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的食品(1)驯化什么植物? 古人认为,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天文和地理可不是好理解的,即使今天,这两方面的许多细节知识,我们知道的仍然很少。 无论你是否是宗教徒,或者是哪个宗教徒,不管你相信什么,有一点大致可以肯定,就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存在很长时间里,至于究竟是多少万年了,我们不去引用资料,那是经常在变的,并且还会伤害到某些人的感情。和人类很长的存在时间相比,人类发明的农业则是很短的:目前的资料是农业的发明大概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这就是说,人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和野兽一样地生存着:生活的所有目的就是:活着。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就是寻找食物。人类的所有成员都是机会主义者。遇到小动物好对付就打猎。其余的时间里是收摘果子和草籽一类的东西。 我们的这个地球的气候变化是巨大的。当整个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时候,海洋的洋流能传到地球的两极及附近地区。加拿大哈德逊湾附近曾生长过棕榈树。加拿大北极岛最高的纬度地区曾生长过森林。有的生长期并不都是该地区处于赤道附近的那个时候。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纬度很高的地区的气温很高。在天文和地质上时间尺度坐标下来说,地球上的气温是一个振动系统。全球的平均气温在10度和25度之间(现今的数字大约是15度)。 地球在距今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北半球才周期性出现冰川期。最近一次的冰川期最盛大约在距今1万8千年。此后,冰川不断消退。在距今1万年左右,在温度快速回升后,又有一段急剧降温期。在高温期,森林和植物北移。人类及动物会跟随植物而北上。人口大量繁殖。但一遇到急剧降温,人类面临着食物难以寻找,无法生存的局面。 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人类在今天的伊朗高原一带,在森林和草原的结合部,驯化了小麦和燕麦一类的植物。这是今天的考古资料中推出的结论。 从伊朗高原到印度大陆,往北直通到黄河流域。今天的大部分农作物都是在这一带被驯化的。 对中国文化成型影响最大的主要是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大部分在黄土高原上。《诗经》中描述农业的始祖后稷播种百谷的传说。后稷的发祥地就是在黄土高原上。 黄土高原在远古时,虽然在许多地方森林的覆盖率比今天高得多。自然限制是降水量的变化及气温的变化。但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就是在人类根本没有破坏的情况下,也基本是呈现属于稀树干旱草原的景观。黄土高原是在季风雨的控制下。今天知道,南半球太平洋海水和大气层热量交换机制是个振动系统。它影响了黄土高原的降水。那里的年降水量会周期性的大波动。黄土高原的夏天降水很丰沛,热量丰富。在这样的物理限制因子下,我们的祖先驯化了几种作物,就是稷、黍、粟、高粱、麦子和大豆。水稻应当是在长江流域驯化的。在黄河流域栽种这种作物大概是比较晚的事。 为什么是这样几种作物?这是有极复杂的限制因素和原因的。 首先,稷是什么?古人有时认为稷就是今天的高粱,还有人认为就是粟。还有人认为是黍的一种。王力老先生在书中就采用了这个观点,说“稷,跟黍相似,但不粘。”这个“相似”是很滑头的说法,无论植物学家们怎样处理稷和黍的关系,他的说法都不会太错。今天的植物学家们认为,稷是黍的一个种,其籽粒不粘。这样看来,黍就是今天的糜子,它的籽粒为大黄米,做熟后很粘。而稷的籽粒不具有粘性。 中国古人认为谷神是稷,并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社”是土神,而“稷”是谷神。二者结合,土地加上谷物代表人民活命的必须,所以,社稷就是国家。 稷这种作物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概是古人最先大量种植这种不粘的黍,后来又选育出具有粘性的黍。至于粟,就是今天的谷子,其籽粒脱壳后称为“小米”。一般来说它的颜色没有大黄米黄。《诗经》中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二者互换,大概是指同一类作物,所以,稷应当黍的一种。 为什么古人选这几种作物驯化?今天知道,其中的稷、黍和粟,高粱是C4植物,而小麦、大豆和水稻是C3植物。 二者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注意过,农民在春天里经常给小麦浇水,但你很少见过农民给糜子和谷子浇水的。当然,这是在天不是极端的旱的前提下。 这个原因只能在下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