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方言中一个有趣的例子 俺偶然好奇,顺手翻了一下《徽州方言探秘》(江声皖著),发现一个有趣的例子。 书中介绍徽州方言中的一个有代表的词: “而堪称徽州方言统一性代表的词,便是对祖父的称呼。徽州方言尊称祖父为‘朝’、‘朝朝’、或‘老朝’;称曾祖父为‘太朝’。读音上,有的与普通话接近,如婺源地区念‘cao(曹)’。其东乡话读‘cha(刹)’。而休宁话则说‘jiu(就)’。绩溪话又呼之为‘qiao(乔)’。歙县话则离得更远,已经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同的发音,只能说其读音接近于‘斟’…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略加考证,大家便会承认这些读音所指认的是统同一个字,那便是‘朝’。 而‘朝’便是‘朝奉’的缩语,‘朝奉’又正是‘朝奉大夫’。或‘朝奉郎’的简称。本为宋代的官阶名。……。据《现代汉语词典》载‘……,后来徽州方言中称富人为朝奉’。《辞源》也证道:‘南宋以后因朝奉为富翁、土豪的通称,旧时徽州人尤多称之’。将富人称作朝奉,这可能并非算上是徽州人的发明。岂不见《水浒传》中,祝家庄的庄主便称为‘祝朝奉’。……而在中国,却是商人们阿Q式抓过一顶的官帽子给自己戴上,以求心理的平衡,甚至算出自己的身份应在七品县官之上。” “随着岁月的流逝,‘朝奉’又演变成了‘朝’。而这个演变大约要归功于学语的小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朝’或是‘朝朝’无疑比‘朝奉’容易上口。久而久之,徽州的孩子——以及由孩子长大的大人,便都只知‘朝’而并不知‘奉’” “黟县的有些区域独树一帜,这些地方的孩子不肯将‘朝奉’简化成前一个词素‘朝’,而偏要将其收缩为后一个词素‘奉’。于是,祖父的尊称便是‘奉’。” 注,我在上述引文中,把作者胡乱点的逗号适当地改为其他的符号。另外,他把普通话“朝奉”中的“朝”读成了cao,就是没把握准发音。其实,在普通话中,那个字该读作“zhao”。 中国人对官本位的向往,竟然能把家族中爷爷的称呼改了。把老爷子读成了“caocao”,不知道的人还认为是说“孙权”呢。这太有趣了!这也说明了语言中语汇的巨大变化。 将来某个时候,某个地方的人,也许会把今天的官名“部长、厅长、局长和处长”等简称为“部、厅、局和处”,来作为家庭成员中某个人的代称,也未必可知。“部部“、“厅厅”,“局局“、“处处”,哇,多酷! 中国的方言真是千奇百怪。如果有人把许多方言都编成词典,那是很有趣的。你随手翻一翻,也会有所得。比读笑话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