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美人计的太子(上) 南宋的宁宗时,因宁宗无儿子,就从皇室中选赵竑为太子。 当时的右丞相为史弥远。本来,在此前几年,史弥远和韩侂冑一起(那时史是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长,韩是右丞相),为了树立什么个人的威信,向金人发动战争。南宋的军队早就是豆腐渣了,战争的结果是宋大败。金人讲和的条件是杀了发动战争的韩侂冑。史弥远用计杀了韩侂冑。韩侂冑本想打过淮河,结果是宋的军队没过淮河,他自己的脑袋却被装在盒子里,过了淮河。 史弥远通过杀韩侂冑,牢牢地控制了朝政。 “竑好鼓琴,丞相史弥远买美人善琴者,纳诸御,而厚廪其家,使美人目闲竑,动息必以告。美人知书慧黠,竑嬖之。宫壁有舆地图,竑指琼厓曰:“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又尝呼弥远为“新恩”。以他日非新州则恩州也。弥远闻之,尝因七月七日进乞巧奇玩以觇之,竑乘酒碎于地。弥远大惧,日夕思以处竑,而竑不知也。” 这是《宋史》的记载。《续资治通鉴》对此的描述略有点不同: 竑好鼓琴,史弥远买美人善鼓琴者纳诸竑,而厚抚其家,使瞷竑动息。美人知书慧黠,竑嬖之。时杨皇后专国政,弥远用事久,宰执、侍从、台谏、籓阃皆所引荐,权势熏灼,竑心不能平,尝书杨后及弥远之事于几上,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宫壁有舆地图,竑指琼、厓曰:“它日当置史弥远于此。”美人以告弥远。竑又尝呼弥远为“新恩”,以它日非新州则恩州也。弥远闻之,因七月七日,进乞巧奇玩以觇其意,竑乘醉碎之于地。弥远大惧,日夜思以倾竑,而竑不知。真德秀时兼宫教,谏竑曰:“皇子若能孝于慈母而敬大臣,则天命归之,否则深可虑也。”竑不听。 赵竑善于弹琴,史弥远就买了一位会弹琴的美女送给太子赵竑。他很宠爱这个美女。史弥远多给美女家人钱,让她监视太子赵竑,也就是充当特务。 当时,杨皇后专权。她可不是赵竑的亲娘。史弥远牢牢地控制了朝政。赵竑很不满。他把皇后和史弥远做的事都写在书几上。还指着地图,告诉那位美女:将来要把史弥远流放到那里去(在整个宋代,对于犯了“罪”的大臣,一般的惩罚是把他流放到荒远的地方,很少把全家都杀了。岳飞等是例外。这里明确地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风气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有多大!太子想到的对死敌的处理措施仅仅是流放。按照铁血政治的方式应是埋伏刀斧手,擒住后就地正法才行)。他连皇帝的位置的影都没摸到,就想把死敌的流放地都想好了。并且把这告诉那位女特务! 由此看来,这位太子赵竑不但没有任何政治头脑,自然政治手段就别提了。就常人而言,他是严重地缺心眼! 在此稍扯远一点。赵匡胤靠军事政变登上皇位后,整天唯一琢磨的事就是如何防止大臣们造反。他可是用尽了一切手段。最后,是他弟弟赵光义当上了皇帝。赵光义在自己死后,是把皇位位传给他自己的儿子,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匡胤的儿子们很可能是被赵光义杀了,而不是什么“自杀”)。许多历史学家根据野史的记载推测是赵光义谋杀了赵匡胤而夺得皇位的。我们对于赵光义是否谋杀了他哥哥不太感兴趣。赵匡胤就是不被谋杀,他也活不到今天。管那些鬼事!有一点可以肯定,赵光义绝对不是像《宋史》描述的那样是赵匡胤奉他老娘杜太后之命而有意传位给他弟弟的,而是赵光义靠阴谋而夺得皇位的。这在《宋史》中有蛛丝马迹可寻的。不过,这里我们不去扯。 宋在1127年发生“靖康之变”的事件。宋徽宗和他儿子宋钦宗及皇室的所有的男女都被金人俘虏。只有赵构凑巧逃跑了。那些男女均被金人押到今天的东北去。赵构逃到南方建立了南宋。他低三下四地和金人签订了和约。签订和约后,金人只放回赵构的老娘。其他的男人仍扣押在东北。后来,那些男人被完颜亮全部杀死。赵构当了皇位后,生了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很小就死。赵构再也没生出儿子,尽管他老婆再多。赵构无奈,从赵匡胤的后代中选了一位做太子,就是后来的孝宗,而没有从赵光义的其他后代(大概和皇室的关系都很疏远了)中寻找一位男性作太子。 赵构为什么这样做,历史书一句都没提。我们推测,宋徽宗及大部皇室的男女都被异族俘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赵光义从他哥哥手里夺了皇位,并传给自己的儿孙。赵构从当时存在的历史资料中一定知道,或者他猜测出来了。也许他认为宋皇室作了俘虏,大概是他祖宗赵光义丧尽天良的报应。注意:这样的思维在古代中,不相信的人是很少的。所以,他也许是出于良心的发现,或者避免更大的报应,他把皇帝位传给赵匡胤的后代。当然,这是我们的猜测。 赵光义的后代中,除了真宗几个心地比较善良外,其他的都是非常坏的家伙。而赵构传位给的那位孝宗及后来赵匡胤的其他后代都是很傻的家伙,甚至严重地缺心眼。并且,皇帝的生殖能力都严重地下降,很多皇帝都生不出儿子。