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乡是个边远小县城。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应该是人杰地灵。可是县志办宣传部费了很大力气,高薪聘请过专家学者民间高人从盘古开天地查起,为本地历史名人立传,也就只找到过一名探花,再就是几位抗日捐躯的国军团长,以及官至省厅级盖棺定论的党的优秀干部。
但是,不要因此小看俺的家乡。俺家乡有名人,真正的名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敬的名人,只是墙内开花不出墙外罢了。这主要是这位名人真正保养名节,爱惜羽毛,低调,不张扬,也不让人随便拿他显山露水。他的名气说出来吓人,但是更令人敬畏的是他保持着极为普通的身份与生活:他是胡锦涛的清华大学同学,在一个住宅小区守传达。
他叫胡锦波。生于1940年,有人说他是胡锦涛的亲哥哥。
你们不要随便乱讲,他总是非常严肃地这样对人说。锦涛同学是家中独子,他父亲胡静之老先生和母亲李文瑞老大人膝下只有一子两女,锦涛同学只有两个妹妹,大妹子胡锦蓉小妹子胡锦莱。我的姓跟胡主席同音不同字,他是古月胡,就是演毛主席的那个古月两个字,知道吗?我是口天吴。我的名字叫吴金帛。
俺家乡话,吴金帛跟胡锦波读音完全一样,这后面的解释,听起来跟没解释差不多。锦波锦涛,锦绣波涛,对胡主席家庭如此熟悉,不是兄弟才怪呢。尤其是他俩的长相,清秀端庄俊面男,仪表堂堂,咋看都有共同基因,只是锦波矮一点,略微显老一点。而且锦波老人坐如钟站如松,衣着永远整洁,无论穿中山装还是西装,都那么合身得体,不苟言笑,说话平和稳健,严肃中总是透着和蔼与威严,那么一种特质,如果不是主席家族那种特殊背景教养,也是只有清华大学,尤其是胡锦涛主席那一届出类拔萃的新中国清华“5字届”,才有的学生和辅导员气质。见识多的干部当然一望便知。无知的群众经过点拨,一听一看也明白。
什么叫“清华5字届”,你们知道吗?锦波老人常常侃侃而谈,谆谆教诲。
清华“5字届”,是1959年9月考入清华的那一届。我们这一届,在反右大跃进都过后才入学,在文革开始前的1965年毕业,正式认真的学习满满五年,等于现在的大学毕业再读研究生。不但是全国的精华学子,学制最长,而且几乎没有政治运动干扰。锦涛同学和他的夫人刘永清同学,是入学时年纪最小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你们知道锦涛同学考入清华大学时多大吗?锦涛出生于1942年12月11日,他1959年9月入学清华水利工程系,还刚刚满16岁啊。
一个守传达室的老人,对国家主席生平如此熟悉,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谁能不服?
更难为可贵的是,老人几乎从不谈自己,也不乱说他和锦涛同学任何私人秘闻轶事,只有胡主席不太为人所知但确证无疑的基本简历家世。最多有时候提醒人家,他严格地说并不是胡主席的同学,只是校友,同时同期同在一个清华园。
吴金帛的老熟人知道,他确实是清华园的,而且是1959年参军入伍后进入清华大学的。他是文革初期复员回家,回到人民公社投枪扶犁。那年间,什么清华北大的下农村进工矿是普遍现象。在他家中墙壁上,除了毛主席像和放置鲜红塑料封皮的《毛选》“宝书台”,就是一张手工描彩的结婚照加一张他在清华大学校门前的黑白照片。虽然有人记得他参军前只上过初中,但是当年谁都知道毛主席说了,“人民解放军是所大学校”,吴金帛同志解放军清华大学毕业,牛皮不是吹的,就跟火车不是推的更不是奥巴马拉的一样。尽管当年知识分子不吃香,但是乡下对大学生还是很尊敬的,对北京清华大学,干部们还是听说过的。因此当乡下小学一个老师被发现有“历史反革命嫌疑”而被开除之后,很快就让吴金帛顶替当了“民办教师”。
吴老师不愧是清华大学出来的,教乡村小学生语文算术音乐体育政治图画样样行,很快就成了校长。清华大学生教小学当校长,这名气不是一般的大。后来全国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教育要革命,全国农村要普及教育,公社要兴办“五七中学”,革委会立即想到这位清华大学出来的小学校长应该当中学校长。可是档案上记载吴金帛尽管是党员,复员军人,是北京部队驻扎清华园的通信兵,但是他家庭出身上中农,妻子而且出身富农,这当校长就有点不合适。于是请他到五七中学教英语。
不行啊,吴老师说,我学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课,外语学的阿尔巴尼亚语,也学得不好。教英语不行。就教政治课吧。
就这样,吴金帛成了公社第一所初级中学的元老政治课教师。后来初中变成附加高中的完全中学,吴老师一直安分守己,当他的政治课教师,最大的负责官衔是高中班主任。人缘口碑极好。后来他成为了全县连年评选的优秀教师,又成为了全县最王牌的重点高中的省级特级教师。后来县城办大学,要聘请他当教授,他谢绝了,以教授专家级的省级特级教师资格待遇退休。退休之后,胡锦涛同志当上了国家主席,他和胡主席的清华缘分才被当地人知晓传播。他那高考三次连年落第的儿子,也被县城新办的大学录取,三年毕业后县委和校领导亲自登门询问,将贵子留在县里到国土局工作是否屈才了。胡锦波老师(这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认为他叫吴金帛了),一脸严肃地当着领导的面教育儿子:我们绝对不能要求任何照顾,不能要求任何特权,这不符合清华园的精神,更不符合锦涛同志的指示和教导。既然县委和学校领导分配你留在本地,到国土局工作,就要服从分配,好好干,要对得起党和胡主席!
