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跳海是自杀吗 在北极苔原地区,有一种旅鼠(Lemmings)。它以超级的繁殖能力而闻名。《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的:“旅鼠是世界上已知的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它的繁殖能力:如果一对旅鼠从3月份 开始生,假使它们一年中共生了 7胎,每胎12只,一共就是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 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 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2160只。这是第三代。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 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总数为15120只旅鼠。 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90720只,第六代为326592只,第七代为653184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从 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堪称旅鼠的一大奥秘。” 这里,作者是把按照旅鼠的最大生育能力来推算的。这样可怕的繁殖能力,结果是什么呢?《百度百科》继续说:“当旅鼠的数量急剧地膨胀,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且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是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肤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桔红,使其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为了千方百计地吸引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消耗它们,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秘密。” 这里的解释就是胡说了。俺农民都很容易驳斥他的。当旅鼠数量过于庞大,密度太大时,个体体内的肾上腺素激增。彼此之间互斗加剧。他们皮肤颜色的变化,也应当是此类的连锁反应而已。哪里有什么自杀的企图?还“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那纯粹是胡说。俺的解释虽然过于粗糙,技术细节可能有误,但大致应当是合理的。 至于旅鼠周期性地跳入大海,那仅仅是想逃往别处,寻找食物而已,结果被淹死了。好莱坞的艺术家想多骗几个钱,故意胡说。那些文人就跟着扯的。我记得外国的教师给中国学生的英文教材上,煞有介事地解释旅鼠自杀的结论,并配上望不见头的旅鼠队伍奔向大海的插图,把人骗的一愣一愣的。 旅鼠惊人的繁殖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天敌繁殖的速度,结果就是旅鼠的数量周期性失控的。本来,在数学方程上很容易解释是哪个参数出了问题,而导致的失控,但那是很烦人的,并且几乎没有人感兴趣的。我们可以简单解释:旅鼠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其天敌幼崽能存活的可能性大增。但其天敌的繁殖速度和旅鼠的繁殖速度相差了几个数量级。增加的几个天敌也根本无法控制旅鼠的数量。也就是说,大自然本身已经没有办法能有效地控制旅鼠的数量。所以,旅鼠的数量增加到超过了土地能承载的能力,旅鼠就试图搬家,结果被大量淹死。这样旅鼠周期性地大量繁殖,然后又大量死亡,就是控制旅鼠的一种常规手段了。
旅鼠在纵身跳向大海。它们在自杀吗?不是的。饥饿的驱使,它们想寻找彼岸,但只有死亡。人类总体上的行为和旅鼠基本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别是时间尺度大小不同而已。 当然,《百度百科》最后也解释了:“近年来也有些专家试图从旅鼠自身的变化解释其数量减少之谜。例如,随着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压力,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从而使其繁殖力下降,变得更有攻击性。在群体密度过大时,旅鼠的反应不是牺牲自己,而是更倾向于攻击其他旅鼠,乃至出现自相残杀。” 如果换一种时间尺度,人类的繁殖和旅鼠是一样的。结局是什么,你自己去猜好了。如果某人认为二者之间根本不同,那只说明了他基本上丧失了思维能力,没有别的。废话无需多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