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1941-1945(1)欺骗和诡诈
[英]艾伯特·西顿 著
深山兰注:二战时,俄罗斯最著名的间谍佐尔格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无知,你无法理解他的今天。对一个民族的历史完全无知,那么对他的任何评论基本就是一钱不值的。二战前,欧洲各国,包括小国,互相勾心斗角,为了争夺领土。今天,这个余波仍在。这本书的第一章简单介绍了二战前许多国家之间的互斗。这也许有助于理解今天繁杂的局势。
对资料和文风的说明
本书所引用的德国资料,有未发表的文献、访问记,也有公开的出版物。
未发表的官方资料中,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是德国陆军总部编制的战时编制
序列表。此表每隔一段时间编制一次,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从未间断。此表还佐有东
线态势图,图上标有德国情报部门判断的苏联军事部署。从各集团军群作战日记中
找了一些旁证材料,集团军的作战日记引用较少,军和师的作战日记,除有时为证
实某些细节之外,一般很少引用。本书大量引用了陆军总部保存下来的档案,特别
是东线外军处的档案。未发表的其他重要资科有约德尔的日记( 其中有些地方只不
过是在办公室的简要记事) 、冯·包克和冯·魏克斯完整的私人日记和施佩尔的审
讯报告、弗伦斯堡的施佩尔文件汇编和海军首脑会议记录。
已出版的德国文献中,最重要的资料有:雅格布森、希尔格鲁伯、胡巴奇和施
拉姆等四人编辑的《最高统帅部作战日记》、胡巴奇的《希特勒对作战问题的指示
》雅格布森编辑的哈尔德《作战日记》、和他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和文件
》、《德苏关系》和《德国的阴谋和侵略》等书。此外,还引用了海贝尔的《希特
勒的形势讲话》、皮克的《希特勒席间谈话录》和《戈培尔日记》等已发表的文献
和日记。
向德国将军们求教或索取资料的情况几乎没有,因为记忆总不如保存下来的文
件更能准确地说明事实。不过也有例外,在作战和情报问题的某些方面就征询过原
陆军总部成员的意见。
德国出版的大量著作都参考过,所不同的是,对当事者和目击者的著述给予了
特别的重视。古德里安的《装甲先驱》是不容忽视的。冯·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
利》、瓦尔利蒙特的《希特勒总部的内幕》和凯特尔的《回忆录》是英国读者所熟
知的。从这些书籍中都取了一些材料,虽然相对来说,取的并不多。已经出版的许
多德国将军们的著述也都参阅并引用过,其中有冯·阿尔芬、查理斯·戴博留、冯·
肖尔蒂茨、戴希曼、德尔、埃尔富特、弗里斯纳、弗雷特尔·皮科、赫特、海德肯
佩尔、海姆、胡梅尔兴、朗格、拉施、莫尔齐克、冯·马肯森、尼霍夫、菲利皮、
皮克特、普洛赫尔、伦杜利克、施瓦贝迪森和冯·福尔曼等人的著作。这些人的著
作在英国均可获得,凡英译本均引用了,不过大多数都是德文本。只有一种书( 即
冯·肖尔蒂茨的著作) ,因为找不到德文原版本,引用了法文的译本。经常参考的
还有大量的德军师的历史书籍。这些书是战后陆续出版的,很有价值。书的作者大
都参加了东线的战事,他们祈望死难者能流芳于世并在这种愿望激励下,凭官方和
个人的记录,对这次战争作了朴实而公正的叙述,就如同德国军人所见到的一样。
在常见的参考书当中,经常使用的有布克哈特·米勒·希勒布兰德的《陆军》、
沃尔夫·凯利希的《德国国防军》、G
·特辛博士的《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部队
和兵团》和K ·G ·克莱特曼博士的《武装党卫军》。
德国未发表的和已发表的原始历史资料,是绰绰有余的,而搜集苏方,也就是
俄国的资料却是个莫大的难题。档案材料是活生生的历史,可是苏联的什么档案也
弄不到,1958年,莫斯科国防部出版局出版了普拉托诺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一本好作品,就是在今天,它在某些方面仍比后来出版的更详尽的文书优
越。
从1961年起,苏联相继出版了六卷本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竭力作出研
究历史的严肃而客观的姿态,书中加了大量说明资料来源的脚注,但其中大部分只
注明了苏联国防部的档案号,这对苏联读者或国外读者来说毫无意义。1965年,苏
联出版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简史》这本书不过是六卷本的删节本。虽然其中增添
了某些新的细节。日林和捷尔普霍夫斯基最早写的两本著作并没有多大意义。
六卷本的《战史》和一卷本的《简史》,再加上普拉托诺夫的《第二次世界大
战》是俄国仅有的三部囊括战争全过程的著作。这些书是当做最权威的著作引用的,
并且还是介绍苏方行动的主要资料依据。苏联这些史书的内容有很多可能是真实的,
但也有很多证明是虚构的。
近十年来,俄国御用历史学家详述这次大战某些方面或某些战役的著作也问世
了。除此之外,一大批苏联将领,如铁木辛哥、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
罗科索夫斯基、索科罗夫斯基、叶廖缅科、格列奇科、列柳申科、戈利科夫和什捷
缅科等人都亲自或以他们的名义著书或写文章。罗科索夫斯基、格列奇科和索科罗
夫斯基的书都是好书,是周密的学术研究成品。这些作品本来可以象苏联军事历史
学家写得一样好。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叶廖缅科和列柳申科的著述较
为简略,但有许多个人经历的有趣细节。出版的这些书籍,不管是苏联将领写的还
是苏联历史学家写的,都未写出全部真实情况,甚至作者认为是事实的也是如此,
因为一切著作都要经过官方校订和审查,以确保它们不与先前的说法矛盾,不违背
苏联政府和党的现行观点。苏联的现役将领或退休将领,都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的公仆,是否能容许他们自由发表意见或透露尚未正式公布的资料,还是个问号。
不幸的是,以经过沙场的军人的眼光来看,苏联关于这次战争的著作几乎没有
几本堪与德国各师的历史书相比的。现已出版的大部分书籍都写成了虚构的英雄业
迹的宣传体裁。
尽管存在着梗阻,近十年来从苏联出版的著作中还是获得不少有关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资料。当然对其真实性仍有疑问,而且只要苏联不将档案公诸于世,这种状
况永远也得不到扭转。
苏联的书只有三部( 崔可夫和戈尔巴托夫所著) 译成了英文,并且作为资科引
用了。从苏联其他所有出版物引用的资料,都是摘自俄文版,但在个别情况下也有
例外,如得不到俄文原版,只好使用德译本。读者见到注释和参考资料目录中资料
名称的文字,便可知道资料的版本了。
