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曾经是国家机密
中国很早就设置专业的史官,负责收集历史资料和写历史。那么,历史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
司马迁的老爹司马谈是太史令,就是史官。他想写作一部历史,但没有完成。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司马迁要完全他的这一心愿。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这个教诲,年轻时就着手准备写作这部历史书。在他还未完成这部书时,因为要回答皇帝对他的问话。他为兵败而投降了匈奴的将军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凶残的汉武帝判处死刑。为了活下去,司马迁接受宫刑来代替死刑。
他忍辱负重,咬牙完成了今天叫作《史记》的那部著作。在完成自己的心愿不久,司马迁就离开了这个对他极其凶狠的世界。
在司马迁离世后很久,由他的外孙杨恽向社会流传这部书。这部伟大的著作才最终面世了。最初的名字叫《太史公书》。
这部伟大的著作问世后,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班固虽然在政治上对司马迁不满,指责司马迁“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云云。今天看,此点正是司马迁伟大的地方。但对于历史描述而言,班固对司马迁没敢指责一句。他本人写的《汉书》,无论丛体例上,还是写作风格上,都是极力模仿司马迁。这本身就是对司马迁的最大褒奖!
外国的汉学家们对《史记》更是赞扬有加。一个极有趣的现象是:每当他们发现《史记》中对某些事件的描述不符合他们的口味时,他们就说这是其他的人把《史记》篡改了的结果。比方说,秦始皇对山发怒,要惩罚大山的怪异举止,秦军坑杀四十万赵的降卒等。他们一口认定这是被什么人篡改了。他们这样做,就是暗含了一个前提假设:司马迁写的不会犯大错。司马迁的记述一定符合他们的推测。
我个人的看法是,虽然,我们无法把握司马迁记的不会出错,但他们的那些指责,有的是他们按照今天民主社会的思维,去推测古代极其残忍的社会的某些做法。那是可笑的。像秦军杀害四十万人。那个数字几乎不会错。从事件的发生到司马迁的时候,仅一百多年,四辈左右的人,靠口头传,也一定很准确。在今天,当地的百姓用豆腐做的一道菜叫“白起肉”,可见此事留下仇恨有多深。
有的怀疑是那些历史学家们对中国的文化理解太浅而导致的。
三国时,那个呆气很重的王允咒骂汉武帝没有杀司马迁,致使谤书流传于世。他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头脑和手段。在犯下愚不可及的错误后(如果他真的读懂了《史记》的话,他不应犯下那样的可笑的错误),他的全家被叛军杀死。那也算是他罪有应得。关中平原上人口几乎灭绝了,这也是王允该负责的。
只有现代的没有头脑的人,动辄把《史记》胡乱贬一通。说什么司马迁被判了死刑,朝廷不会让他接触到历史资料。他们把中国文化大革命时的疯狂想像成中国的传统。司马迁是太史令,每天在皇帝面前转悠。正因为此点,他才获罪。出狱后,他任中书令。仍在皇帝面前忙活。
司马迁记述历史,是非常严肃的。他在记述刘邦帅大军三十万被匈奴围困达七天之久。陈平用计使刘邦得以逃走。否则,刘邦有成为俘虏的危险。“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此处的集解引《桓谭新论》说:“此策乃反薄陋拙恶,故隐而不泄。高帝见围七日,而陈平往说阏氏,阏氏言于单于而出之,以是知其所用说之事矣。彼陈平必言汉有好丽美女,为道其容貌天下无 有,今困急,已驰使归迎取,欲进与单于,单于见此人必大好爱之,爱之则阏氏日以远疏,不如及其未到,令汉得脱去,去,亦不持女来矣。阏氏妇女,有妒媔之 性,必憎恶而事去之。此说简而要,及得其用,则欲使神怪,故隐匿不泄也。”此人自己想像个所谓的计谋,还认为这不是很容易吗?和司马迁一比较,他个人眼界的高下立现。司马迁在记载陈平的其他计谋时,只说:“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司马迁对没有根据的东西,一般不乱记。当然,这不是说司马迁记载的的都一定是确实的。
西汉宣帝时,《史记》中的某些部分都不对大臣开放。据说东汉时,把某些部分删去了。反正,班固拿到皇室赐的版本时,就少了十篇。
东汉时,东平思王宇到长安去要求皇帝赐给《史记》。
后年来朝,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曰:“臣闻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礼不言。今东平王幸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危失,而求诸书,非朝聘之义也。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不许之辞宜曰:‘《五经》圣人所制,万事靡不毕载。王审乐道,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辩破义,小道不通,致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诸益于经术者,不爱于王。’”
对奏,天子如凤言,遂不与。
这位王远道来京城,求《史记》。武夫王凤认为,其中有汉初时狡诈的计谋记载,不能让诸王知道。最后,竟然不给。历史书竟成了国家机密。
不要认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仅是对百姓的,对皇帝附近及外番官宦的一切人都适用。这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