence.

 

We live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world.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ommended for taking an enlightened attitude towards excellence. We need a highly-motivated, well-educated, skilled and competitive-minded group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compete successfully with 21st century nations like China, India and Brazil, not to mention our cousins to the south, the USA.

 

Maclean's article asserts that an ‘Asian’ school has come to mean one that is so academically focused that some students feel they can no longer compete or have fun…”  It is a sad commentary on our country that our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hastised for being “academically focused”, that our youngsters see our universities as a place where they come to “have fun”, and where inability to compete does not mean “we must work harder”.

 

As for these complaining youngsters, I have news for them. The time for fun is past. You've had your fun during high school. Now it's “heads down, smarten up” time, for if we don't , the REALAsiansand the Brazilians will be eating our lunch.

 

 

 

写给多伦多星报和麦考林杂志的公开信(摘译)

 

贵报和贵杂志最近以显着的版面撰文对加拿大高等院校的所谓“日益亚裔化”表示关注。

 

从上下文看来,文章里“亚裔”这个词语有贬损称号意味,并显示作者可能有种族偏见和排外偏向,这对亚裔加拿大公民也可能被视为有意的人身攻击和歧视。

 

我们认为“加拿大大学太亚裔”整个想法是荒谬的。既然文章已经承认大部分这些所谓的“亚裔人”实际上是加拿大公民,那么,在我们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些公民的肤色和族裔应该不是必须讨论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把鞋“放在另一只脚上”,如果我们的院校有太多的黑人,或白人,或棕色人,麦克林杂志和星报是否也会就这问题发表一篇“我们的高等院校越来越黑//棕色”的文章呢?

 

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加拿大目前尚未有基于种族血统的配额制度。多伦多星报和麦考林杂志是否主张这样的一个制度呢?

 

星报专栏作家路易斯·布朗女士在文章里说:“这个对院校‘太亚裔’的不安一部分来自东亚社群本身”。我们认为这个解释不外是布朗女士本人对责任的躲避。给予一个显然狭隘团体这么重要的媒体空间来表扬他们的“违反加拿大精神”的观点是很不负责任而且站不住脚之举。

 

把崇尚学术和“太亚裔”放在一起作为贬词既不正确也忽视现实。多伦多大学教务长 Cheryl Misak 对星报采访的反应是这些话令人担忧... 挑战这种说法,并断言在多大这不是一个问题。是的,加拿大高等教育机构对学术卓越的重视根本无需道歉。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竞争性的世界。大学对学术卓越采取积极,开明的态度,这一点应该得我们到赞赏,而不是批评。加拿大需要有头脑,干劲十足,积极主动,技术熟练,有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来和21世纪的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竞争,更何况我们南部的表兄弟 -- 美国。

 

麦考林杂志的文章说,院校的“亚裔化'已意味着这院校只崇尚学术,并让有些学生觉得大学已不是“可以来玩的地方”。这真是一个可怜的想法。我们的大学为了以“学术为本”而被责骂;我们的青少年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来玩”的地方;他们无力竞争但不觉得“必须更加努力”,这确实太可悲了。

 

对这些青少年,我们有这个劝告:不必害怕亚裔学生,好好地学习他们的榜样吧。中学鬼混的时期久已过去,现在是埋头做学问的时候了,否则,那些真正的“亚裔人”和巴西人将会吃我们的午餐。

 

 

英文媒体称大学太亚洲化  华人社区愤怒

 

《大学亚洲化》 相关评论

 

Asian students suffering for success (多伦多星报2010-11-10)

 

'Too Asian'? –  Maclean's  (麦考林杂志 2010-11-10)

浏览(2437) (0) 评论(2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22 09:34:12
椰子,
你对《麦考林》杂志的观察非常准确。《麦考林》是一个“超级”主流“蓝”一色杂志,不足够反映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多伦多星报》是加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很多元,很开明,主办人,高级职员里有很多少数族裔,给星报写信是因为我知道他们会仔细考虑我的观点。请看我今天的博文。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11-20 22:00:53
2 cents,