这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现象,我猜不出来。也许是赵匡胤的后代被整得很惨,在民间只能找些傻乎乎的女人做老婆,多少代筛选后,后代都是些傻家伙?那生殖力下降的原因就更无法解释了。日本的天皇家族中,现代的生殖力严重下降,那大概是在一千多年的时间段内,天皇家族中动辄外甥娶亲姨姨做老婆;叔叔娶亲侄女,他们家族中劣等和致病基因全部被筛选出来的结果。反正,南宋就是那些傻家伙做皇帝,而大臣基本就是些黑帮一类的人物。 而那位太子赵竑更是位傻乎乎的家伙。他是因为皇帝自己没儿子才被选作太子的。对他而言,要度过从太子到皇帝这一段极其危险的时期,这是对他智力的严重考验。 中国历史中,太子在没有登上皇位前被废被杀的比例是很高的。好像没有人去统计过究竟有多少太子得到这样的命运。香港那位对中国历史半通不通的家伙煞有介事地总结出什么“皇帝历来不喜欢太子”一类谬论。这是中国残忍的独裁政治运行规律和人性中黑暗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什么皇帝喜欢不喜欢太子的问题。具体如何分析,那至少需要几万字的篇幅,我们可没有时间去扯。 太子赵竑在不适当的人面前轻易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暴露出来,还生怕别人记不住,写在书桌上。这是犯了第一个严重的错误。太子欲在将来收拾哪些有权势的人物,这样的机密事情只在自己认为是贴心心腹的面前才敢透露一二。这样的心腹必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不能是没有任何人理的孤独行者。2,必须是对太子忠心耿耿的,绝对不能是见风使舵的人。并且是具有长远眼光的人。至少在太子的眼中是这样的人。3,在关键的时刻,必须是不惜自己性命的人。若太子选中了这样的人后,只能在合适的时刻,把自己重要的打算向他交代一二——那只是他应当知道的,而绝对不应是自己的全部打算。向他透露自己打算的目的有二:一是试探他对太子忠心的程度;二是让他有所准备,以便在关键时刻不会惊慌失措而坏了大事。 太子一旦向选定的目标透露了自己的“阴谋”后,他就必须作出决定性的决定。要么跟定太子,忠心地为太子卖命;要么另投靠现在有权势者,疏远太子,甚至出卖太子。他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了。 太子赵竑在那位美人面前抛出自己未来的想法。他是在根本不合适的人面前作出愚蠢的举动。那位美人根本不是太子在将来收拾权谋之臣的人选,太子也没有那个想法。就是那位美人不是史弥远派来的特务,太子向她透露自己的计划也是愚蠢至极。因为人性的弱点就是善于把自己知道的秘密向别人炫耀。民间所谓“贼不打,三年自招”就是这种现象的恰当描述。拉登自己不就是自己招供了他如何策划911事件的具体过程吗?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自然会有各种目的的人给太子出主意。“真德秀时兼宫教,谏竑曰:‘皇子若能孝于慈母而敬大臣,则天命归之,否则深可虑也。’竑不听。”这短短的两行字透露了重大的事件。真德秀当时兼职“宫教”,我没有时间去查《宋史》的《百官志》,我估计大概是相当于“太子太傅”一类的位置,不过这里更可能是太子的某门课的教师。估计不会是《量子力学》或《粒子物理》一类的课。他对太子说的话被《续资治通鉴》的作者归纳成二十三个字,那可是深有大意,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话(这里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语言的含糊性和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是多么大)大概是:太子若能和皇后搞好关系,借助皇后的力量,至少不使皇后和自己作对,并且要掌管一批为自己出力的大臣,则当上皇帝的可能性大增。否则,恐怕未来很难预料。 那位皇后不是太子的亲娘。就算是亲娘,为了权力,娘老子杀自己儿子的事,在中国能找出一堆。没有任何自己信任的力量为自己卖命,在政治上而言,那就是一具僵尸。太子自然也不能例外。政治斗争就是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势力为自己服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惜,太子对此一窍不通。 真德秀的话是太子当时能保证当上皇帝所唯一能做的,且必须做好的事。可惜,对他的真知灼见,“竑不听”。一个人,若他自己头脑中对某事没有任何见解,你劝说的再有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的。再好的参谋长也无法使傻瓜的司令变成聪明人。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太子赵竑把自己的心思完全亮给了他痛恨的对手,并且该做的事,他又根本不去做。这是他犯的第二个致命的错误。 在这样的情况下,史弥远会怎样做呢? 稿子对网上而言已太长了,就此打住。下回再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