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拿大的公立教育体系 近几天写博累了,本想偷点闲,又看到网友多思和 Beaubien 有关教育的博文,两位的提问让我不能不暂时放弃偷闲的遐想,也来提供两分钱。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啊。(先提醒各位,此文纯属个人观察和经验蒸馏出来的看法,有些读者可能不同意这里表达的观点。) 可以这样称呼加拿大:“最后一个真正的现代化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The last truly modern democratic socialist state”) 。这称呼是指加国对公民“从摇篮到坟墓”(“from cradle to grave”) 提供的福利服务。然而这“人间天堂”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教育。一般来说,加拿大的普及小学和中学教育遵循“无产阶级”的原则,也就是说前提是提供“非精英”,通才,“非职业性”,“非技术性”的教育。 加拿大的教育开支金是由房产税结合省级和联邦赠款资助。教育属于省政府管辖范围内,课程由省政府监督,小学,中学和大专教育在加拿大各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多元化的民主教育体系里(尤其是“免费”--- 即由税收大幅资助)常会存有“民主”(即政治)色彩。而且由于大部分开支金来自地方房产税,学校董事会和学校人员往往不能回避地方政治。教师和校长很常发现自己陷入两个利害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他们一方面要应对整体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却要满足个别家长为子女(无论成绩好或差)取到“辉煌”的报告卡(成绩卡)的意愿。这种矛盾往往把教师和校长放入“不能赢”的位置,而赢家很常是作为纳税人的家长。其难以回避的效果之一,是“最小公分母”变成“规范”,“平庸”变成“标准”。 不像在美国,高成就学生没有跳级的机会。这“无跳级”制度让一些学生往往觉得无聊,他们可以不费力地在课程里滑行,凭美好的报告卡一年又一年升级,直到毕业。同时平庸的学生也一样从第一级常规推进到第二级,到了进入大学才领悟到自己从没为大学的严格要求做了很好的准备。我们有些朋友的孩子以高分成绩获取奖学金进入大学,但读了大学一年后因成绩不达水平而失去了奖学金。 加国的中学教学和美国一样,也实行类似学分制的方法。用多思的话说:“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或课时方能毕业。除了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还须在外语、体育、艺术、文科和科学等各个领域里选修必要的课时或学分。校方只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修满多少学分或课时,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课。这种选课形式的好处是它增强了学生的自我选择意识,但在加拿大它有另一个坏处:水往低处流,有些学生为了争取高分而不为未来的终身行业做准备着想,于是选了一堆不伦不类的课目。 天主教耶稣会创立者弗朗西斯。泽维尔 (Francis Xavier) 曾说过,“把孩子的最先7年交给我,我将能把一个完整的人还给你。”( "Give me a child for his first seven years and I'll give you the man.") 换句话说,儿童生命的最初几年是“形成”年 (formative years),这时段在他/她一生中是最重要的时段。所以很多希望孩子有一个真正丰富,集中,强化,深入,有指导性,实质性,非政治化教育的有些家长已经达到这个结论:如果你的目标是强化、丰富的教学,和培养探究精神和工作纪律,这种教育,只有在昂贵的私立学校可以买到。 当今加拿大省份里,私立学校(不是指签证学院和文凭工厂)生意蒸蒸日上,有些公立学校因为入学率下降却必须考虑关闭,即使面对家长们的愤怒和不满。要不是络绎不绝的“第三世界”移民的来临,加拿大公立学校也许会显出“夕阳”工业特征。 我们家庭一向从事教育,家里有学术传统,我们是教师,大学教授,律师和医生,但在思想上我们不是目空一切的精英。儿子们小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男孩在学校里的表现一般比女孩不好(这有其原因,但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所以虽然不是腰缠万贯,也勒紧腰带,把两个儿子送进私立学校。 现在儿子们长大了,也很有成就,一个曾在最高法院做事,一个是主要医院的专科部门主任,虽然他们读私立学校那个时刻做父母的在生活素质上付出大大的牺牲,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送他们进私立学校是正确的决定。 浅析美国的学校教育 (多思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