你的信写得很精彩,学习了。

这个报道的确反映了白人对亚裔的一种受威胁感付诸报道的现象。我觉得这里还是反映了谁是主流,谁不是主流。因为我们会可能看到哪个学校太白了的报道吗?这个报道显示了该报或该杂志的主办人不会是亚裔。

prejudice是在团体出现竞争时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而由于媒体是人们心声的反映,这反映了加拿大有些族裔对亚洲人在大学里占据主要比例的害怕。想想也是挺可悲的。但是嫉妒这种情绪真是全人类的通病啊。

你的信很有力量,谢谢分享你的思想!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7 12:48:28
莺儿,
Stay tuned...
I think there'll be more on this.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7 12:48:03
谢谢老冬儿!
回复 | 0
作者:莺歌燕语 留言时间:2010-11-17 12:42:21
It’s really a shame if it happened to a newspaper with largest circulation.
回复 | 0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0-11-17 11:53:10
写得真好,支持!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7 05:56:57
莺儿,

多伦多星报是加拿大最大发行的报纸,有“自由党”倾向。其实这报纸通常是很开明的,一贯没这次那样离谱。麦考林是加拿大领先杂志,对这杂志我倒没什么好感,有知识精英,夜郎自大的毛病(一人之见)。
回复 | 0
作者:莺歌燕语 留言时间:2010-11-16 20:19:56
我前几天也注意到这条新闻了,这家伙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但这些人真是非常愚蠢,该给他们敲敲警钟。顶涂仙!

那两份报刊是地方小报还是有影响力的大报?
回复 | 0
作者:皇城根儿 留言时间:2010-11-16 18:16:58
多谢作者的推荐。

读者一直不是很喜欢加州。更喜欢东岸的欧洲风格。退休后,想去欧洲隐居。

其实读者不在乎一定要去中国人的多的地方。读者生性属于散兵游勇的那种。自得其乐,不扎堆儿。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6 17:25:49
twalker,

谢谢T 兄的鼓励!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6 17:21:06
Easygoing,
"The so-called 'Affirmative action – AA – equals reverse discrimination' is actually a myth. (affirmative action等于反向歧视是个不真实观念)"
"Only 3 cases (out of the 3000) represent reverse discrimination".

Interesting comment! You might want to read this:

American economist, social and political commentator, Dr. Thomas Sowell identified some negative results of race-based affirmative action in his book, Affirmative Action Around the World: An Empirical Study. Sowell writes that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ies encourage non-preferred groups to designate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preferred groups (i.e., primary beneficiari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to take advantage of group preference policies; that they tend to benefit primarily the most fortunate among the preferred group (e.g., upper and middle class blacks), often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least fortunate among the non-preferred groups (e.g., poor whites or Asians); that they reduce the incentives of both the preferred and non-preferred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 — the former because doing so is unnecessary and the latter because it can prove futile — thereby resulting in net losses for society as a whole; and that they increase animosity toward preferred groups. (Wikipedia: Affirmative Action)

I do agree with you, though, that in general AA is a good idea and does work. AND it is a mark of a civilized society.

汤姆斯•索威尔 (Thomas Sowell) 是个典型“红脖子黑人”。我曾在博文《红脖子黑人 - 美国的黑人文化》
http://blog.creaders.net/hupanwenhuo/user_blog_diary.php?did=57948

介绍过他的著作。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1-16 16:49:54
Easygoing:

I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faculty diversity varies from region to region, and discipline to discipline. Generally speaking, in urban areas and disciplines such as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increasingly business, racial diversity among faculty has been improved signficantly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Of course, in rural areas, and maybe traditionlly "conservative" regions such as the south, and in humanity disciplines, "white dominant" is probably still very much the reality.

According to AFT report on "faculty diversity", between 1997 and 2007, the ratio of white among tenured and tenure track faculty in the US declined from 77.7% to 70.7%; the ratio of "nonresident alien" increased the most, from 8.4% tp 12.9%,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black and hispanic increased marginally, from 4.8% to 5.4%, and 3.7% to 4.5%,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Asian/Pacific Islander increased from 5% to 6%.