(当然,这时候连清华大学毕业生国家都不包“工作分配”了,何况这个县城自办的“编制外大学”)
胡锦波老师的儿子挺争气,当然也挺牛逼。他很快就升为国土局副局长。在他和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小县城的“国土开发”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高楼别墅如雨后春笋,鳞节栉比。这位胡局长也挺低调。(人家都是这么称呼,胡吴反正同音,后来干脆也是写成胡了)。无论他的上级还是下级有意无意打探他家同胡主席的渊源,他总是说,我父亲一直教育我,要象胡主席那样为人做事,保持低调,把党的利益人民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千万不要追求名利,不要突出个人,不要搞不正当关系。我爸就说了,那位清华同学雷如清,本来只是一名退休工程师,只因当年是胡锦涛同学的入党介绍人,现在出任什么公司董事长,就不太好。老实说,我对毛新宇那样高调张扬都有点看法。当然,毛主席不在了,胡主席也会原谅毛新宇的,大家也能理解。
有人传说胡锦波的儿子胡副局长拥有县城整整一片别墅群。胡锦波就住在那里。胡副局长和胡锦波听后都是一笑置之。胡锦波老人说,不错,我住在这里,我还在这里守传达室。有人高价请胡锦波老人演讲,都被他拒绝。电台报社记者要采访,也被他拒绝。他被逼急了,就非常严肃地告诉他们:你们这样张扬宣传,突出个人,不光是我不愿意,胡锦涛同学也一定很不赞成,不会同意的!
越不宣传越不张扬,胡锦波老人和他儿子的名声越大——不但市委甚至省委领导都经常来这个传达室看望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清华老人,许多本地百姓外地旅客都慕名经常积聚在这片别墅楼前的传达室外面,远远地翘首企望,看一眼这位可敬的老人,胡锦涛主席的清华同学亲哥哥,一饱眼福。中学生们经常可以直接走进传达室,这位老人慈祥地抚摸他们的脑袋,给他们糖果饼干甚至巧克力吃,一边给他们娓娓讲述清华大学的优美校园革命传统和胡主席的伟大教导与指示。孩子们经常在离开时甜甜地高喊:谢谢胡爷爷! 人们也经常看见胡锦波倚在传达室门边,向孩子们慈祥地挥手,孩子们再见,长大接好革命班!那身影,象极了他的那位伟大的清华同学。
不久前,就在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的期间,县城传来一个噩耗:胡锦波老人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
县城举行了庄严肃穆隆重但是绝对不铺张不喧哗的追悼会。鲜花哀乐,吴金帛老人的遗体覆盖着鲜红的党旗,遗像慈祥严肃亲切地注视着各位来宾,全世界从来没见过他的人见了都面熟,肃然起敬。摆满的花圈有的来自副省长副部长甚至中将司令员。遗像上面的白绸横幅大书苍劲魏碑体黑字:
高风亮节的胡锦波同志永垂不朽
附记:
本文因为题材内容太敏感,真实得荒唐,且涉及不少活人死者和熟人亲友的隐私,因此绝对不能看成新闻报导。因为本人的文笔太烂,这样的白描速写,也不能说是报告文学甚至小说。因此俺无法归类此文的体裁,只能算是一篇“博文”。另外,根据党中央最新法规,千万不要把此文点击超过4999次,转载千万不要超过499遍,本人没有版权,转载转发千万不要注明原作者和出处,拜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