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中天评三国的己见 易中天先生对三国的评论,大名鼎鼎。有人向我推荐他的DVD,我没有时间看。 偶然在网上看过易先生的三集讲解,是关于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和永安托孤的。看三集足矣,勿需看第四集。我遂写如下的评论,基本是对易先生的大不敬。还请易先生谅解。 先说大概的印象。 易先生在大学里是教什么科目的,我不清楚。但我觉得易先生大概不是一个好的教师,至于是否是个好的教授,我说不好。从录像上看,易先生在讲台上,语言缓慢而沉闷,用词贫乏而僵硬,毫无幽默感。思路涩滞而常停顿。眼睛要不断地瞥在讲台上的提纲。生怕讲解遗忘了,或者讲错了。这些举动,像是刚上讲台,毫无讲课经验的人的动作。这哪里是要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来吸引人,在电视台上要露面人该有的样子?如果是为了引用原文,直接拿起稿子读都无妨的。对一段仅几十分钟节目的内容完全记住的信心都没有,还要吸引人,这是很难的。从电视画面偶然显示的台下学生呆若木鸡的表情上看,讲解的现场气氛之沉闷,是可想而知的。 还有一种可能是:易先生本来讲课是挥洒自如的,但在那个电视排练台上必须遵循什么人教条,机械而呆板地讲,否则,滚蛋!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就冤枉了易先生! 既然是讲解历史,易先生理应对历史有相当的洞察力。从他的讲解上看,易先生好像是此种能力不太强,甚至是很缺乏。他把学术界许多胡乱扯的东西都搬来,动辄说,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这实在是废话。如他讲解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其战略目标是谁时,竟然说,曹操是想打孙权还是刘备,学术界都搞不清楚,进而推论:恐怕连曹操自己也不清楚。这样的评论,简直是在靠玩笑。他还把所谓的赤壁之战时,曹操仅有五千兵的学术观点都搬了出来,这给人一个他对基本历史事实缺乏判断力的感觉。 易先生对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托孤的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他竟倾向于把“君可自取”理解为:你可选我(刘备)另一个儿子继位。这说明连他对古文的理解,我都实在不敢恭维。 《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他说这封信可疑,根据在哪里?就算此信不可信,当时,孙权控制了整个江东(南),而刘备仅在荆州刘表处,私自抢来了不多的军队。新野一战,曹操的铁骑追得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只有逃命的份。关羽有部分水军接应,刘备、诸葛亮等人才免于被俘的命运。关羽是从北方来的旱鸭子,他仓皇来掌管水军,会有什么战斗力?我说此时的刘备一伙基本是流寇!在此情况下,曹操的主要注意力完全是孙权,还有什么疑问吗? 从曹操后来的一系列举动中主要是想攻击吴来看,曹操战略的矛头始终是吴而不是蜀就很清楚了。在赤壁惨败后的第二年就是公元209年,曹操曾率轻舟部队,出合肥。试图再次出击吴。大概是准备不足而作罢。曹操经过了四年的准备后,于212年底屯水军于巢湖,准备进入长江而攻击吴。孙权修了濡须口工程抵御曹军。因无法突破孙权在濡须口的封锁,在僵持了几个月后,雨季来临了,曹操只好撤军。这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吴的军事行动。曹操的眼光始终是盯着孙权,不是非常清楚的吗? 只有在214年,刘备率军攻入四川后,曹操才把眼光转向蜀。曹操于215年,率军进攻张鲁,夺取了汉中。因部将张郃进攻四川东部受挫,曹操才放弃了进攻四川的打算。直到临死前,曹操再也没有打过四川的主意。 曹操在217年,再次率水军进驻巢湖,准备攻打吴。又在濡须口,曹军被封锁死,无法前进,只好撤军。220年初,曹操病死。 很明显,曹操在赤壁惨败后,始终没有忘记吴。他的战略目标是吴,而不是蜀。这是非常清晰的。易先生怎能说出:赤壁之战时,曹操的目标是谁,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呢?只有这等历史观察力水平的人,恐怕是讲解不好历史的。 另外,易先生对于在赤壁之战时,黄盖诈降,利用刮(东南)风点火。他说,风是怎么刮起来的,不知道。他大概只知道中国大陆在冬天里盛行西北风。其实,地面的风向经常受地形的影响,而导致赤壁火烧的东南风只是局部就行了。在一月份,大概就是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段内,武汉至洞庭湖之间的长江附近,盛行风是东北风,而不是西北风。当然,盛行风的概念是数学上“数学期望值”的含义。而此段的长江河道是西南-东北走向。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时的大陆高空为盛行西风控制。在1500米的高度上,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和分流作用,强大的西风带分为南北两个分支。它们在青藏高原东面的西南与华中地区上空重新汇合,并形成一条切变线。这条切变线通常和上述的那段长江河道平行,并经常在此处向南面一定范围内移动。这条切变线的西端经常出现小冷涡。赤壁之战的地点东南方向上是幕阜山,其高度近1600米。这正是两条西风带汇合的高度。由于受高山的干扰,冷涡会影响地面流场的方向。这个冷涡在移动时,极不稳定。它影响地面的风向,从而导致风向多变。今天湖北的气象台的资料显示的是:“鄂西北和鄂东南因山脉和河流走向多是东西走向或东南-西北走向,故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所以,在赤壁之战的长江上,晚上刮东风就不奇怪了。 其实,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说当时刮的是东南风:“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只有《江表传》说:“时东南风急,……”另外一点,在江上,晚间的风很强。现今的科学家们研究洞庭湖区:“在水平方向上,湖面平均风速比陆地平均风速大2.3m/s。湖面瞬时风速是陆地瞬时风速的2倍左右。”长江作为流量很大的水道,江面上的风通常比陆地上强一些。这是当地人很熟悉的。 所以,赤壁之战时,江面刮强风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具备什么类的知识,那是苛求别人。我们更没有用此点去责怪易先生的意思。只是想表明一点:他的讲解很沉闷。 我自然不是把易先生的讲解贬得一无是处。他用一二三条的形式,试图把思路条理化,打破传统的连基本概念的内涵都稀里糊涂的思维方式。这是个巨大的进步。第二,他严格按照历史记载去解释历史,并经常指出《三国演义》中哪些情节是虚构的。这样,他的讲解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心中视《三国演义》描写的事件是历史事实的这种荒诞看法,其功莫大焉。我曾见过网上什么人论述诸葛亮的军事天才,举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东西。并且不容别人说不同意见。这实在是荒谬之极。 可能是我对易先生的讲解期望太高,从而苛求易先生了。还请易先生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