Sorry 2cents, if you feel this discussion strays from the main topic of the article. Just want to share some perspectives on this issue:).
回复 | 0
作者:twalker 留言时间:2010-11-16 16:33:37
2cents:

A well-thought, and eloquently written article!
回复 | 0
作者:Easygoing 留言时间:2010-11-16 15:24:24
Thanks for your activism with taking action to write a letter to the local media to express your views!
The so-called "Affirmative action equals reverse discrimination" is actually a myth. A study of 3000 U.S. affirmative action court cases found only 3 cases (out of the 3000) represent reverse discrimination (Crosby et al., 2003).
And to 昭君, you are very lucky to be working in a place that can claim“white male dominate”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 The place I am in and another nearby institution has 91% and 94% faculty being white (male-female ratio is more or less of 6:4, though).
It's interesting to see that Louise Brown wrote "Chinese-Canadian student" and "those born in Canada" (72% vs.42%) as if they were mutually exclusive groups but in fact they may be overlapping.A Chinese-Canadian student may well be born in Canada, right? The problems Brown wrote about need to be addressed such as Asian parents'tight-control of their children's selection of college and college majors, but to say schools become "too Asian" does sound racist.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1-16 14:47:29
"我也很喜欢 John Stossel,尤其他的“风度”。
"我很难不同意他的观点。--他没说他反对 Affirmative Action 法律。他只是说这个法律太容易被滥用。他也没说人们应该避免谈论种族话题。相反,他是说人们讨论敏感话题时应该使用常识 (common sense)罢了。常识是知道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不该做(或不该说)什么。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缺乏 common sense是遇到麻烦的主要原因。"

Well said!! I couldn't have said any better:)!!

And when it comes to prejudice, the real problem lies in the "over-generalization" - Not all Asians have sky high SAT scores like John Stossel emphasized, just like not all Asians are "as dumb as a card board" like the girl in the film stressed.... If we rely our decision making on such biased "perception", it can lead to dangerous consequences. Of course, as human beings, we can not be completely free of prejudice (we have limited cognitive capacity, after all). But as a society, what we can hope and aim for, is a system that can prevent "systematic"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uch prejudice.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6 14:35:13
皇城,
要找个有多数亚裔人的美国城市去住吗?
有很多选择啊:

Places with over 100,000 people

* Honolulu, Hawaii (55.9%)
* Daly City, California (50.7%)

Places with between 25,000 and 100,000 people

* Waipahu, Hawaii (65.8%)
* Monterey Park, California (61.8%)

Places with fewer than 25,000 people

* Kaumakani, Hawaii (77.3%)
* Ewa Villages, Hawaii (70.4%)

都是在夏威夷和加州。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好地方!

加拿大也有几个城市,不过没夏州和加州的天气好!
回复 | 0
作者:皇城根儿 留言时间:2010-11-16 13:37:06
哈哈~看来白种人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来自亚洲移民的压力。而且有被“排外”的屈辱感。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由衷地希望北美的土地上能有多多的亚洲移民。多多的来,多多的生。一定要把人口这个“势”建起来。并选出能真正代表亚裔的亚裔政客为我们的利益呐喊。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6 13:35:45
刚才我忘了。这录像里有一个有趣的片段,Stossel 对黑人(对不起,应该是“非洲裔美国人” Oops.) 女孩说“我的饼卖给亚裔人比较贵是因为他们比黑人和拉丁裔有很多优势。他们的 SAT 分数比你们的高得多。。。”,黑人女孩回答,“你错了。我班上有个亚裔同学,他很笨,好似硬纸板那么笨。。。”
于此可见种族定型的危险。哈哈。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6 13:05:47
昭君 ,
加拿大的学术界是多种色彩的“百衲被”,例:多伦多大学前荣誉校长是华裔利德蕙女士,约克大学现任校长是埃及裔人。

你介绍的那个录片很值得一看。我也很喜欢 John Stossel,尤其他的“风度”。

我很难不同意他的观点。
他没说他反对 Affirmative Action 法律。他只是说这个法律太容易被滥用。

他也没说人们应该避免谈论种族话题。相反,他是说人们讨论敏感话题时应该使用常识 (common sense)罢了。

常识是知道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不该做(或不该说)什么。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缺乏 common sense是遇到麻烦的主要原因。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1-16 13:02:34
米笑,谢谢!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1-16 11:09:12
涂仙:

昨天就看到这里另外一篇文章提到这个事件,因为没有提及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不甚了了。现在看了你的背景介绍和英文信,多少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正好前几天看到Fox 主持人 John Stossel的一个节目,是关于Affirmative Action 造成的美国高校的“反向歧视”问题的,也许可以给你的文章做个注脚(虽然我理解加拿大并没有类似的项目):
http://www.mediaite.com/tv/john-stossel-will-give-you-a-cupcake-discount-if-you-are-black-or-latino/

