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究的本意是什么?
汉语中有个“学究”一词。现代专指是迂腐浅陋的读书人。那么,它的本意是什么呢?
唐代的科举中,“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这里是说,科举的科目中有精通五经的,有精通三经的,有精通二经的,还有专门深究一经的。宋代仿效此,但简称为“学究”。这是这个词的由来。
宋朝的科举“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皇帝经常赐多少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同出身。”其中的进士出身和进士是有区别的。“同学究出身”,其意群划分应当是这样——同-学究-出身,而不是同学-究-出身,是指和学究出身同。这个词表面上说是“同”,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宋史》上仅是泛泛而言的。其实,宋代的各种称呼,不同的年代里有不同的叫法。第一等即是第一甲。后又定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甲为“进士出身”,第四、五甲为“同进士出身”(同出身),后曾改第五甲为“同学究出身”。南宋孝宗时改为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宋代,几乎是每年,皇帝都要赐若干名什么人进士及各种档次的名目,其中一定有“同学究”这个术语。
这就是“学究”一词的本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