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悲惨的游牧民族
俺曾写过一篇《凶悍的草原帝国》,主要是读书札记,关于法国学者写的《草原帝国》一书的。
人类的文明,从欧洲、亚洲和非洲都和游牧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面那篇文章中,俺写道:“仔细观察一副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大陆。在这个大陆的中部附近是蒙古高原。在蒙古高原的四周,从帕米尔高原到中国的大兴安岭,从里海之滨,乌拉尔山麓到察堪加半岛,从蒙古高原的南缘到北海,其间分布着一条纵向的大草原。若干沙漠穿插其中。”就是这个欧亚大陆中庞大的草原孕育了众多的游牧民族。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游牧民族基本就是野蛮和强悍的代名词。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恐怕就会发现有别的意识藏在其中的。这个草原之所以形成,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处的地理位置远离海洋,降水很少,无法维持森林的生长,只能生长草类植物。温度不是主要的限制因子。俄国的西伯利亚生长有大量的森林,因为那里接受了从北部海洋来的水汽较多。
蒙古高原及周围生长草类,有的地方草很茂盛,有的稀疏。单位面积上生物量是很低的——相当于低纬度地区来说的。那么,单位面积上载畜量是有严格限制的。依靠家畜生存的人类的数量也就严格限定了。庞大面积上能养活的人口数量要比农业区低得多,仅是个很小的零头。
在这样的物理因子限制下,游牧民族的人口像农业地区的人一样繁殖。很自然,不久,草原的人口就超过了当地的载畜量的限定。和这个现象对应的必然是:人口大量被冻饿而死,或者互相杀戮,使人口降到大地的载畜量以下,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的。
草原上许多的地方,没有建筑材料可以用来建造城市。就是有,游牧民族也无法去建造巨大的城市,像农业区的民族那样干的。一是建城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是游牧民族缺乏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季节和环境的变化,他们必须迁徙。一座空城,而没有向它输送必要的物资,那么,就是一座死城。
在没有城市的保护下,游牧民族的各个部落仅住在帐篷里,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绵羊。要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旦有入侵者,部落中所有能战的男人都参加战斗,保卫自己。人人都是战士。和这样的生存方式像适应的道德就是贵年轻而贱老弱。
在草原上,各个部落互相残杀,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和草原上狮子群随时和侵入的狮子作战是一样的。他们个个部落间互相残杀,使他们的人口增长减慢。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手段。和农业社会相比,游牧民族的生活是极其痛苦而艰难的。成吉思汗年轻时,为了一条鱼,就把自己的兄弟射杀了。如果在富庶的江南,一条鱼,就是十条鱼算了什么呢?
一旦许多部落被某个强人联合起来了,他们的目标就是邻近的农业区社会。因为那里有大量的财富,还有许多他们无法生产的物质,像茶叶和丝绸等东西。尤其是茶叶,他们一旦习惯了,就无法离开。如果贸易无法得到,那么抢掠对他们来说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这就是中国古代一直无法摆脱游牧民族骚扰的根本因素。
游牧民族整天的生活就是骑马和弯弓,这就是军事训练。而农业社会的人却相对软弱,越发达越软弱。这基本是一条基本规律的。刘邦在打败了自认为是天下无敌的项羽后,当然也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所以,他自己率领了大军亲自进攻匈奴。他又选择了错误的季节——敌人的马最肥的时刻,而自己的兵又非常惧怕寒冷的时候。结果是刘邦自己差一点作了俘虏。只因为陈平出了什么计谋,估计是大量的献物资,刘邦才逃跑了。不过,就是假设刘邦作了俘虏,匈奴的头领如果没有糊涂透顶的话,也不会伤害刘邦的,那对他们一点用都没有的,肯定是汉要向匈奴献一批物资——匈奴急需的东西,刘邦就会返回的。
从此以后,汉朝知道了匈奴的厉害,在百年的时间内,基本是用软的手段对付匈奴人,而不是战争的手段。后来的汉武帝反击匈奴,最后的结果也是使汉朝伤了元气,一蹶不振了。
游牧民族一直都是生活悲惨的,就是今天的蒙古民族,恐怕也是很悲惨的,包括内外蒙古人。尽管他们不再是游牧了。这是大自然给他们的东西。无法改变的。当然,工业化后的人,可能就不同了。
那么,是不是农业社会的人就完美无比的呢?肯定不是的。他们的问题和游牧民族的问题有形式上的不同,但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里就不扯了。
|