虽然这篇报道的侧重点是 divesrity of the student body,但它所涉及的现象也表现在faculty 这个层面。就我的观察,在美国学术界,“white male dominate”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生物,工程,和其他理工科就不用说了,就连传统上白人“统治”的商学院,也日益“改变面孔”,来自印度,中国,拉美洲和其他各个地区的教授越来越多。我们学院现在正在招收两个教授,最后六个 中,只有一个是white male,其他不是印度人,就是中国人,中东人,还有韩国人。不知加拿大在这方面如何呢?
回复 | 0
作者:米笑 留言时间:2010-11-16 10:56:33
写的好,支持一下
回复 | 0
我的名片
2cents
来自: 加拿大
注册日期: 2010-03-10
访问总量: 2,169,15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欢迎评论,拒绝不文明/不礼貌语言
最新发布
· 乐极了!加拿大作家蒙罗赢诺奖!
· 怎样才能达到能用英语正常交流的
· 一分钟英语:不同程度的“认识”
· 前GOP参议员致函斯诺登:你做得
· 钢琴家王羽佳:天赋,艺术和包装
·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个有哲
· 伤脑筋的英语题:动词改ing形式
友好链接
· Be Happy:Be Happy的博客
· 秋秋:海阔天空
· 山雪:冰山来客
· 喜信:喜信的博客
· beny:beny的博客
· 加蟹小笼:加蟹小笼的百宝箱
· 小娇:小娇:清澈人生的博客
· 冬水田:冬水田的博客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懒羊:懒羊
· 老冬儿:老冬儿的博客
· 心田:心田的博客
· twalker:twalker的博客
· 珍曼:珍曼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smile4gd:smile4gd的博客
· 莺歌燕语:莺歌燕语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侃爷老侃:侃爷老侃的博客
· 七郎:七郎博客
· 小梅:小梅的博客
· 月弯儿:月弯儿的博客:外卖店
· 兰冠云:兰冠云的博客
· 沐岚:沐岚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凯利:凯利的空间
· 识字而已:识字而已的博客
· 陆桥:陆桥的博客
· 宋歌同志:宋歌同志的博客
· Ottewell:Ottewell的博客
· 老-穆:老-穆的博客
· he-he:he-he的博客
· 伊萍:伊萍的多彩世界
· Cowboy:Cowboy的博客
· 合兴:合兴的博客
· soccerfun:soccerfun
· 医言堂:医言难净
· pumbaa:【PUMBAA 说故事】
· 雪山下的绛珠草:雪山下的绛珠草
· 心静:心静的博客
· PETERWU:温哥华散人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usagi:usagi的博客
· 五彩:五彩生活
·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琴韵:琴韵阁
· 凡平:凡平的博客
· 草庐隐士:草庐隐士的博客
· 怡然:怡然博客
· 百草园:百草园
· 好吃:好吃不懒做
· 虔谦:虔谦:天涯咫尺
· 夏子:夏之音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多虑了:多虑了的博客
· 皇城根儿:皇城根儿的卒迹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阿黛:惠风山庄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Rondo:Rondo的博客
· 沁霈:沁霈的博客
· buzz:buzz的博客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love阳光:阳光的博客
· 谷语草鸣:谷语草鸣
· Beaubien2010:Beaubien2010的博
