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最后被卖前的心理分析
这里的潘金莲是指《金瓶梅》里的潘金莲,而不是《水浒传》里的那位。
潘金莲一生命运悲惨。她很小就被父母卖作了奴隶。大户把她玩腻了,就白送给了武大。到那时,她应当是成为了自由民。武大倒没有把她视为奴隶的意思。
后来,她嫁给了西门庆,那应当是自由了,并且成为了奴隶主。她狠命打心眼不太够用的秋菊,那里还有一份自己曾经是奴隶的意思?
西门庆死后,潘金莲由于作恶多端,吴月娘根本不会收留她,就决定让王婆把她再次卖了。理由是:西门庆娶她时,花费了很多银子。中国可以随便把一个人当作奴隶去卖了。当年的潘金莲为了一句话,可以和人打翻了天。她口口声声老婆都是平等的,她丝毫没有什么平等的概念,她最想要的是;骑在别人头上。她要挟西门庆,去和李瓶儿睡觉,回来要把细节讲给她听。这里除了她那变态的观淫癖好外,恐怕还有要挟、蔑视别人的原因在其中。
潘金莲一句话都绝对不让别人,面对自己要再次被卖的命运,却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更没有去和吴月娘打翻天,自己的身子自己做主,而是耐心等待买主。西方的法学家指责中国根本没有财产权的概念,不是指中国人的东西,别人可以随便拿走,而是指财产所有权被转移时,完全可以不顾法律上的限定。潘金莲被再次卖,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吴月娘叫王婆卖潘金莲,并没有指定价格,由王婆随便卖。王婆根据潘金莲床上功夫好的特点,决定要狠价:白银100两。要知道,当时一个女孩卖的价格就十两、八两银子的,最便宜的就5两银子。中国人口大繁殖,结果是自己的孩子就像猪崽一样的被卖,且价格如此低廉!在《金瓶梅》的时代或晚些时候,明帝国全国一年的总收入就几百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一个帝国一年收来了仅够买几万个潘金莲的钱!
最想买潘金莲的是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他和潘金莲早就在床上搞得火热。按照书中描述的明代法律,后女婿和丈母娘通奸,要处绞刑!陈经济决定用假名买潘金莲,回家作老婆!无奈这位薛蟠一样的人物,有薛蟠的秉性,但无薛蟠的钱财,他无法拿出100两雪花银子,只好去东京凑银子,准备购买潘金莲。王婆告诫他:谁出钱卖给谁,不给留货!只有现货,没有期货!
就在潘金莲望眼欲穿地等着陈经济拿钱来买她时,武松遇特赦,返回了家中。他到王婆处打听潘金莲的下落。当武松告诉王婆,他欲娶潘金莲回家时,王婆不相信武松能拿出100两雪花银子,胡乱推脱。“那妇人便帘内听见武松言语,要娶他看管迎儿,又见武松在外,出落得长大,身材胖了,比往昔又会说话儿,旧心不改,心下暗道:‘这段姻缘,还落在他家手里。’就不等王婆叫,他自己出来,向武松道理万福,说道:‘既是叔叔还要奴家去看管迎儿,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王婆提醒武松:“买潘的价格是白银100两。并虚假地告诉已经有几个人offer 了,就像今天海外的中国人房产中介人常干的那样手段。武松搞明白了原由后,轻松地答应了。王婆催武松赶早钱货两清。“妇人(潘金莲)道:‘既要娶奴家,叔叔上紧些。’”
潘金莲当初为了嫁给西门庆,把武大毒死。武松知道了真相后,欲杀西门庆报仇,无奈杀错了人,被关进了大狱,几乎丧命。多年的牢狱之灾后,刚回家,就要娶杀兄的仇人潘金莲,任何没有傻到底的人大概都会怀疑武松此举的动机!唯独当事人潘金莲对此丝毫不怀疑,立即认可了武松的想法。王婆对此毫不关心,那是很正常的。
而潘金莲举动为什么是这样呢?
潘金莲当年想勾搭武松,一是武松一表人才,又是公务员。且中国经常有嫂子勾搭小叔的传统!今天的科学研究认为,女人一旦对哪个男人动了情,她的大脑中就分泌大量的多巴宁(dopamine)。多巴宁的一种作用是: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改善了心情和感情表达方式。“睹物思情”、“爱屋及乌”,对和哪人相关连的物品,甚至仅是联想,都会导致大量分泌多巴宁。看见乌鸦都感到愉快,那就是多巴宁及其他化学物质的作用结果。多巴宁还控制着许多种荷尔蒙的释放。所以,潘金莲一听见武松的话,大脑立即分泌出大量的多巴宁(像她那样淫荡的女人,这种物质的分泌可能也相对多些)。武松当年凶狠地要杀西门庆的举动,潘金莲都会完全忘记的,她也忘记了告诫西门庆“多使钱,务必结果了武松”的话。她自我安慰“这段姻缘,还在武家。”大概认为武松被多年的“劳教”改造好了,痛改前非,从新做人啦!她生怕错过了这样的好时机,自己赶忙出来见武松!
女人一旦恋爱,智力似乎是零,或者是负值,大概多巴宁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王婆仅拿了20两银子向吴月娘交差时,吴月娘问买主是谁,“王婆道:‘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嫁了他小叔,还吃旧锅里粥去了。’月娘听了,暗中跌脚,常言仇人见仇人,分外眼睛明,与孟玉楼说:‘往后死在他小叔子手里罢了。那汉子杀人不眨眼,岂肯干休!’”吴月娘作为旁观者,她非常冷静地看穿了武松此举的动机,并且准确地作出了推断。如果吴月娘当年对武松也怀着一种爱恋的心情,估计她也看不出来真相了,还会认为武松真的变好啦!
最后的结局是:武松逼迫潘金莲讲明真相后,杀了潘和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