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几个比喻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英文中列为两种:simile 和metaphor。前者翻译成明喻;后者翻译成暗喻。前者是说什么东西像什么,比如:这棵大树像一个巨人挺立在山坡上。后者是把某种东西直接说成是另一种东西,一般的是把抽象的说成是具体的东西。比如:思想的清泉在涓涓流淌。 你若把比喻详细列,估计十种八种都有。我可没有功夫去扯。 写诗,比喻的用法是少不了的。《诗经》中大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今天举几个例子。《大雅》中有一首《绵》。是一首叙事诗。主要描述周人的祖先古公亶父被狄人就是游牧民族侵扰,不得不迁到岐山脚下,开荒种田。开拓新的家园的故事。这说明周人是个完全的农业社会。 这首诗开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杜)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其中“瓞”,注书的学究们说是小瓜。在《诗经箋》说:“瓜之本实,继先岁之瓜必小,状似瓝,故谓之瓞。” 孔颖达疏:“瓜之族类本有二种,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朱熹说:“小曰瓜。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前面的二位注解,越注越糊涂。倒是朱熹说得明白。一位学者的翻译是:“拖拖拉拉,大瓜小瓜,当初我们周族,……。”我初次读完此处,心里糊涂:为什么用大小瓜来比喻周的百姓?这想表达什么意象? 其实,朱熹的注解仅说了一半,另一半仍然藏着。这里的瓜绝对是指香瓜,不是西瓜。西瓜很晚才传入中国。如果你观察过香瓜的生长,就会发现:一棵香瓜作物一般只有一棵主秧,有时有另一个相对短小的副秧。在一棵主秧的情况下,从瓜秧的根部开始,结瓜的规律是,第一个最小,依次增大,达到最大后,瓜的大小开始变小,依次递减。这后面大小逐渐递减的瓜,若能成熟(有时根本没有机会成熟),摘下后,农民称为“下梢瓜”。当然,最后这逐渐递减的现象有时不出现。这取决于瓜的品种和生长期。前面逐渐增多的现象几乎肯定出现。这是一棵瓜秧自然生长的状况。很自然,瓜秧上结几个瓜(我见过的品种,一般结四、五个瓜,多的也不超过六、七个瓜;而个头巨大的西瓜,一棵秧上通常仅留一个瓜!),那是和品种,种植的株距及粪水的状况有密切关系的,但大小演变的特性基本是一样的。统计特征很明显。 其实,一个家庭中多子女,第一个孩子的身高一般不是最高的,高低的特性有点和香瓜的大小分布有点相似。注意:这是统计规律。只看个别的例子是无效的。我定性地观察过许多家庭,好像特征很明显。 在今天,农民们一般在能达到最大的那个瓜以后,把开的花统统掐掉,防止结那些质量不好的瓜空耗养分。 明白了香瓜的大小在秧上的分布特性,理解上述诗中的比喻就很容易了。一棵瓜秧上,结的瓜,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这象征着周人的百姓人丁兴旺,蓬勃发展。这是用当时人很熟悉的生物特性,来比喻抽象的社会发展。这是很形象的描述。 有人会犯傻:那瓜的个头后来不是越来越小了吗?那你就是书呆子啦! 那位学者翻译成:“拖拖拉拉,大瓜小瓜……,”那给人产生的影像太糟啦! 若你问我该怎样翻译,回答是:不知道!我又不想去翻译诗经。读不懂古文的人,就不要读古诗。 另一首诗《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是描写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美貌。大概是属于拍马屁的诗。 对于这位夫人的描述,用尽了比喻。我只谈其中一个比喻“领如蝤蛴”。蝤蛴,注书的人说是“天牛的幼虫,白色身长。”这句是描述妇人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白皙而修长。 天牛的幼虫,一一般生活在树干中,好像是杨柳树中为多。它在树干中凿洞,吃树的木质部。你若把木材劈开,经常会发现那个在蠕动的白色幼虫。样子有几分可怕。我在十几岁时,帮助父母劈木材,常劈出这样的虫子。鸡是很爱吃它们的。古人经常地伐木劈柴,此虫一定很常见。他们就用这种白色的虫子来描述那位美女的脖子。 就算我明白了古人的想法,每当我读到此处,产生的感觉仍然是不舒服的,甚至是一种要吐的感觉。 这个比喻,我无法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