· 新中国木乃伊:新中国木乃伊的博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牛北村:洛山夜话
· 五瓣丁香:五瓣丁香的博客
· 米笑:米笑的博客
· 海云:海上的云
· 紫丁花园:紫丁花园的博客
· 冠云:冠云的博客
· 木兰:木兰的博客
· 春阳:春阳的南北小店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水柔石刚:水柔石刚的博客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分类目录
【看社会】
· 图片看社会:现代人际互动一瞥
【一分钟英语】
· 一分钟英语:不同程度的“认识”
· 如何学好英语?就这三个字!
· 一分钟英语:单词 only 的用法不
· 一分钟英语:这个单词会绊倒你吗
【教育(4)】
· 形由过去,生活在未来:也谈海二
【生活,移民(8)】
· 解释加拿大移民政策的经济原因
· 关于加拿大移民部的新语言方针
【catch-22s】
· 《斯诺登事件》的真正意义
· 中国传统文化 = 民主遥遥无期
· 本拉登之死:这场战的输家是我们
· 人类和核能的“不解之缘”
【看加拿大(4)】
· 乐极了!加拿大作家蒙罗赢诺奖!
· 加拿大不是美国:记《权利和自由
· 加拿大需要哪样的移民?解读移民
· 再看加拿大的新面孔
· 从一首民歌看加拿大人的自我概念
【时事(4)】
· 经济状况不佳时,选民会向右转吗
· 言论自由:分析昭君和涂仙的民调
· 也谈公共人物的言论自由
【看美国】
· 波士顿爆炸:作为移民的相关思考
· 枪控法失败告诉我们,美国的敌人
· 本拉登之死:这场战的输家是我们
· 从美国梦到美国噩梦
【公民意识(4)】
· 要求移民不视加拿大为“外国”是否
· 骆家辉、胡士泰、李光耀和“中国D
【透视社会】
· 林书豪,美国大选:关于最近的几
· 女挣钱 男当厨?谈谈新经济中的
【美国大选】
· 共和党会成为明日黄花吗?
· 期待一个更完美的美国
· 枪支文化、贫富悬殊和美国大选
· 谈美总统选举的“外貌因素”
· 谁来拯救美国的未来?也谈“富人
· 国情咨文:奥巴马的竞选宣言
【五分钟英语(2)】
· 五分钟英语:谁丢脸?
· 五分钟英语:UP 的上百用法你知
· 五分钟英语:说All Asians are g
【看加拿大(3)】
· 加拿大经济放缓 移民日子不好过
· 加拿大中国移民必读:加国50年大
· 加拿大中国移民必读:加国50年大
· 加拿大的诺贝尔奖获奖人
【美债危机(2)】
· 美国超级委员会将会宣布,他们失
· 美债危机的第二章即将上演
【生活,移民(7)】
· “中国人”和“外国人”
· 中国移民为什么当不上主人
· 移民应该在乎居住国对我们的评价
· 从端盘子洗碗到大法官:一个移民
【美债危机】
· 布雷登森林:美债降级的根源
· 美债危机:达成协议之后
· 我看美国债务危机
· 从美国梦到美国噩梦
【英语解读(1)】
· you 为何接 are,不接 is?
· 妙语解读:Fly into a rage ...
· 一个课堂学不到的英语课:复句分
· “不灵验的祈祷”
【职场心得】
· 职场心得:课堂学不到的小小面试
· 态度是成功的 100%
【语文 - 语法(3)】
· 伤脑筋的英语题:动词改ing形式
· 这两个英语思维考题你会做吗?
· 英语说不好怎么办 如何才能提高
· Do:一个给力的助动词
【时事(7)】
· 昂山素姬奥斯陆演讲:只一个良心
· 林书豪 vs Max Bretos 大家都冷
· 中国人长大起来吧!为Max Bretos
· 司法独立:小悦悦悲剧后面的一个
【公民意识(3)】
· 加恐袭阴谋案:法庭为何对媒体发
· 司法独立:加拿大法官和移民部长
· 杀女案被告凯西·安东尼为何被判
· 为什么仅七成六华裔爱加国?
【生活点滴】
【看中国】
· 百思不解:享有70%支持率的政权
· 也谈中国为什么如此复杂(ZT)
【社会,哲学】
· 幸福,是住在民主国家!
· 为什么选择民主?
· 快乐与幸福
【教育(3)】
· 培养精英儿女从哪开始?谜底在此
· 小曼的课后作业
· 理性独立思考和斯德哥尔摩症
· 从奥巴马访英国看西方文科教育
【生活,移民(6)】
· 移民加拿大为了什么?谈子女的教
· 多伦多移民求教育、就业和安置帮
· 中国男人的形象:如何让人对你有
· 今天我亲身经历种族歧视
【公民意识(2)】
· 谋杀柳乾嫌犯律师为何做无罪辩护
· 加拿大大选:探讨政党胜败的直接
· 联邦大选:我来说几句
· 又一加拿大大选?无奈也得投票!
