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的特性(2)
狮子是共同抚养子女的。未成年的狮子,年龄都只差几个月。每头狮子都有自己中意的巢穴,地点通常都是自己的出生之处。生产完毕,母狮和幼狮单独处数周。幼狮在四至六周大之前,通常不会曝光的。
一等到幼狮能独自四处行走,母狮便会将它们带出来,加入狮群的行列。母狮通常会在同一段时间内生产,因此大多数幼狮最后都交由二至四只母狮组成的“幼狮团”共同抚养。母狮喂奶到六至八个月后,幼狮便改由“幼狮团”负责照顾的责任,直到母狮再度准备生产为止,届时幼狮也将近一岁半了。
母狮能认出自己的子女的。亲生的子女要吃奶,它们很有耐性的;别的狮子的孩子要吃奶,它们会咆哮一声,报以老拳,并亮出尖锐的牙齿,赶走那些讨厌的小家伙。
家族式的幼狮团,是非常松散的团体。如果对方和它是远亲,母狮的警觉性便大为提高,而且它通常只肯哺育自己的子女。当母狮只生一或二胎时,它会比生下三、四胎的母狮有较大的剩余奶量。由于母狮不管生几胎,皆有相同的奶量。母狮有四个奶头。只生一胎的,可以哺育其它狮子子女。
幼狮团的母狮所吃的食物,要比独力觅食的母狮为少。由此可知,共同抚育下的幼狮所得乳量,也远比单一母狮者为少。
这是狮子实行共产主义方式,要付出的代价。(深山兰注)
共同抚育的母狮离开幼狮,也是集体行动的,它们会一起捕猎,一起进食,然后再一起返回幼狮身旁。当然,它们会留二只以上的母狮看护幼狮。
幼狮经常因为身处幼狮团而营养不良,但生育的母狮是狮群中最富有团结精神的,没有子女的母狮便不会如此合群。
母狮大约在幼狮六个月时为它们断奶。但要一直等到它们有能力猎食和自我防卫时,才会再怀下一胎。不过,幼狮若不能活过两岁,母狮会立刻开始交配,不会浪费时间在哀悼中。它必须立即开始,再生一窝小狮子。如果幼狮能够安然活下去,它们就成了母狮的避孕装置。
虽然母狮要花费近两年的时间抚育幼狮,但公狮总蠢蠢欲动。因此,当家的公狮必须随时为自己的交配权而战。
公狮是功力主义之父,它们很少为家庭提供食物。主要的贡献仅在于保护自己的幼狮,免受其他公狮的攻击。然而,它的保护也只提供到幼狮大约九个月大为止。再大的幼狮已有逃跑能力,可跟随母狮前往安全处所藏匿。而母狮也要等到幼狮二岁大时,才可准备再怀下一胎。在这一年当中,它既不会怀孕,也不再授乳,只专心一意地照顾这批小狮子。
所有当家的公狮群,最后都会被年轻力壮的一代打败,没有狮子可以永远高高在上。但被驱逐的公狮群所生的子女,对刚获得当家权的公狮而言只是个障碍,新来者也想赶在自己被击败前尽速孕育下一代。它们想要与母狮立即进行交配,然而有幼狮在身旁的母狮却无法受孕。为了自己的亲骨肉,公狮群只好将先已有的幼狮全部咬死。
通常公狮咬死全部的四个月以下的幼狮。如果那些幼狮活着,母狮还得再过八个月才可再度交配生育。但八个月对公狮而言太长了。在它们全部的成年岁月里,可以在母狮群中当家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这个数字好像很可疑,也许是印刷错误——深山兰注,据我所知,有的公狮,很老了,还在控制母狮群的。)。它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当继父上。
公狮把别的狮子的幼狮全部杀死后,几天,母狮就发情,和杀子的凶手交配。
在所有的公狮中,大概在一生中至少杀死一头幼狮。世界上每只狮子都有一位谋杀者的父亲。在它们的社群中,善良的狮子不会有太多的子嗣。这里不讲究美德。
四个月以上的幼狮(包括雌雄)会被赶走的。年轻的公狮要过流浪的生活;而年轻的母狮便要设法组成一个新狮群的。养育自己的后代,并居住在母亲的邻近范围内。在同一批幼狮中,若只有一只母狮,它就得自己过活的。母狮一旦落单,便只有等生育了子女后,才能过团体生活。孤独的母狮从不和其他狮群出身的母狮组队。它们不像公狮,可以和毫不相干的其他公狮结伴。但她们既然很难养育活幼狮,便注定要孤独走完一生。
落单的母狮生活一般很悲惨的,主要是没有自己的领地。
狮群的区隔都是永久性的,母狮一旦离开数月以上,故友就会化为世仇。而经过多年的敌对状态,还能再度结盟的母狮,在全非洲,只有两宗报告。母狮群要壮大,至少要有三头成兽。母狮异于公狮。落单者永远不会和不相干的狮子组成团体。母狮扩大团体的唯一方式,便是纳入自己的女儿。
为什么母狮这么不情愿离开家乡?身为幼狮的主要养护者,它必须知道何处是最安全的巢穴,何处是饥荒期的最佳生存场所。头一次生产的年轻母狮,只知道一个最好的巢穴——就是它出生之处。
小狮子一般有四分之一活不过一年的。而老年的狮子全部会慢慢地被饿死。
与此相对照的是:虽然所有的食草动物,最后都是被杀死吃掉了,但它们的死亡都是很迅速的。
人们一般认为,什么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认为狮子威风凛凛。更多的人愿意自己是什么雄狮。实际的真相是:狮子的下场比被它们猎杀的食草动物还要悲惨的。
这样比较起来,动物学家们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宁愿作食草动物,而不是食肉动物的。
深山兰注:最后这两段是我自己加上的,不是该作者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