凯利希、米勒·希勒布兰德和特辛写的有关德国陆军的书,几乎完全是根据德
国国家档案馆的文件编辑而成的,因此,作为资料引用非常方便。苏联武装部队或
红军就没有类似的资料。其他国家出版的有关苏联武装部队的著作也是根据苏联出
版物的资料写成的,在编写本书时没有引用那些资料,因为还不如直接引用俄文原
始资料为好。
总的来说,这里几乎没有引用过其他苏德战争史书的资料。菲利皮·翁德和海
姆所著的《对苏俄作战的战局》和蒂佩尔斯基希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都拜读
过,除作者本人担当过主要角色的那些事件曾做为主要资料引用之外,没有摘用别
的材料。也参考过美国陆军出版的《1939年德国在波兰的战投》、《1940-1942 年
德国在俄国的战役:计划与实施》和《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等书,但几乎从未摘
用过这些书的材料,唯一的理由是,这些书不是未加注释,就是只加了部分注释。
但贝洛夫、巴特勒、达林、多伊彻、菲斯、格威尔、希尔格鲁伯、扬森、克林
克、梅德利科特、米尔沃德、罗斯基尔、伍德沃德和其他人的著作引用了。
在全书中,凡姓氏均未加起首字母( 但为区别同姓者例外) ,也未加头衔和军
阶,但这些在索引中都可以查到。德军军以上、苏军集团军以上的指挥官都写出了
姓名,直到战争末期都是如此。苏军集团军的政治委员和参谋长,论地位并不亚于
司令员,他们都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都有分工,但是没有列出他们的姓名。
任何一点戏剧性的效果都在竭力避免之列,因为事实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了。苏
军第25步兵军副军长追赶第162 步兵师的一个第一梯队团( 这个团遭遇敌人而四散
奔逃) 的场面,是用副军长本人的话描述的。“第98佛朗克·苏德顿人步兵师从乌
克兰向莫斯科进军时,这股长长的人流在暴雨中向前蠕动着,日复一日,天天如是。
人们顺从地、默默地走着,除了军马的喷鼻声、大车的嘎嘎声,什么也听不见。
风吹过道路两侧的枞树,不断发出呼啸声。”这些字句都出自这个师的日记的作者
和行军队伍中的历史学家的手笔。
引言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
时候,他曾设想在一次为期十周的夏季决战中将它一举灭亡。这场决战,从欧洲迅
即蔓延为世界大战,成为近代战争史上最凶残、最野蛮的一次。很难设想在文明民
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竟然达到了这样凶猛残酷、惨无人道的地步。
本书想要描述的不仅仅是几次战役,而是战争的全局,但写得最多的还是人。
苏德战争持续四年之久,战场北起北冰洋、南至高加索、东自里海、西达易北
河,纵横数千英里,几千万人丧生。
苏德战争这个课题,涉及面非常之广,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一本书里把战争
的各个侧面都包罗在内,那怕只是提纲掣领也不可能办到。因此,有必要把本书略
而未谈或一笔带过的问题作一番交待。德国在苏联的占领政策对这场搏斗的结局有
巨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本书并未详加论述。心理战和游击战是现代战争极其
重要的内容,但是每一项都是一个专题,这里只能作为全剧的一幕提上一笔。波罗
的海和黑海的海战,只写了短短的一章,因为苏联算不上海军大国,它并非不能而
是没有那种意志,在这些水域与德国的优势较量。
战争是一种政治性行动,本书占用一些篇幅,介绍和评论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和战争过程中各主要大国的意图和对外政策,也是必要的。经济潜力和工业生产
是战争的后盾。这类问题只作为对主题的烘托,并未多着笔墨。由于篇幅所限,不
可能把东线那么多战场的作战行动一一提到。芬兰战场只写了短短两章;列宁格勒
战场的战斗虽然时常打得很艰苦,也只能间或触及。这样取合,是想把战争中决定
性的战役,如白俄罗斯、俄罗斯西部、乌克兰、顿河以及罗马尼亚和波兰的战役,
写得充实些,因为正是这些战役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第一章 欺骗和诡诈
苏联,尽管它的领导人想方设法使它与外部世界隔绝,但它绝不是个高深莫测
的国家。
苏联1939年的政治特征和政治野心就是俄国历史的产物。罗斯人,其祖先本来
是被瑞典海盗征服,并由他们取名为罗斯的那部分斯拉夫人,后来他们就从斯拉夫
人中彻底分化了出来。不过命运并没有使他们作为单一的民族长期存在下去,东部
的鞑靼人和西部的波兰人、立陶宛人把他们瓜分了,使他们彼此之间在好几个世纪
之内断绝了往来。大俄罗斯和小俄罗斯( 现称乌克兰) 就在这个四分五裂的时期诞
生了。大俄罗斯最初受鞑靼人统治,后来又臣服于日益强盛的莫斯科公国。小俄罗
斯和白俄罗斯( 别洛露西亚) 曾是庞大的波兰- 立陶宛公国的组成部分。大俄罗斯
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就是这样分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民族,他们语言不同,
文化各异。俄罗斯帝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大俄罗斯人为了寻找出海口,为了掠夺土地
和人民,不仅向亚洲,而且向波罗的海和东南欧扩张的历史。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
问题,特别是大俄罗斯人兼并和同化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
陶宛、芬兰、波兰和许多亚洲民族所造成的民族问题,乃是俄罗斯帝国内部大部分
苦难与流血的根源。
1911年旧的沙皇制度被推翻了,1923年苏联成为一个实体。四海之内皆兄弟的
共产主义理论,以及斯大林、托洛茨基、卡冈诺维奇等许多革命运动领袖都不是俄
罗斯人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使新的联盟内的民族仇恨得以缓和。然而沙皇帝国传
统的扩张政策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尽管为了适应新灌输的共产主义思想,在
手法上有所选择。从1921年到1941年期间,苏联的方针和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合乎
历史逻辑的。
苏联对外政策的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
两种制度、两类国家是势不两立的,它们不会永远共存,两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其结局必然是共产主义全面、彻底的胜利。对资本主义国家要采取颠覆和旨在诋毁