【生活,移民(5)】
· 医、牙、法科专业人士移民加国需
· 移民在加拿大可以做主人吗?
· 加拿大:我们梦中的世外桃源?
· 从彷徨迷惘到自信从容
【学英语】
· 怎样才能达到能用英语正常交流的
· 八招让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 常用英语缩写一览表
· 教你一句文雅赞词:agree with
· 如何让你的英语说得更生动(2)
· 如何让你的英语说得更生动
【美境】
· 钢琴家王羽佳:天赋,艺术和包装
· 经典英语诗:秋波敬酒
· 难忘的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
· 威尼斯的思念:阿尔比诺尼双簧管
· 美!甘乃迪 +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
【时事(6)】
· 文化负载词:“傻瓜”、“魔鬼”、“
· 中美关系:一个“傻瓜的差事”搞出
· 看着一个人类灾难展现在你的眼前
【生活,移民(4)】
· 一个海不归的加拿大情结
· 海归?海不归?何处是我家?
· 我的加拿大:盘点加拿大、美国的
· 李金艳:从农家姑娘到法学院院长
【随笔(5)】
· 美丽的美利坚:何时能再听到妳的
· 一口流利粤语的洋“笑星”杜卓臨
· 人类的敌人,他是我们
· 值得思考的辞旧迎新名言(中英对
【时事(5)】
· 大学亚洲化?麦克林间接认错 咱
· 麦克林杂志及院校“太亚洲化”之我
· 星报就院校“太亚裔”报告的自我检
· 说高等院校太“亚裔化”是否种族偏
【幽默(3)】
·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个有哲
【旧事新谈】
· 夹边沟 - 中国历史黑暗的一页
· 美国排行榜第一名的中国歌曲:Ro
【五分钟英语】
· 五分钟英语:情人节英语美诗赏析
· 五分钟英语:这常见单词会难倒你
· 五分钟英语:三个“愚蠢”
· 五分钟英语:诺贝尔奖,刘晓波,常
· 五分钟英语:“full of itself”
【时事(3)】
· 前GOP参议员致函斯诺登:你做得
【哲学和思维(2)】
· 爱的面面观
· 谈偏见,歧视,和中国人
· 刘晓波是不是“二杆子”并不重要
· 漫谈“爱”
【生活,移民(2)】
·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 中国移民的“加拿大梦”
· 移民来北美要做好的思想准备(二)
· 移民来北美要做好的思想准备(一)
【随笔(4)】
· 明月几时有?(中英对照)
· 如何用涨值加元对冲贬值美元?
· 成功的定义, 兼谈中国社会之拜金
· 财富和名声需要正式学历吗?
【生命的轨迹】
· 甘乃迪的布鲁赫g小调:一个感动
· “你是哪来的?”:移民对居住国的
· 小提琴天才陈美 - 成功值得什么
【语文 - 口语,口音】
· 这些可不是赞语 - 如何认识英语
· 中国人学地道英语 - 挑战重重
· 常用英语短句 - 客套语
· 中式口音vs北美口音英语
【看加拿大(1)】
· 今天我不是加拿大人
· 加拿大拼盘vs美国大火锅?我看魁
· 世界的向往:做个加拿大人- 我看
· 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解散 - 我的看
【英语窍门(2)】
· 说了一堆话,都是“你好!”(微博
· How many ways to say Unhappy?
· 英语诀窍:“不行!”的委婉表达方
· How many ways to say “yes”?
【北国风情(2)】
· 我喜爱的大山经典:《胡不字》
· 加拿大国歌(中文版) (视频)
· 我的多伦多相册 - 景点
· 我的多伦多相册 - 季节
【随笔(3)】
· 高血压-因素和管理
· 降血压?我也有个简易的方法
【幽默(2)】
· 4个政治不正确的笑话
· 男与女:介绍几句实用的幽默妙语
· 六个具有民族风味的笑话
· No Money to buy the Gas(幽默图
· 幽默:才貌双全?
· 周末笑话 - 有人找耶稣来了!
【游戏】
· 填字游戏让您强化英语词汇(附答
· 英语乐园 - 今日字谜:谜底
· 英语乐园 - 今日字谜
· 周末英文字谜(1)
【北国风情(1)】
· 笑星大山 - 一个兼容中西文化的
· 冰球 - 加拿大人的共同语言(多
· 华裔加拿大名人:前任总督伍冰枝
· 加拿大的新面孔
【语文系列(8)】
· 基础英语常见的错误
