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石在六四时的表现的民间版本
乔石,作为89年时五常委之一,他是如何表现的?
民间的一个版本是:邓小平作为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的人,要求五常委到他家召开常委会,讨论决定邓要求戒严的事情,实质就是要对百姓实现大屠杀的代名词。独裁者的本质在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家竟然成为开常委会的地点,还要装作有什么“民主”外形的东西。
初次表决的结果是:赵紫阳和胡启立坚决反对:李鹏和姚依林赞同;而乔石弃权。这样形成了僵局。邓非常恼火,要求常委们再次表态。什么垂帘听政,现在连帘子也不要了。
再次表决的结果是:赵胡态度不变,乔石“颤抖着”把手举了起来;李和姚自然还是赞同。转述者用的词就是“颤抖着”,说明乔石内心是反对屠杀百姓的,但他无力抗拒独裁者的压力。他自然知道他表态后的结果是什么。
从李鹏想专门撇清自己与屠杀百姓的所谓日记来看,他声称乔石最后也点头了,说明了一点:民间的这个版本的基本内核还是很准确的。
这个版本能传出来,只能是当时在场的人所为。那时,鲍彤是否已经被逮捕了,或者他没有被逮捕,他是否能列席在场,俺们就不知道了。
这个表决的后果是:赵被罢了官,并且一直被软禁到死。胡启立则从中国政坛消失了,而乔石依然做他的官。
如果乔石当时坚决反对戒严,结果会如何?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想一想还是可以的。我个人的推断是:邓会宣布常委们一致通过他屠杀百姓的结论。然后可能把赵、胡和乔直接抓起来的。独夫民贼总是想方设法,想装成有许多人赞同他的样子。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邓在屠杀百姓后,对共党高层头目宣称:如果他当时不是把工人和农民胡弄住了,他本人过不了关的(大意)。言外之意,他可能脑袋搬家的。说明他内心其实是很恐惧的,只是他侥幸逃脱了。这应当是邓的真实想法。
屠杀后的《日人民报》极其狂妄地宣称:只要农民的儿子掌握枪杆子,什么暴乱、骚乱、疯乱都不在话下。他们暗含的逻辑是:因为他们已经丧心病狂,只要许诺作为奴隶的儿子们进城,不再是奴隶,他们杀人放火是不在话下的。今天,这个条件已经不再存在了。农民的儿子,就算进了乌烟瘴气的城里,如果没有成为官位足够高的官僚,能贪污到足够多的钱,他的工资连买一个狗窝式、豆腐渣式的所谓房子,都是梦想的。可是,如果贪了一定的钱,后果也未必是好的。例子足够多的。
在残暴的独裁社会里,一个人有良知,但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去抗争,那将是异常痛苦的事。乔石在六四时的表现,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