其政府和社会制度、蛊惑民心的宣传手段加速其灭亡。挑动和扩大资本主义国家之
间的争端,削弱其反抗,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废墟上建立起共产主义国家。苏联是
共产主义的堡垒,又是世界革命的策源地,正如后来所表明的,只要新的共产主义
国家一出现,它们的内政外交就得由莫斯科施以全面、严格的控制。
在革命成功的头几年,新生的共产主义俄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脆弱的,经
不起外部的进攻和内部的骚乱。当时列宁的方针是休养生息、防止外部干涉和吸收
国外资金,为此他采取了富有弹性的、灵活的对外政策。然而到1927年又重新出现
了僵硬的兆头。斯大林在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说,苏联同资本主义国家和
平共处阶段即将结束。正是在斯大林专政时期,共产主义理论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
面明朗化了。首先,苏联作为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堡垒应当保持
强大和坚不可摧,作好推翻摇摇欲坠的资本主义的准备。为此就要避免与足以危害
苏维埃政权的任何强国发生冲突。其次,苏联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颠覆和传播共产主
义的手段实现扩张主义的目标,但是苏联不会甘冒风险发动直接的侵略。在内战后
的年代里,它不能,也不愿意触犯法国、日本、英国,甚至波兰;就是对德国复兴
为军事强国,克里姆林宫也是极力忍气吞声,畏惧万端,唯恐与这个大国发生冲突。
这时的苏联完全处于独裁者约瑟夫·斯大林的掌握之中。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
年轻时被神学校开除,尔后却成了革命家、列宁的同志和学生。他一担任共产党总
书记这个要职就独揽大权,从列宁逝世便开始撤换和清洗政治局的委员们。内战之
后,乌克兰的民族主义遭到他极其残酷的镇压,接着便是农业集体化,对富农、大
小土地所有者采取了紧急制裁措施。数百万人遭到镇压和死于饥荒。
三十年代,斯大林插手革命历史的编纂工作,大肆吹嘘自己的功绩,并于1936
年策动了大清洗,剪除了几乎所有要人,其中包括他当年的伙伴,而且就是因为他
们曾经是列宁的亲信,有朝一日可能危害他的地位。斯大林提倡对列宁的崇拜,就
是想使人们永远崇拜他自己。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列宁逝世之后,一度曾是斯
大林的主要支持者,但在1936年第一次公开审讯中便被判处死刑。接着,其余的政
治局委员几乎全部遭到同样下场。清洗遍及各行各业,造成一片恐怖。斯大林可能
是有意这样干的。逮捕之后,便是所谓的坦白、揭发;揭发之后,接踵而来的又是
逮捕,于是清洗运动就象野火一样蔓延开来。拷打、刑讯、流放和枪决便是那时的
秩序。在苏联,政治犯的亲属也要对犯人的罪行负责。如被告拒不交待,便以逮捕
全家相威胁进行逼供。有些被告还走一定审讯的过场,多数人却下落不明。被清洗
的人究竟有多少,无从得知。不过,据一般估计可达数百万人,而且几乎都是蒙受
不白之冤的无辜。
对数百万人的死亡,斯大林显然无动于衷。甚至他自己家族中的亲人在清洗中
也未能幸免,有些人被处决了,有些人被判处长期监禁,获释时已身心俱残。请问,
有哪一个专制的沙皇能拥有斯大林那样的权力,对他的同胞进行过这样的迫害呢!
他的残忍也只有金帐汗国的可汗能与之相比。那时,凡是被可汗召至萨莱——伏尔
加河畔鞑靼人的首都——的罗斯诸侯,都要当众忍受侮辱以示诚服,或因俄罗斯人
告发而伏罪,而应召赴萨莱,往往是有去无还。罗斯人的土地荒芜了,只落得家破
人亡。
斯大林至今仍然是位神秘人物,对他的人品还无法准确评价,因为在苏联对这
位独裁者的描述持有偏见、互相矛盾。会晤过斯大林的西方观察家记述过他们的印
象,米洛凡·德热拉斯和斯维特拉娜·阿里露也娃的著作使人们又增加了几分了解,
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解之处。然而不容置疑的是,斯大林在国内全面而牢固地控制
着政府,他个人制定一切重要的政策,亲自过问并严密监督其执行情况。就现有的
事实来看,斯大林控制其部属的手腕和机构都明白无误地表明,如果他的部长们违
背了他的政策和利益,那么,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会长期瞒过斯大林的。
据说,这位独裁者对任何对抗或冒犯其权威的一点点迹象,都深为猜疑( 这说
明,他是个偏执狂) ,甚至达到了把阴谋与敌人看得比比皆是的程度。正是他的这
种乖僻性格,才使他在列宁与他缔造的警察国家里得以生存;而那些缺少此种特点
的老共产主义卫道士,却死于执刑队的枪口下。据传,斯大林生性虚伪、奸诈,尤
其擅于揣度别人和利用别人的弱点。因此,他能在他那个集体中随机应变,应付自
如。他说的,未必是所想的;他想的,也未必说出来。这给其核心圈子里的成员造
成困难。每个人都要等待斯大林先讲话,避免先抒己见。在他讲话后,则要赶紧表
态同意。他具有残酷的自制能力和灵活、狡滑、虚伪而又机警的头脑。他为人固执,
心地险恶。当然,才智他也是有的,不过,那是嘲弄、讥讽和笑骂人的才智。斯大
林的性格似乎是多重性的。尽管他意志坚强,但有时也显露出怯懦的迹象。他十分
神经质,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他在政治上的学识和贪欲都是广博的,虽然两者可
能不太相称。在他不试探对方想法时,他的讲话却能开门见山,切中要旨。在处理
政治、社会与经济问题时尽管他的思想明显地受到狭隘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但也有
迹象表明,他很讲求实际,并顺乎情理。当诸事顺遂时,他会非常温和。总之,他
是一个怪得不能再怪的人物。其核心圈子里的成员们显然对他万分畏惧。
1935年,反共产主义的希特勒德国的崛起,间接地危及到苏联的安全。当时已
是国际联盟成员国的苏联,极力鼓吹集体安全。事实表明,其意图不过是把国联当
作自己进行宣传的讲坛,而它对安全的关心并未超出本国私利的范围。苏联继续奉
行它挑动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倾轧的政策。在1938年9 月慕尼黑危机时期,第一次出
现了推行这种政策的大好时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播下了德苏战争的种子。据苏联
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在战后说当时斯大林通过背叛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人哥特瓦尔