· 精选口语英译和造句
· 英语口吃妙药?(续)
· 英语口吃?我有妙药!
【生活,移民(3)】
· 我的加拿大:纪实我的平凡的一天
· 我们的竞争对手 - 中国人 - 越来
· 移民加国时对语言文化应该做好的
· 加拿大移民政策管理微妙调整 -
【往日情怀(2)】
· 那曾经是美国:纪念约翰丹佛
· 玫瑰,玫瑰,我爱你 - 记作曲家陈
【往日情怀(1)】
· 美丽的“钟山春”余音绕梁
· 知音何处寻
· 花样的年华 - 周璇之歌
· 当我 64 岁时你会仍旧爱我吗?
【教育(2)】
· 有科学证据 养育成功子女从这开
· 你做你的“虎妈”,咱做咱的“平凡”
· STARFALL:无比(Whoopee!)的小儿
· 英文读音法 - 如何教小儿读英文
【时事(1)】
· 一个被媒体和网民“审判”的刑事案
· 美国医疗系统–在病入膏盲之前,
· 发病了? 申请破产?你准备好了吗
· 茶杯里的风波?-- 法律,社会风
【生活,移民(1)】
· 子女们的加拿大是哪样的国家?
· 融入主流的底线条件
· 既然来了,就向主流社会往前冲吧
· 加国医疗现状 - 见仁见智
【幽默(1)】
· 英语难学好?有例为证!(笑话)
· 写者无心读者有意 英语双关语幽
· (笑一笑)上班前的准备:英语口
· 这种姓氏还是改了好些
· The Gas Man Cometh - Flanders
· 英语能过关吗?
· My Beauty and your Brain
【随笔(1)】
· Life is so unfair!
· 中文电视的新“最低点”?
· 关于“面子”的胡思乱想
· 「政治正確」不正確
【书评(2)】
【英语解读(2)】
【随笔(6)】
【书评】
· 浅评林语堂成名作《吾国与吾民》
· 基辛格论中国(书评)
· 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个复杂的国家
· 日落西山?为美利坚哀叹(图)
· 红脖子黑人 - 美国的黑人文化
【看加拿大(2)】
· 国殇日:1812年加美战争对加拿大
· 自由党,保守党,NDP,周四投谁
· 林顿之死对加拿大是很大的损失
· 从卡尔加里市长选举看加国多元文
【语文探讨(2)】
· 这些英语潮流词你知多少?
· 英语的幽默:从图境领悟Irony 的
【看不见的手】
· “三百年殖民地”:一句话让你名垂
· 比诺贝尔奖,中国更需要刘晓波
· 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个复杂的国家
【往日情怀(3)】
· 歌颂母爱 怀旧上海
【语文探讨(1)】
· 文化负载词:“傻瓜”、“魔鬼”、“
· 一语值千金:英国人的幽默
· 从一个常用英语单词看中英思维的
· 挑着一担月亮回家(英译)
【北国风情(3)】
· 冬天里的春天(多图)
【五分钟英语 - 语言陷阱】
· 英语陷阱:这三个相似词语你能区
· 英语陷阱 挑战答案
· 英语陷阱:容易混淆的词语(二)
· 五分钟英语:容易混淆的词语(一
【五分钟英语 - 俚语】
· 不懂这俚语?那你英语还没学好!
· 这俚语让您的英语更引人注目:fl
· 五分钟英语:如何说话像美国人(
· 五分钟英语:俚语:如何说话像美
【语文 - 成语(3)】
· 五分钟英语:带“糕”的成语
· 快速成语:As easy as Apple Pie
· 五分钟英语:十句带“水”的实用成
· 五分钟英语:诺贝尔奖,刘晓波,常
【语文 - 成语(4)】
· 女人不好激怒:教你一句英语格言
· 实用英语:“房间里的大象”
· 教你一句英语妙语:Do Pigs Fly
· 五分钟英语:“full of itself”
【语文系列(10)】
· 如何三个月内学好英语-3 (英)
· 如何三个月内学好英语-2 (英)
· 如何三个月内学好英语-1 (英)
【语文系列(9)】
· 英语课 - 如何对老外说“很棒”?
· 英语口语诀窍
· 如何三个月内学好英语-2
· 如何三个月内学好英语-1(图)
【语文 - 成语(5)】
· 《英语课 - 测试你的成语知识》
· 英语课 - 测试你的成语知识(1)
· 职场无惧 --- 五句精选英语成语
· 让洋老板刮目相看的英语捷径
【美的境界】
· 来自天堂的嗓音让我爱上了她们
· 美!甘乃迪 +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
· 印度美女:上帝的宠儿!(2)
· 印度美女:上帝的宠儿!
【音乐】
· 夜上海 - 欢迎2010 世博
【语文 - 语法(2)】
