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面面觀 自人類開始能夠思考和感受以來,“愛”已成為一個談不完的主題。 愛,Love,是語言中最常用(和常誤用)的單詞。雖然“愛”不是聖經里最常見的一個字(最常見是“神”和“主”),整個聖經卻是有關“愛”的教誨。基督教,是“愛的宗教”。 聖經對“愛”這麼說: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無禮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別人對我過不去的事,只慶幸真理而不慶幸不義之舉,從不絕望,對一切充滿希望,凡事忍耐,永不止息。” --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愛”是古今詩人最喜歡的題目,中西文學最美麗的作品很多以“愛”為主題。萬維博客的女性作者最常寫的是有關愛(從“愛”的廣義定義的視角來看)的博文。 哪個人心裡沒有愛 --- 愛一個人,愛一個寵物, 愛一個國家? 哪個人不渴望愛,不需要愛? 什麼叫“愛”? 愛是最受關注的主題,也是最常被誤解的概念。 中國人一般不懂愛。對真正愛的人說“我愛你”難以啟齒,而對抽象,無生命的物體“愛”則輕易脫口而出。 當人們說“愛”這,“愛”那東西時,他們真正的意思是“喜歡”這東西,那東西。“喜歡”不是愛。 我們經常把忠誠,義務和愛混淆起來。我們可以效忠一個領袖,一個公司或一個國家,但我們未必真正愛那個人、那個公司、那個國家。 忠誠和義務是心靈的包袱。相反,愛是自動,自願,能產生快感的大動力。自發的愛,會毫無牽制,自然而然地對愛的對象產生效忠作用。 有些人“愛”物質遠遠多於愛人類同胞。 也有些人“愛”寵物遠遠過於愛其他人類。 有些人把對國家的“愛”置於高高至上、超越一切的境界。 更有些人愛金錢遠超過愛自己的生命。 人與人的“愛” 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連接。兩個人之間如沒有連接則不可能有愛的產生和開花結果。兩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人會很容易成為摯友或愛侶。 子女和父母有天生的心靈連接,我們可以假定子女和父母之間有愛的存在。 不幸的是,很多壞事卻是以父愛和母愛的名義做出來的。有些父母會時常這麼說, “如果你愛我們,你會為我們做這些做那些。。。”自私,被扭曲的愛好似蛀蟲, 慢慢地啃掉愛的基礎。 基督教是“愛的宗教”。傳教士傳布的是神(和祂的代表)對人類的無條件的博愛。 為什麼人的心裡會產生“愛”?其原因無非是“愛”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愛,是保證人類的延續的關鍵因素。但是,當我們愛一個人時,只有在無私地給予“愛”之後,才能有(但未必有)“被愛”的收穫,這也是《老子》名言“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涵義。 人與國的“愛” 什麼是“愛國”? 我們常把“國家 -- 政體”和“國家 -- 鄉土”混在一起。 如果說愛是兩個實體連接的產品,那麼“人”與“國”的連接是如何產生的呢? 人和“國家 -- 鄉土”的連接,是通過語言,文化,習俗,社區參與,人際交往,和類似活動產生的。這和“國家 -- 政體”未必有直接的關係。政體可以改變,鄉土情結依舊存留。 和有些父母一樣,國家(應該說是政權以國家的名義)也時常對我們這麼說,“如果你愛國家,你會為國家做這些這些犧牲。。。”這個國家未必是愛人民的國家。 國家對人民的愛,必須出現在她如何關懷,同情,尊重和保護所有公民和民權(包括弱勢群體的權利),為公民提供醫療保健,教育,安全和老年生活的保障。 這樣的國家才值得人民的“愛”。這樣的國家需要人民的滋潤,培養和效忠。這種“國家對人民”的愛值得,也需要人民的回報。人民對這個國家的回報,是積極參與語言,文化,習俗的融入。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報恩”概念。 人對金錢的“愛” 錢愛是“物質愛”的一種表現。 有些人愛錢遠超過愛自己的生命。錢對這種人是春藥。有春藥才有生命。 有些女人為金錢而嫁;愛對她們是毫無意義的概念,在她們眼裡,把命運栓在一個窮小子身上,是愚蠢,不是愛。 也有些男人用金錢購買“愛”(或購買其他被認為擁有愛的代表性的東西)。其實他們買到的是暫時性的,感官的愉快,這種愉快需要不斷地用金錢填補和延續。 物質愛是單方面的“愛”。有錢即可參與,無需費盡心力培養感情。但這不是愛,是一種物質交易,一種欲望滿足的方式。 未兌現的愛 愛的永恆是有條件的。短期我們可以愛一個不愛我的人,也可以愛一個不愛我的國家。 林語堂長篇小說《京華煙雲》裡的主人公姚莫愁曾對牛懷玉許諾,“我愛你比永遠多一天。”可是姚牛兩家的世仇註定這個“愛”從開始就不會有好下場,最後牛家走上漢奸之路,這一對“門不當戶不對”的情侶終於各分西東。 在電視連續劇《蝸居》裡宋思明對愛有這個深刻的觀察:“一個人可以背金錢的債,但不能背感情的債。背金錢的債,還有還清的時候,背了感情的債,到死你都會愧疚的。” 長久被背叛的愛,可以很容易變成恨。人民對國家的愛如果久久得不到回報,總有一天也會一樣蛻變成恨,除非你是一隻狗。無論主人對它如何刻薄,狗永遠不會恨它的主人。被拋棄的狗,重見主人時一樣親切地搖着尾巴。狗對主人的忠誠是永遠的,無條件的。 真實的愛 愛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但是只有真實的愛是純潔而美麗的。 有人說真實的愛是無私的愛。 有些人認為真實的愛必須是相互的。 也有些人認為真實的愛必須是理智的愛;不理智的,片面的愛英語稱之為“粉碎” (crush) (如:John has a crush on Mary, but Mary is indifferent to his romantic overtures )。 人對“愛”的誤用貶低了愛的價值。可是真實的愛還是有的。既然這文章的主題是“愛”,那我們必須提起一個火熱卻又真實,純潔的愛。那就是披頭士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所體現,轟動性的(儘管有爭議)的愛。在愛海的漩渦里的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記錄了這個美麗的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