德( 此人后来夺了贝奈斯的总统地位) 向布拉格传递口信怂恿捷克拒绝德国的要求。
斯大林可能这样做了。但是,一个决心信守条约义务的国家是不会通过随时都可能
遭到否认的渠道,以秘密传话的方式表白它的意向的。当时的苏联外交部长李维诺
夫在公开许诺援助捷克时,其附带条件的措辞十分含糊和隐晦。这对于不幸的贝奈
斯来说,实际上毫无价值。1938年,波兰与罗马尼亚在地理上把捷克斯洛伐克与苏
联隔开了。波、罗两国都坚决拒绝苏联红军穿越它们的国境。苏联也知道它的要求
是决不会实现的,所以态度也不那么坚决。与此同时,莫斯科又对顽固不化的达拉
第和张伯伦进行蛊惑煽动。这位英国首相对希特勒欧洲政策的诚意抱有灾难性的幻
想;而对俄国却怀有根深蒂固的厌恶和不信任感。因此,他认为,苏联的提议存心
不良,根本不予理睬。有个时期,麦斯基竭力拉拢在野的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
作为法西斯主义与希特勒主义的劲敌,更易于与莫斯科的提议产生共鸣。苏联大使
神不知鬼不觉地利用这个既任性又易感情冲动的丘吉尔,间接地为苏联的观点作宣
传。
丘吉尔认为,革命的共产主义的苏联将拿起武器保卫资本主义的捷克斯洛伐克。
这个看法是否正确,换句话说,丘吉尔谴责张伯伦犯有情况不明,判断有误的空想
主义错误,而他自己是否犯有同样错误呢?这仍然是个谜。当时,作为莫斯科喉舌
的苏联新闻界,未发出任何可能与德国作战的暗示,苏联国内也未采取任何动员措
施。英、法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此,人们公认,苏联是准备援助捷克斯洛伐克
的唯一国家。这两个民主国家对集体安全体系竟然不予支持,使苏联大失所望,只
好到其他国家寻求对策。此后,每当斯大林为他在1939年8 月的突然变卦辩解时,
总以此为理由。而丘吉尔显然是相信他的。莫斯科的宣传想方设法从慕尼黑事件中
捞取最大的资本。但当时有迹象表明,人们仍对苏联的诚意表示怀疑。莫斯科为反
对波兰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于9 月23日通知华沙:如果波兰发动入侵,苏联即
宣布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失效。苏联的许诺纯粹是一纸空文。翌日,捷克斯洛伐克政
府下了总动员令,看来战争已不可避免,这时,苏联却迅速地退下阵来。而它却在
《真理报》上宣称,捷克斯洛伐克正千方百计地向德国挑衅,这种挑衅使苏联不再
负有援捷的责任。事过不到半年,也就是到1939年3 月,斯大林便在莫斯科举行的
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毫不隐晦地说,当时他曾千方百计地避免使苏联卷入为人火
中取栗的战争。苏联新闻界秉承这个政治意图,更加露骨地说,苏联决不会钻进英
法合谋设下的反苏战争圈套。它在此种情况下避免卷入战争的想法,与共产党人的
一贯作法和信条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在苏联此后若干年的历史过程中得到了证
实。
1939年3 月,立陶宛迫于德国的压力,向苏联归还了它在1923年占领的边境狭
长地带梅默尔。同月,希特勒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使斯洛伐克成为一个单独的
傀儡国家。英、法政府为保证波兰与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企图建立一条反对德国
入侵的不可逾越的阵线。丘吉尔确信,苏联是个可信任的潜在的盟国,它将在东欧
为波兰而战。因此,他劝说张伯伦政府把苏联纳入英、法、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联
盟。本着这个目的,英国大使威廉·西兹先生与李维诺夫于4 月15日在莫斯科举行
了试探性会谈。但是,几乎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又通过苏联驻柏林大使馆与德国
外交部举行秘密会谈。为了讨好希特勒疯狂反犹太人的德国以铺平谈判道路,5 月
3日,犹太人李维诺夫被免职,由莫洛托夫继任外交部长。经过初步会谈,德国外交
部于5 月30日郑重表示愿意与苏联关系正常化。与此同时,苏联与英法政治、军事
特使在莫斯科举行的谈判仍在继续进行,直至8 月20日,由于希特勒打电报给苏联
提议派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前往莫斯科,以全权代表身分拟定并签订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和秘密议定书,遂使苏英法三国谈判告吹。8 月23日宣布签署德苏协定。英法
政府深为震惊。
为了使波兰与罗马尼亚的领土不受侵犯,英国力求借用苏联武装力量的威胁来
实现其目的。波兰与罗马尼亚对苏军过境这一政治因素,有着更深切更现实的理解,
所以,即使他们遭到德国的进攻也决不允许苏军过境。有些波罗的海国家甚至更明
确地宣布,苏联保护他们主权的任何举动都被视为发动战争的行为。从尔后的事件
来看,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知识分子和部分公民,有的被
横暴处决,甚至常常死于最野蛮、最无人道的极刑,有的则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苏
联国防部长、与英、法谈判的苏联首席代表伏罗希洛夫元帅,不顾主权国家的意愿,
对苏联武装部队进驻波兰、罗马尼亚与波罗的海各国流露出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德
国作战,这多少可以说明苏联的目标何在。丘吉尔与莫斯科沆瀣一气,他把谈判的
失败归咎于张伯伦政府对苏联人多疑;缺乏达成协议的诚意;把官职不高,权力有
限,两手空空的使节派往莫斯科等等。
如果根据苏联当时的态度进行评价,人们大概会认为张伯伦是正确的,丘吉尔
是错误的。苏联与英国谈判,不管英国的军事力量有多么强大,也不管它的代表团
地位有多么高,其结果是不会有什么差别的。这是因为英、法为苏联安排的前程是
一场浴血的战争。而苏联对那个敌手却是不能不甘拜下风的: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曾用一只手抵挡住英、法的进攻;而用另一只手将沙皇帝国打得屈膝投降。如
今,即使英、法能够打败德国,克里姆林宫从中也得不到什么安慰。因为,德军入
侵苏联就如威胁沙皇政体一样威胁着共产党政权的安全。要苏联冒如此重大的风险,
而英、法又什么东西都不给它,甚至连波罗的海沿岸最小的国家也不给它,这种为
敌性的、资本主义的波兰而战的建议,是与共产党的政策与信条相违背的。1936年,
德国与日本通过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结为一伙。当莫斯科的谈判正在进行之际,苏
