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古宁头大战》有感
台湾1980年拍摄了一部电影《古宁头大战》。古宁头是金门岛上的一个地名。这个电影描写了1949年秋天,共军以近一万人的兵力,试图攻占金门,而被全歼的经过。
凡是对渡海进行两栖登陆作战陌生的人,总是把欲渡的海峡想像成一道河流。二战时,希特勒欲发动侵英的战争,首要条件是击败英国的空军(实际还有英国的海军,不过,德国要击败英国的海军,那基本就是做梦罢了)。这个目标没有达到,希特勒无限期地推迟了侵英战争。为此,德国的许多将军对希特勒非常不满,认为应当侵略英国,这些人中,包括了纳粹所谓的三大军事天才之一的曼施坦因。他们把英吉利海峡想像成了一道河沟。看来,军事上天才和白痴有时是非常困难分清楚的。
当德国侵略了苏联后,苏联急切地要求英国发动在法国登陆作战。丘吉尔明确告诉斯大林:英吉利海峡不是一道河沟。就军事技术上讲,斯大林完全没有能力理解这一概念的。
迫于斯大林的压力,丘吉尔为了显示英国对德作战的决心,还是在1942年8月19日派出以加拿大军队为主力的7、8千人的军队,袭击了德国防守严密的港口。结果是被赶回了大海。即使是曾任过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还是低估了渡海作战的困难。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没有这次惨败,就没有后来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共军在打败了国民党的军队后,视金门岛与陆地之间的海峡就是长江的一段嘛,他们想靠鱼船和舢板,要登上金门。当国民党的军舰把困在沙滩上的共军登陆用的鱼船彻底砸烂后,登陆的共军只有死的份了。
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总体设计,到具体细节的描述,其思维方式和手法,和大陆描述共军作战的电影完全一致的。唯一的差别是把对方互相颠倒了一下。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对方的人员一般都是歪带帽子,斜瞪眼,动辄大骂“他妈的!”凡是被打死的人员,死前一定要说完一番话,才肯死去的,否则,就是不死。被打伤的己方人员,一定是说:“别管我!往前冲!”
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都是在打了胜仗后,一般是把对方描写成很强悍、很能打的。这样的话,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方显示自己更强大。而现代,则改变成,把对方描写成近乎白痴加傻瓜。这是两岸共同采用的标准思维方式。
双方的官名好像大部分是一样(不是指团长、营长和连长一类官名)的,双方都称自己人是“同志”。双方描述对方,使用的思维方式和手法,完全一样的。
这个电影就告诉了我这些东西的。
当然,还有一点:土包子想明白跨海两栖登陆作战的技术,那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