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鹅鸭特性比较
一般百姓家养的家禽都有鸡鹅鸭三种,其它的品种较少,我们忽略。这里把它们的特性作一比较。
首先,鹅和鸭属于水禽,喜欢在水中寻找食物和嬉戏;而鸡属于树栖动物,害怕水。一旦落水,立即变成落汤鸡,很容易被淹死。
三种都是非幼稚性的动物,就是幼崽出壳后,睡一两天后,就能自己行走,寻找食物了。如果它们没有这个特性,人类很难饲养它们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许多地方,老百姓家里养的家禽数量,大致是鸡最多;鹅和鸭较少,鹅应当是最少的。当然,在江河纵横的地区或湖区,也许有例外的。这个现象应当是大范围的,且是持续很长时间的。
这是为什么?
首先,饲养家禽主要是为了食蛋的目的,就蛋的质量而言,鸡蛋最好;鸭蛋次之;鹅蛋最差。蛋用型的家禽,自然也要食肉的,因为公的家禽,多数是为了食肉的。就其肉质而言,也是鸡肉最好;鸭肉次之;而鹅肉最次。就其饲料消耗和产蛋之比,估计其顺序也是和上述一样的。就其食性而言,鹅鸭可以吃草和水中动物;而鸡只能吃陆地上的各种食物。鸡可以在森林的地面上,刨土寻找其中的虫子一类事物;而鹅鸭无法翻土的。这样的几种条件的综合,人们就取养鸡最多;而鹅最少的。这些知识,百姓中路人皆知的!鸭蛋和鹅蛋只能作盐蛋、变蛋,或者炒着吃。直接煮着吃,很难吃的。小时候,在端午节,母亲分配给我的鹅蛋,我总是最后才吃掉的。
这样的养殖比例一定是非常长的时间内都一样的。这有一个有力的旁证:母鸭和母鹅完全丧失了孵卵的功能。人们都知道母鸡孵卵;但从来没有见过驯养的母鸭和母鹅孵卵的。因为人们饲养的鹅鸭的数量较少,不需要它们来孵卵的。时间长了,鹅鸭的这样生理特性竟然消失了。有人会奇怪:既然母鸭和母鹅不会孵卵,那么,小鸭和小鹅是如何孵出来的?这靠母鸡作代理母亲的结果。在春天里,母鸡要孵卵,俗称是“抱窝”。母鸡身体的温度增高,用手摸就知道了。她就找一个地方趴下,长时间不动的。她自然也不下蛋了。一个家庭,一般只需要一只或两只母鸡抱窝。如果同时有多个母鸡抱窝,这是很大的经济损失。
百姓一般让抱窝的母鸡“醒来”的一种办法是:把已经抱窝的母鸡单独囚禁,一天中给她洗几次冷水澡,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一般几天后,母鸡就会恢复了产蛋的功能。既然人们不需要母鸭和母鹅孵卵,经常善于抱窝的母鸭和母鹅,人们不给它们留后代。长时间的人工选择,她们这样的功能就慢慢消失了。这应当是没有母鸭或母鹅抱窝的合理解释。现代养鸡场里的是否使母鸡完全失去了孵卵的功能,我不知道的。猜测应当是这样的。否则,大面积的母鸡抱窝,那养鸡场不是损失太大了吗?(有人可能会推论:这是养鸡少的证据吗?对于那样的思维,我就不吭气了)
还有一点,如果你把农民家养的传统品种的下蛋鸡买来,一般是长了8、9个月的公鸡,如果你想同样年龄的母鸡,要出很高的价格才行的。另外从现代化养鸡场买来鸡肉(那些鸡,从出壳到被杀,60天!),用同样的烹调手法,做两盘,无论是炖、炒、炸都行,或者让专业厨师做。两盘不设辨识符号,那叫什么盲的实验方法。你尝尝二者之间味道的巨大差异!如果有人说,这有区别吗?那么,你说的某种肉好吃,我就不看啦!
我说北京烤鸭不太好吃,是把这种因素排除在外的。我吃的还是传统的鸭子品种的。今天,养殖场像是用打气筒吹大的鸭子,那就不提了。
从许多国家很少大规模养鸭和鹅,主要为了吃肉的目的,就能说明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