联却在哈勒欣河一带展开了保卫边境、反击日本入侵的战斗。接着,克里姆林宫宣
称,苏联决定,无论如何不在两线作战。另外,德苏协定的签署使资本主义国家间
的紧张关系更趋恶化。尽管当时尚无证据表明克里姆林宫蓄意要挑起德国与西方的
战争,但是,根据列宁主义的原则,这样的战争确实可拯救苏联,并且是实现世界
共产主义的必要步骤。
希特勒急于促使苏联保持中立。他甚至指示里宾特洛甫,要作出他认为可行的
一切让步,即使把苏联人带到君士坦丁堡的大门口也在所不惜。8 月23日夜,德苏
在莫斯科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和一份草率拟就、措辞模棱两可的秘密议定书。这使
波兰再度被德国和苏联瓜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也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当德国元首在十个月后,更加认真地审查这份议定书时,其中有关巴尔干国家的措
辞使他吃惊。议定书承认苏联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还说德国在这些地
区无政治利益。然而,“这些地区”不仅指比萨拉比亚,还包括巴尔干国家。芬兰
与波罗的海国家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地位也不明确,德国人一向不同意未经事先磋
商就将这些领土并入苏联的版图。后来,希特勒对1940年苏联吞并波罗的海各国十
分恼火,那是肯定的。双方除了签署这项条约与议定书外,还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
按照协定规定,苏联将向德国出口大宗粮食和原料,包括谷物、油料、家畜、煤、
铅、锌,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总之,无论条约、议定书还是贸易协定,均使克里
姆林宫极为满意。只费了点笔墨,竟换得了波兰富饶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和一
项含糊其辞的规定,使苏联可在波罗的海和巴尔干国家享有自由行动的权利。一旦
战争爆发,英国的封锁会断绝德国大部分的海上进口物资,德国在经济上便将依附
于苏联。苏联获得这些好处的唯一交换条件就是保证它不加入战争。同时,斯大林
还对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本人高度评价这支军队,他认为,法军
的战斗力会使德军不敢轻举妄动。另外,斯大林还想利用德苏缔结条约给日本的打
击,尽快与东京签署一项协定。
德国进攻波兰以及尔后向英法宣战的条件成熟了。当时,伏罗希洛夫与苏联驻
华沙大使向波兰保证,一旦爆发战争,苏联将保持友善的中立态度,并恪守向波兰
提供军用物资与装备的诺言。玩弄这种两面手法的意图,可能是想使波兰不要象捷
克斯洛伐克那样未经抵抗就举手投降,从而迫使英、法参战。9 月3 日,星期日夜
间,即联合王国与法国对德宣战的那一天,里宾特洛甫敦促苏联立即对波兰采取军
事行动,占领早先同意划归其势力范围内的那部分领土。莫洛托夫表示同意。但是,
尽管德国一再催促,苏联在两周内一直按兵不动。苏联为进行武装干涉需要作舆论
准备,但这不是延宕的全部理由。大概斯大林在观望,只有确信法国不能从当时并
没有设防的西部迅速打败德国的时候,才进入波兰。因为他不想同英、法作战。还
有在远东的地位尚未巩固之前,它也不得不等待。9 月16日,苏联与日本签署停战
协定。就在第二天,也就是在它向英、法保证当它们对德作战时,苏联将保持中立
之后,苏军受命跨越波兰边境。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9 月28日在莫斯科签署的秘
密补充协议中规定,苏联在波兰的势力范围东移了。大约从原来的维斯拉河一线移
向布格河一线。德国人的回礼是,放弃在立陶宛的利益( 立陶宛南部的一角除外) 。
在西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前九个月内,苏联继续阴谋反对资本主义世
界。在英国和法国,共产党人活动猖獗,竭力削弱国家的战斗意志。苏联驻各中立
国的使馆为了使战祸蔓延,进行秘密活动,其中有些活动是针对德国的。
波兰被肢解后,苏联紧接着与波罗的海各国订立所谓条约,迫使这些国家允许
苏联在其领土内建立海军基地和陆军基地。而同样的要求却遭到芬兰的拒绝,这导
致了为时四个月的“冬季战争”。战后,败北的芬兰将位于拉多加湖西北部的维堡
省和某些位于北部边境的地区,以及芬兰湾内的某些岛屿割让给苏联。苏联并未急
迫地要求拥有北冰洋沿岸的战略要地佩萨莫( 包括由加拿大一家联合企业经营的镍
矿) 。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英国海军进行干涉。由于该地区很重要,自从1940年春,
德国人占领挪威和邻近苏联的基尔克内斯基地后,芬兰重新受到苏联的压力,要让
苏联人取代别国的租借人。同时,苏联还要求与土耳其共同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
达达尼尔海峡。但因它唯恐英国从地中海进行干涉,放弃了这项要求。德国于1940
年5 月向法国发起进攻,在此之前,苏联一直未将它攫取波罗的海各国与巴尔干国
家的主张付诸实施。德国入侵法国后,战役进展神速,迫使莫斯科必须在战胜者回
师中欧之前采取行动。6 月中旬,所有的波罗的海国家均被占领,包括9 月28日协
议中曾划归德国的立陶宛西南部的领土。新攫取的领土被并入苏联的版图。6 月末,
苏联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碟。两天后,比萨拉比亚与北部的布科维纳等边陲地区
被占领。而8 月23日签署的德苏条约并未将布科维纳地区写入议定书中。
法国战败后,莫洛托夫向德国驻莫斯科大使冯·德·舒伦堡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但是,尽管如此,法国的迅速溃败却使斯大林感到突然和沮丧。最初是在1940年7
月,莫斯科的紧张气氛曾一度加剧。人们普遍认为,苏联正处于非同小可的危险之
中。然而,到8 月,当看到英国在丘吉尔坚强领导下没有退出战争,并且可以仰仗
美国的物资援助时,莫斯科的心情又多少恢复了平静。它希望德国入侵联合王国,
并从德国空军的损失中得到莫大的乐趣。当时,希特勒有时间专心研究东欧的政治
局势。他对里宾特洛甫8 月23日夜签署的模棱两可的议定书并不懊悔。因为,协定
既然已经达到目的,它在帝国也就失去作用了。元首的注意力已集中到从芬兰进口
粮食、亚麻、木材、钢和镍,以及对付莫斯科为获得芬兰的佩萨莫镍矿的控制权对
德国施加的压力。另一种危险是,苏联从波罗的海的新建海军基地可切断德芬的海
上贸易通道,更重要的是,会断绝从瑞典经波罗的海输入的铁矿石。希特勒历来认
为,苏联不应插手巴尔干事务。尽管保加利亚人与俄罗斯人同属斯拉夫血统,但是,