· UP:一个举足轻重的单词(挑战答
· 实用英语(2) - Make Up 的几种用
· 实用英语(1) – will, shall, wou
【语文 - 语法(1)】
· 一个课堂学不到的万能词:Have
· 灵活的英语 - 动词时态
· 英语捷径再来一招!双重否定词的
【随笔(2)】
· 幸福是无知
· 开博三月-- 向万维和万维人员们
· 我为什么写博?(开博周月有感)
· 好男人,坏男人?--为“脆弱”的男
【语文 - 成语(2)】
· 请欣赏老木的英语作文:太好了!
· 常用成语中英对照兼造句
· 周末英语考题
· 职场成语新招 - "Over my d
【教育(1)】
· 浅谈加拿大的公立教育体系
· 英语童谣给小宝宝先起步的优势
· 唱儿歌,学英语(二)- The Gran
· 唱儿歌,学英语
【风俗,礼仪,社交】
· 北美礼节:何谓 RSVP?
· 圣诞节祝词兼礼物需知
· 我学英语的一个尴尬故事
【哲学,思维】
· 民主社会的演变(3 之 3)
· 民主社会的演变(3 之 2)
· 民主社会的演变(3 之 1)
· 红脖子黑人 - 美国的黑人文化
【公民意识(1)】
· 这是种族歧视吗?
· 加美法律概念:《普通法》,互联
· 2月15日:加拿大人历史性的一天
· 加拿大简史–从殖民地到和平独立
【真心话】
· 现在是决定你的夏天计划的时候
· 朋友,你的孩子是“汉奸”吗?
· 谈男人,尊严,和学英文
【没事逗闷子】
· 言者无心: 让人捧腹的英语报纸标
· 美国人怎样骂人?
· 让上帝也笑掉大牙了!
· 老外也犯的语言错误
【英语窍门(1)】
· 英语问答:“你只属于我”英文怎样
· 上我一堂课,“胜读一年书”
· 英语发音网上学
· 谚语入门 – 从英语谚语看时事
【语文系列(1)】
· 老木的闷葫芦
· 打错电话 转接电话的表达句子(ZT
· 英语能过关吗?
· 介绍职场常见,但得小心点儿用的
【互联网文明】
· 西方社会处世之道 – 参与评论时
【湖畔文火】
· 关于审阅博客评论的一个问题
· 关于我审核和删评论的一两件事
【Junk】
【语言游戏】
· 周末绕口令让你放松
【垃圾箱】
· 垃圾箱
【T1】
存档目录
2013-10-10 - 2013-10-10
2013-09-19 - 2013-09-19
2013-07-04 - 2013-07-27
2013-06-23 - 2013-06-30
2013-05-15 - 2013-05-26
2013-04-12 - 2013-04-27
2013-02-13 - 2013-02-13
2012-12-14 - 2012-12-14
2012-11-07 - 2012-11-30
2012-09-09 - 2012-09-09
2012-07-08 - 2012-07-15
2012-06-08 - 2012-06-17
2012-05-04 - 2012-05-25
2012-04-14 - 2012-04-20
2012-03-02 - 2012-03-30
2012-02-06 - 2012-02-27
2012-01-03 - 2012-01-28
2011-12-09 - 2011-12-21
2011-11-04 - 2011-11-29
2011-10-01 - 2011-10-30
2011-09-08 - 2011-09-25
2011-08-02 - 2011-08-29
2011-07-03 - 2011-07-30
2011-06-03 - 2011-06-30
2011-05-02 - 2011-05-31
2011-04-02 - 2011-04-30
2011-03-04 - 2011-03-31
2011-02-01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0
2010-12-04 - 2010-12-31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3 - 2010-10-30
2010-09-03 - 2010-09-28
2010-08-01 - 2010-08-29
2010-07-01 - 2010-07-28
2010-06-04 - 2010-06-30
2010-05-01 - 2010-05-31
2010-04-01 - 2010-04-29
2010-03-10 - 2010-03-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