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国时对语言文化应该做好的心态调整
“现有的证据都表明,对新移民来说,他们在经济上主要的成功因素是他们精通英语或法语。所以我们选择经济移民时很重视他们的官方语言能力。”
— 加拿大移民部长康尼(2010年10月6日环球邮报移民论坛)
初到加拿大时我曾为自己不地道的英语口音而感到尴尬(见博文《我学英语的一个尴尬故事》),但我从没有为“进入主流”这事伤过脑筋。“主流”对我根本是无关痛痒的事。(不是一般移民所想象“进不去;没兴趣” 的 “酸葡萄”式的无关痛痒,而是下意识地知道自己“被进入”主流,于是无需为“进入主流”操心的那种无关痛痒。)回想起来,在“主流”社会里活跃对自己几乎从第一天开始就是理所当然的一回事儿。
此伏彼起的有关“主流”的争议,是我来万维后才感觉到的。
为什么很多海外华人对“主流”烦恼?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过了几年的移民生涯,一旦有了孩子,或者孩子们长大开始有(或没有)其他族裔朋友,一些中国移民对长期“边缘化”的生活会渐渐产生一种“门外人”的心理作用。
怎么说“中国移民是门外人”呢?要找证据我们不用跑很远。浏览任何加拿大报章,查看大企业和政府部门高级人员的任命告示,我们会很快注意到这个现象,被任命的人员越来越多是少数族裔,但让人感叹的是,这些少数族裔及大部分不是华人。(依笔者非科学的估计,大多数是印度裔移民。)
比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移民(尤其是第一代移民)不拥有足够的本地语言和文化适应能力和认同。
学术界可能是一个例外,那是因为学术界对语言和文化认识的要求比大企业低,不过下一步的职业进展还是需要足够的语言和对西方文化有敏感性和灵活性的。
相比中国移民,其他族裔移民在思想和心态上不需要做很大的调整。这些族裔已经有英语根底,也习惯于英语思维方式,融入西方社会不需要跳跃很大的心态鸿沟。来自东南亚(包括东南亚华人),西印度群岛,南非洲的移民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他们能说英语(这些族裔有他们独特的口音,但这是另一个话题),英语是英国殖民时代给他们的,所以他们的文化已有西方影响。欧洲移民也有西方文化,而且英语是欧洲人的共同语言。即使来自传统穆斯林国家的移民在语言和文化上也没有和中国移民那么大的语言和文化鸿沟。(来自上海的移民可能是例外,上海曾经是外国租界,可以料想到上海人的英语和对西方习俗的了解会比其他中国人强得多。)
我有非华裔有色族裔同事和朋友,他们很少为“主流”的事儿感到烦恼 。为“主流”而烦恼似乎是中国移民的特征。加拿大虽然是双语多文化国,但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媒介。要学好语言,必须同时吸取它所代表的文化,汉语如此,英语也一样。
我不相信中国移民“不渴望进入主流”。成为“主流”的一成员应该是个无争的事。来到北美而一辈子呆在自己的文化舒适区里,不积极学习定居国的语言,礼仪和风俗是不可思议的。加拿大虽然是多元文化国,她不是一个由各个在“小中国” ,“小印度” ,“小阿拉伯”居留的“永久游客”组成的“宿舍联邦”。如果每个移民都坚持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舒适区做“主人翁”,不互相往来和交流,加拿大这国家将不会存在。
加拿大环球邮报 2010 年 7 月 30 日 的社论这么说:“语言能力,公民意识,融入社会密不可分。”加拿大移民部也已经开始重视移民融入加国社会的问题。(见博文《加拿大移民政策管理微妙调整 - 听康尼部长演讲有感》。)吸取定居国的语言和文化是每个移民的责任,但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二进制的作为,进入主流不等于被同化,取用新的语言和文化不意味抛弃原有的语言和文化。
中国移民的英文水平如何评估呢?请看笔者博文《中国人学地道英语 - 挑战重重》。
我们也可以借一位定居中国的老外的话来回答:
“中国对汉语成为国际商业语言不抱幻想,因为他们很明白,外国人永远学不好艰难的中国话。如果中国要培养出跨国公司与西方竞争,她的公民必须掌握英语。制定公共标志必须显示中英双语的全国性政策,是中国致力实现这目标的一个例子。”
“中国约有三亿人学英语。没说错,正在致力学英文的人数等于全加拿大人口的九倍。中国人很明白英语的重要,愿意投入很多资源获取子女的英语教育,但由于严重缺乏合格的英语为母语的教师,这些努力还没有得到期料的效果。”
“实际上中国人集体对英语的掌握比北欧至少落后40年。在这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式英语”笑话。比如北京的“Ambassy” 酒店好久没有宾客以后才恍然大悟,把名字改正(应该是“Embassy” )。有一次去医院看病,我被引导到“健康预防和治疗部” – “Health Prevention and Care Dept” 。
“最好笑的例子是一家本地餐馆的早餐“胸部菜谱” – “Breastfast Menu”(英文“早餐”的误拼) 。还有,该餐馆午餐菜谱的特价餐是“屁股肉” – “Ass Meat” (驴肉的误译). 这让我对他们的所有菜肴失去了信心。”。
“因此我只点了咖啡,不加牛奶!”
至于对西方文化的认同,虽然中国大城市表面上已经有某程度的西方化了,加拿大和美国毕竟还有不少移民必须学习的独特文化,移民对北美文化的特点,如冰球(或美国足球)知识和兴趣,读英文报刊,学会西方礼仪(如运用刀叉,和陌生人打招呼),与其他族裔有交往,等等,还是必须关注的。
英语是否难学好呢?
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中国人汉语学了一辈子还学不好,西方人学英语却是个顺其自然的一回事,英语的逻辑性让人们不必死记硬背,一旦有了语法基础,造句就非常容易了。比起超级艰难的汉语,英语是世界语言之中难度最低的一个语言,可是汉语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刚性让中国人不可能“顺其自然”地学好英语,所以我们必须格外努力,摆脱汉语思维方式的束缚,全心全意地吸取北美文化和语言。
任何可以精通中文的人几个月内肯定可以掌握流利的英语,达到可以了解人们所关注的时事,可以和社会各阶层打交道的水平。经过日常生活的不断强化训练,即可以达到能欣赏英文文学作品的程度。关键是必须下决心和不分心地锻炼。一言以蔽之,学好英语不外是一个心态和态度的问题。
其实,移民生活的都挺辛苦。 为了生活,我们不停奔波。为了好生活,我们不断努力。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坚持不懈没有喘息的奋斗。为了让孩子有更好更好的生活,我们就这样没有间隙的忙碌劳作,直到有一天发现,镜子中的自己老了,很可惜我们还是依旧在主流社会的边缘挣扎。
我们没想到,当初登陆加拿大移民官对我们说,“加拿大欢迎您”的时候,他的意思是,“欢迎您来好好的做个加拿大人!”
我们没想到,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职场上的竞争对手,将是上面说的那些任命告示的,其他族裔移民的精通英语的子女。
我们没想到,既然做了移居北美的决定,这些为家庭的努力有一个重要的成功的前提:
积极主动先学好英语。
越快学越好。
我学英语的一个尴尬故事
加拿大移民政策管理微妙调整 - 听康尼部长演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