两代保加利亚人却都在德国领受指示和请求援助。罗马尼亚未能得到英国的帮助,
但它为了抗拒苏联的领土要求,只得指望德国提供安全保障。而德国亦需要罗马尼
亚的石油。因此,在希特勒迅速地横扫法国之后,东欧与巴尔干各国顿时又感到他
的威胁。希特勒故意将8 月23日签署的秘密议定书的第三条关于“德国在东南欧无
政治利益”一语错读成“……在比萨拉比亚无利益”。后来又原封不动地转达给莫
洛托夫,但后者未作任何反应。法国之役结束后,希特勒立即把二十多个师调往立
陶宛边境,以确保莫斯科为其错误地占领划归德国的立陶宛西南部的领土偿还旧欠。
1940年8 月,希特勒与芬兰举行谈判。他保证向芬兰提供武器与其它物资援助,以
换取德军通过芬兰领土,往返于北部挪威的权利,并由芬兰提供必要的交通设施。
此举最终将允许德军驻扎在芬兰,把苏军摈于佩萨莫的大门之外。
德国人在巴尔干也加紧对付苏联的渗透扩张与挑拨离间活动。匈牙利与保加利
亚都对罗马尼亚有领土要求。苏联也站在反对罗马尼亚的一边。它把部队集结在边
境地区,以示郑重。希特勒认为,德国的石油来源——普洛耶什蒂受到威胁,便以
牙还牙把德军集结在被占领的波兰领土内( 总督区) 。后来,由里宾特洛甫主持从
中斡旋。根据8 月30日通过的《维也纳仲裁书》,匈牙利接受调停,它原来分割罗
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的要求只得到部分满足;保加利亚原来只要罗马尼亚的多布罗
加南部地区,则完全得到满足。作为对罗马尼亚割让领土的报偿,德国保证罗马尼
亚不会遭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入侵。随后,德国的使节和军队以改编和训练罗马尼亚
军队为托辞,纷纷进入这个国家。这样一来,德国石油来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苏
联想挑起巴尔干战争也难以得逞了。在裁决书公开发表之前,德国从未与莫斯科就
这次谈判进行磋商,也未向它通报有关情况。柏林对苏联强烈抗议其违反8 月23日
互不侵犯条约的协商条款置若罔闻。当1940年9 月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签署三国条
约时,苏联骂得更凶。莫斯科有理由认为,该条约意在威胁其在远东的领土。同时,
德国人一味拖延交付1939年8 月和1940年2 月的贸易协定中规定向苏联提供的货物。
于是苏联被迫采取对策:削减向德国提供原料的数量。大有最终全部停止供给之势。
在这一阶段,克里姆林宫对苏德关系似乎并不十分担忧。但是,使苏联大为懊
恼的是举世公认德国在对法作战中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便取得了胜利。希特勒与斯大
林竞相控制芬兰与巴尔干的尔虞我诈、政治上的渗透活动、措辞严厉的照会、含蓄
的恫吓、以陈兵边境对陈兵边境等等都是共产党人最熟知的神经战的一部分。到1940
年秋,莫斯科并不认为德国人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一百五十年以来,俄国人一直
将大英帝国视为魔鬼。英国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和丰富的工业资源,至今仍是一支
不可忽视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能得到美国的支持。斯大林与希特勒不同,他从
不轻视美国的财富和力量。德国由于西方的封锁,还得依赖苏联提供经济援助。苏
联居然充当了德国的代理商,它从国外进口原料只是为了转售给德国。在克里姆林
宫看来,由于上述原因,如果没有其它原因的话,德国似乎未必能攻击并切断这个
供应来源。斯大林不借任何代价地避免战争,他对德国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但
是尽管如此,他似乎也想到了德国要打持久战或在两线作战是完全违背它的利益的。
斯大林还从红军的力量中得到安慰,虽然它在芬兰战争中丢了丑。但是他不了解,
希特勒与德国情报部都认为这一因素不足为患,因为它们对苏联的军事力量和经济
实力非常缺乏了解。
按照这个逻辑,斯大林在1940年时仍认为他的谈判地位比希特勒强。他相信,
德国人最终将被迫向他让步。苏联为了控制多瑙河河道,并向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
施加政治压力,苏军于10月26日突然占领多瑙河河口的一些岛屿。之后不久,莫洛
托夫应里宾特洛甫的邀请到达柏林。他佯装对扩大三国条约的建议甚感兴趣。这个
建议是吸收苏联参加该项条约,有可能也接纳西班牙与维希法国,从而组成一个欧
洲大陆集团,与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国家相抗衡。11月12日,莫洛托夫在接受斯大
林的指示后,兴味索然地听取德国人的提议,当听到德国人明显地要把苏联对巴尔
干的注意力向南转到波斯湾与印度洋方向时,尤其不耐烦。随后,他把会议变成了
冗长的独白,反复陈述苏联对芬兰、南布科维纳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夙愿。莫格托夫
想让德军撤出芬兰,让日本放弃它在北部萨哈林岛上开发煤铁的权利。他还进一步
提出,苏联应象德国对罗马尼亚作出保证那样对保加利亚作出保证,从而获得在该
国建立基地的权利,以便控制出入土耳其海峡的活动。与里宾特洛甫在防空掩蔽部
举行谈判时,莫洛托夫透露,苏联还对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等国和控制
波罗的海出海口感兴趣。
11月25日,苏联提出要与保加利亚缔结一项条约。苏联以支持保加利亚获得多
布罗加全部领土和经希腊进入爱琴海的通道两项要求作为交换条件。这项提议遭到
拒绝。到1 月中旬,莫斯科才获悉德军正向巴尔干挺进。于是,它便向柏林要求占
领保加利亚、希腊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建议提出抗议。抗议中说,这一步骤将损害苏
联的安全。到那时为止,克里姆林宫才意识到希特勒根本无视苏联的要挟。在苏联
驻柏林新任大使戴卡诺索夫于1 月17日向德国外文部常务次官魏茨泽克递交的抗议
照会中,把英国干涉巴尔干的可能性也硬扯了进去,更加重了照会的分量。从此,
在中欧和东南欧的主动权便落入德国人手中。而苏联的外交则成为一连串的抗议。保
加利亚恪守三国条约,3 月1 日,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率先进入保加利亚,
德军随后跟进。这使土耳其有些焦虑不安。希腊已向轴心国开战,在东南欧,只有
土耳其与南斯拉夫仍未介入。为了将这两个国家拖入战争,莫斯科又把对付波兰的
那套阴谋诡计与外交手腕施展了出来。它告诉土耳其,如果土被迫与第三方( 指德
国) 交战,莫斯科将持完全谅解和友善的中立态度。这种拖人下水的提议被安卡拉
