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可恶的英制 如果你乘坐飞机,电子显示屏会告诉你:飞机的巡航高度是多少英尺,通常是33000英尺左右。其中的英尺是foot 。有人可能会发现,英语中的“脚”不也是“foot(feet)吗?正是!这是不是两个同形异义字呢?就像汉语中“重量”的“重”和“九重天”中的“重”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字。不是的。 飞机在空中距地面的高度是3万“脚”的长度。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滑稽? 英尺的foot和脚的foot原来是一个字,今天的英尺大约相当于30厘米多一点。原因是英国佬当年的长度度量单位就是“一脚”的长度。这个长度自然是白人成年男子的脚的平均长度。 有人可能感到奇怪:英国佬如此笨,竟然用脚去度量长度。人不能随身携带着尺。要度量什么东西,用身体上的某种大致相等的一种尺子作度量单位是很方便的。他们用脚的长度作尺子很实用的。 其实,中国人在度量绳子一类物体时,会用“庹(tuo)”作单位,定义是一个成年人把两臂伸平,从手指尖至另一只手的指尖的长度,大约是5尺。中国人在经常地度量土地时用的是“步”。中国的“亩”是240步长,一步宽。这里的步是今天是两步,就是脚跨出一步,然后再跨一步,这个长度叫一步。成年男人一步大约是0.75米,所以,古代的一步是1.5米。那么,一亩是240平方步,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就是540平方米。所以,古代的一亩比今天的“亩”要小。其实,我怀疑,古代的“亩”,大概是在远古时,农业是是实现“畦”种,因为中原主要的作物是谷子和糜子,用畦种可以在夏天时分多保留住降雨的水分。一亩就是一畦子。当然,不同的朝代,其尺度不同。为了多收税,一般的趋势是越往后其度量单位越大。 中国人在量很短的尺寸时,会用“扎”的尺子,就是张开虎口,中指(或二拇指)到大拇指间的距离。 所以,今天的度量制有Metric and Imperial Systems。这个Imperial System就是英制; 那个Metric System 就是公制,也就是法国佬搞出来的一种度量值。科学上采用的就是公制。 英制最可恶的地方是,各种单位之间分制的换算数是稀奇古怪,要多混乱就有多混乱。 一英尺等于多少英寸,多少英尺又等于一“院子”(yard)。烦人不烦人哪!感情是那只脚满院走呢!多少“院子”等于一英里。傻家伙们翻译成什么“迈”,我还认为是“迈一步”呢! 美国人说起来他们的身高是多少英尺又多少英寸。我还必须随身带着计算器换算成米不成?还是必须带着卷尺?你爱多高就多高! 量体积吧,还来个液体的量制。多少盎司等于一品脱,多少品脱等于一加仑。这之间的换算大小,英国佬的和美国佬的还不一样。你这是成心不让人活了! 量固体吧,又是另外的单位。小麦论多少蒲式耳。英美的单位还不一样。那个英国佬的蒲式耳,若换算成公制,你没有笔和纸或者是计算器,那根本算不明白。这都是什么鬼单位啊! 量重量的单位,又是多少盎司等于一磅。你就不能另起一个名字吗?量黄金的那个盎司还独特。多少磅等于一“石头”(stone)。多少磅等于一吨。还来个长吨,短吨。为何来个短吨?就是嫌换算麻烦呗。 还有一个算不上是英制或公制的问题。那个美国佬儿用什么华氏(Fahrenheit)温标。听老美的天气预报:“明天气温是32度。”你一想:明天可以下海游泳了。可是出门一看,湖面上却结了冰!这是怎样回事呢?如果你听到:“明天气温是99度”,你可能吃惊:这是要开锅吗?老美用的是华氏温标,32℉ 仅是摄氏0度。当然水要结冰的。99℉相当于摄氏37.2℃。你已经习惯了摄氏温标,二者如何转换?我只是记住了摄氏0度是32℉;摄氏100度是212℉。其它的温度如何算?我只是记的F的温标数字减去32,再乘以5/9,一般除以2就可以了。摄氏度数转换成华氏呢?乘以9/5,再加32。 上面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全是稀奇古怪的数字。如果你能全背住了,算你狠。我可只记住了几个。其它的那些,必须查书本才行。 英文物理教课书上的习题,若那单位是英制的,我的头立即就变大了。若做的话,我得对照表格上的数值,小心地换算。 这是专门刁难人是怎么滴? 俺这头疼,还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就是麻烦呗。你要是想修汽车,装卸几个螺丝帽一类的东西,像套筒,梅花扳等工具,你得有两套:公制的和英制的。 真正大麻烦的是,从下列两个事件来看,引起的问题会多么严重。 1983年,Air Canada的143航班波音767从Montreal起飞,目的地是Alberta的 Edmonton。飞机在飞到半路上,靠近Winnipeg时,飞机上的燃油压力警报响了。而那架飞机的电子油表恰好坏掉了,不显示油量。随后不久,一个引擎熄火。机长当即决定,飞机改飞Winnipeg。可是,不久,另一个燃油箱的压力过低的警报也响起。不久,另有一个引擎也熄火了。庞大的波音767飞机完全失去了动力。 飞机只能靠滑翔飞行。机长经过计算,发现飞机无法飞到Winnipeg机场。机长决定飞往Winnipeg北部一个叫Gimli的军用机场降落。机长当兵时在那里服役过,他熟悉那个机场。 因为没有了动力,飞机的主要液压系统都停止工作。最后阶段,临近机场时,机长靠他驾驶滑翔机的经验,让庞大的波音767飞机側滑来减速及降低高度。最后,飞机安全降落,无人死亡。 事后的调查报告的结论是:该飞机的航程需要加注22300公斤的燃油,而实际仅加注了22300磅的燃油,不到正常量的一半。 原因是,波音的飞机过去都是用磅作单位来标识燃油的。当时,波音767飞机刚投入市场,它是第一次用公斤来计算燃油的波音飞机。地面上注油的工作人员按照习惯,把由体积转换成重量时的公斤当作是磅来计算的。从而导致了那个可怕的事故。 由于机长的独特经验,加上他异常冷静的操作,才创造了一个奇迹。 若干年前发射火星大气探测卫星(Mar’s Climate Orbiter)。这颗卫星由NASA于1998年12月11号发射。1999年9月23号飞抵火星。卫星进行变轨。最后,卫星解体而坠毁。 调查报告的最后结论是:本来设计的卫星运行轨道是226公里的高度,但卫星却进入了57公里的轨道。因为火星上的大气层(尽管它比地球上稀薄得多)的阻力而解体。这不是控制操作失误,而更直接的原因是:该卫星由Lockheed公司制造。制造公司常用的是英制。推力一类的参数用的是“磅”,而NASA的工程师们自然是用公制(SI制),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二者差了一个4.45的因子。卫星上的软件设计用的是“磅”的单位,而地面上控制人发出的指令却认为它是牛顿。这就导致卫星进入了太低的轨道。 我的推测是:Lockheed公司的那些软件编写人员在用到磅的单位时,根本就不屑加注释:我们每天都在用磅,谁还不知道?这还需要加注释?就算是书呆子气严重的人加了注释,表明是“磅”,NASA的那些工程师们在读那些参数时,根本没兴趣去读一下那些注释:力的单位是牛顿,这还有谁不知道的吗? 这样一个耗资高达三个多亿美元的工程,就彻底毁掉了。一个可恶的英制和公制的混合,把那些人彻底煮糊涂了。 那可恶的英制,什么时候能见鬼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要改制,或者是取消它,大概比登月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