婉言谢绝了。3 月25日,德国迫使南斯拉夫在维也纳签署三国条约。两天后,南斯
拉夫政府被一场反德政变推翻了。苏联为了吸收一名反德的打手,急忙与新政府的
首脑西莫维奇签署一项友好条约。莫斯科又弹起对南斯拉夫承担军事义务的旧调,
旨在坚定南斯拉夫抗拒德国领土要求的决心。但在4 月5 日,当德军集结在南斯拉
夫边境地区时,克里姆林宫却又采用了它惯用的退却战术。当时,苏联副外长维辛
斯基告诉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大使加弗里洛维奇说,你们肯定误解了,苏联从未企图
进行军事干涉和提供援助。他的话使后者不胜惊惧。而希特勒次日却以轰炸贝尔格
莱德、入侵南斯拉夫作为回答。
有确凿的事实表明,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迅速沦陷,英国被逐出欧洲大陆,使斯
大林清醒了。从此,他改变了对德国驻莫斯科外交官员谦卑,讨好的态度。德国大
使和土耳其大使都及时地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在发给本国的电文中都对此作了相同
的解释。土耳其大使说得更露骨,他甚至发表了如下的评论:斯大林希望南斯拉夫
至少把德国人拖住两个月,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赢得强大的盎格鲁撒克逊部队的援助。
苏联是认输了,但对自身的安全仍不担忧。它真心实意地想与德国改善关系,
转而采用了安抚政策。1941年1 月,苏联就抢占划归德国的立陶宛边境地带一事给
柏林以赔偿。同时,缔结了一项非常有利于德国的新贸易协定。到4 月,苏联按照
协定向德国提供了定额内的全部原料。仅在那个月就供应了不下二十万吨谷物和九
万吨石油。斯大林与莫洛托夫继续冷落英国大使斯塔福德·克里普斯先生,实际上
对他不闻不问。为了表明他们与德国新秩序情投意合,他们在5 、6 两月将南斯拉
夫、比利时、挪威和希腊驻莫斯科的外交官分别驱逐出境。但是,从4 月起,苏联
西部军区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屡次发生侵犯边界的事件,并盛传德国即将发动进攻。
据说,1941年3 月20日,苏联总参谋部情报部( 军事情报部门) 部长戈利科夫
曾上送一份情报分析报告,列举事实证明,德国明显地要对苏联发动进攻。他还了
解到德国在边境地区的军事活动日趋频繁。据传,一位德国少校曾向苏联驻柏林武
官透露:德国企图进军苏联。但是,戈利科夫却把战争迫近的传闻与报道视为英国
情报部门或德国情报部门的一种挑拨。于是,他得出一条可以使人理解的结论:在
希特勒征服大英帝国或与它谈和之前,德国不会向苏联发动进攻。4 、5 月间,德
军在芬兰的活动受到密切注视。5 月5 日,据说戈利科夫已估计到德国在苏联边界
集结了一百多个师。这些情报分析与报告斯大林是看过的。
尽管德国直至战争临近发起之前,费尽心思一再推迟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入侵
部队开赴前线的时间,但是,部队在东部的集结却无法掩人耳目。德军的某些行动
还是为华盛顿、伦敦以及莫斯科所获悉。德国人料到苏联会就部队在总督区集结一
事向他们提出质问,于是便将对策事先通知其驻莫斯科武官克斯特林,佯言:波兰
是位于英国空袭航程之外的良好的训练场地。另外,德军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
凯特尔受命拟订一份内容把部队在东部的集结描绘成为入侵英格兰举行的一次预演
;在大批坦克上安装了潜水装置,把英国作为演习中的假设敌;并把在克里特岛实
施的空降作战解释成为在联合王国实施空降作战举行的预备性演习。他们故意向本
国和外国新闻界透露一些消息。
1 月,美国驻柏林的商务参赞获悉有关德国真实意图的消息。华盛顿在3 月间
把这个情报转达给克里姆林宫。在春季和初夏,关于德国可能入侵的事情在驻莫斯
科的外交官员当中已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4 月34日,德国海军武官报告说,英国
大使克里普斯预言6 月22日为德国发动入侵日,他对这类发动战争的传闻大加指责,
并且认为这显然是荒诞无稽的。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告诉人们,当时亲自处理情
报的丘吉尔是如何在4 月初便断定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已迫在眉睫的。他还推断克里
普斯未能将情报及时转告斯大林可能是导致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之一。丘吉
尔作出推断的情报根据是:三个德国装甲师正利用铁路运输从布加勒斯特向克拉科
夫调动。这三个师与中欧配置的十九个德国装甲师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再说德国人
为什么不从罗马尼亚而偏偏从波兰向苏联发动进攻,这是怎样也解释不通的。看来
丘吉尔的推断似乎不太合乎逻辑。正因为这一点,莫斯科便认为他的情报无足轻重
;斯大林反而认为丘吉尔的动机更加值得怀疑。现已真相大白,希特勒实际上确实
打算用这支装甲部队从罗马尼亚突入乌克兰。但是,3 月11日,他改变了主意,命
令所有坦克从罗马尼亚开往波兰南方集团军群的北翼。这就是英国情报部门所注意
到的调动。
6 月初,美国驻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的领事报告德苏有爆发战争的迹象。驻布加
勒斯特和斯德哥尔摩的美国人也提供了类似的情报。美国大使斯坦哈特将这条消息
转告苏联外交部。6 月10日,英国外交事务次官亚历山大·卡多根先生把德军在东
欧集结的情报转达给苏联驻伦敦大使麦斯基。6 月12、13两日,麦斯基再次被召见,
这次是由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接见的。他告诉麦斯基一条连英国三军联合情
报委员会都相信战争迫近的消息,内容是,现已查明,罗马尼亚驻有德国第11集团
军( 属实) ;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该国还驻有德国的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 不属实
);还说利斯特元帅的第12 集团军已从雅典调往卢布林( 这也不属实) 。这个情报
从表面上看来有些价值,但是,即使它完全属实,也决不能得出对苏联进攻在即的
结论,因为第11和第12集团军在德国驻中欧和东南欧的部队中所占比例甚微。英国
注意到的另一个迹象是,德国空军增加了在东欧的无线电通信网。但是西欧的无线
电通信却没有明显的减少,因而这条消息只能供参考而不是确凿的证据。
苏联的战争准备虽不充分,但还是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1941年春,苏联专门
征集后备役人员。根据苏联公布的数字,武装部队的兵力增至四百二十万人。但是,
在苏军中,缺乏训练的士兵占相当大的比重,约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士兵仅服役八
个月左右。苏联人还从集中营和监狱中搜罗大清洗中幸存下来的军官。其中许多人
迅速地恢复了名誉,重新任职。3 、4 月间,又有一些部队从内地调往西部边境军
区。计有四个集团军,共二十八个师。不过,克里姆林宫似乎对显示力量比对保卫
自身安全更感兴趣。尔后的部署态势便可说明这一点。莫斯科命令基辅军区司令基
尔波诺斯将他的一些部队配置到边境附近,他奉命执行了,但他认为这种部署浪费
兵力,是“消极防御”,公开表示为此感到痛心和为难。柏林注意到这种奇特的部
署,并引起种种猜测:苏军向边境靠拢是否准备发动一场预防性的进攻。德军参谋
总长哈尔德认为,苏联的部署可能意味着为发动进攻作准备。但又认为采取这样的
应急行动根本不可能。他的一位第一流的情报员、东线谍报处军官金策尔则作了确
切的评价,他把苏军的集结看作一次政治性的示威而不予理会。
4 月中旬,苏联与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5 月6 日,出现了一种情势恶化
的迹象,斯大林接替莫洛托夫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仍保留外交部长的职务。
斯大林既是共产党总书记,又公开出任总理,明显地要独揽所有大权。
据信,苏联的间谍组织为其国家服务很称职。何况,在莫斯科,公开的迹象比
比皆是。各国外交使节很少谈论别的。但是,只有德国使馆,象德国驻苏联武官克
期特林所抱怨的那样,陷入了战祸临头的恐怖之中。克斯特林曾因病长期离职,由
克雷布斯上校代理他的职务。及至5 月中旬他返回莫斯科时,发现使馆成员正把他
们所有的私人贵重物品、地毯、衣料、毛皮、银器、珠宝运回国内。妻子儿女也相
继离去。于是,克斯特林便在一周内向陆军情报局长马茨屈发出一连串的半官方长
函,对德国驻苏联使馆的恐战气氛和使馆成员的行为进行了尖刻的嘲讽,甚至连空
海军的同僚们也未逃脱他的责难。他说,再看看苏联人吧,虽然他们充分觉察到德
国使馆成员家属那些惊慌失措的举动,却完全镇静如常。
6 月11日,经过短暂的平静之后,战争恐惧症又复发了。结果,许多使馆成员
离职而去。他秘密地向马茨屈转述了一条有趣而神秘的消息:这里的日本大使刚刚
收到从柏林发来的电报,估计是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将军发来的,电文既简明又奇
怪,仅有两个英文字“很近”。
当时,一些正在列宁格勒为苏联海军改装一艘巡洋舰的德国民用船舶建造师纷
纷撤离。他们的头头,业已退休的菲格海军中将和所有的女秘书也离开苏联。克斯
特林指责召回这些人员的做法太拙劣。另外,苏联港口内已没有德国的船只,可是
苏联的船只德国却百般刁难,迟迟不肯放行。这年3 月,苏联的边界考察团已被逐
出德方一侧,并且不准返回。苏联缴获了一架在罗夫诺迫降的德国飞机,机上的地
图和照片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架飞机是拍摄苏联西部道路的。数月来,每日都发生侵
犯领空事件,但斯大林唯恐柏林以此作为寻衅的借口,下令绝对禁止射击德国飞机。
携有电台的德国武装人员多次穿越边境,或从海上登陆,其中有的身着便服,有的
化装成苏联军人。潜入的人员有时是实施武装侦察,向偶然遭遇的苏联内务人民委
员部边防军开枪射击,有时则混杂在苏联占领区的公民中,因为他们亦属波罗的海
或乌克兰种族。
极权主义国家,特别是当它们即将发动一场突然的、毫无理由的侵略的时候,
它们必然要向本国人民隐瞒事实的真象。6 月14日,离德国人确定的入侵日仅有一
周,莫洛托夫为试探希特勒的意图耍了个花招。他向德国大使舒伦堡递交了一份公
开声明。这项声明对有关战争的谣传进行了公开、坦率的评论,并详尽地重申了苏
联的和平诚意。苏联此举的目的是想看看柏林是否向德国新闻界公布此项声明,但
却没有下文。
根据苏联将军博尔金的记述,6 月18日,一名德国叛逃者越过边界,提供了德
国发动入侵的确切日期。这个德国人的自觉行动与告发,显然给罗科索夫斯基留下
很深的印象,6 月20日,发现德国人正在撤除边境地区位于已方的铁丝网。6 月21
日黄昏,德国渗透人员跨越边界的活动明显地增加了。
当时的斯大林政府虽然在理论上是集体领导,但实际上却要完全服从这个独裁
者的意志。斯大林是个谨慎、多疑的人,他继续用冷漠的态度安照逻辑估计形势。
他的错误在于他以已之心度希特勒之腹,用共产党人的眼光观察欧洲与世界局势,
而不研究德国独裁者的心理,不分析那位元首在一定条件可能做些什么。他万万没
有想到,德国会不顾一切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他认为,发动战争的各种迹象都是神
经战的一部分,意在威胁苏联退出波罗的海和巴尔干各国,这可能预示着德国人在
政治上、领土上又有新的要求。他的共产主义原则告诉他,显然有人想用阴谋与谎
言挑起苏德战争,借以拯救英国。因此,他把英国及其美国朋友的警告视为挑拨离
间。总之,这便是斯大林自己在后三年中所惯用的战术。他若是认为,德国人与英
国人就是按他的想法来对付他,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6 月13日,新任国防部长铁木辛哥元帅根据戈利科夫关于有愈来愈多的德军向
边境附近集结的报告,打算让边防军区作好战争准备。但他未能说服斯大林,斯大
林反而告诉他,不要相信这些敌情报告。6 月21日下午,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
夫打电话给总参谋长朱可夫说,一名德国军士投诚,带来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忧
心忡忡的斯大林把铁木辛哥、朱可夫和副总参谋长瓦杜丁召到克里姆林宫。6 月21
日,星期六,政治局通宵达旦地研讨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铁木辛哥、朱可夫、瓦杜
丁都出席了会议。入夜时分,接到了麦斯基发来的一份电报。电文上说,该日下午,
他与克里普斯在伦敦会面。克里普斯可能又是根据权威人士的猜测,预言进攻日不
在6 月22日星期日,就在下个周末。两个日期,特别是有了后一个日期,肯定大大
降低了情报的可靠性。21日二十一时三十分,莫洛托夫最后一次召见舒伦堡,多方
询问他德国实施威胁性的军事部署究竟有何要求。舒伦堡没有立即回答。大概他也
不知道战争已迫在眉睫。而且,尚无明确的迹象表明他的武官克斯特林曾被告知入
侵即将发生。且不管舒伦堡的人品如何,但政治局显然未从这次会晤中得到任何保
证。随后,布琼尼元帅被任命为预备军司令。午夜前不久,下达了预先号令,命令
边防军区进入战备状态。但是,直至入侵发生,尚有许多野战部队未接到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